五代十國是唐朝後的一段亂世,混亂不堪。
而且,在五代十國有一個現象非常奇怪,很多王朝的接班人都是養子,而非親生兒子。
這很獨特,要知道古代是家天下,很多人費盡心思也要傳位給自己兒子。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皇帝親兒子哪去了?
第一養子手握大權,能力很強
五代十國時期,各股勢力互相征戰不已,政變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
而那些梟雄在當上皇帝以後,身邊的養子本事還是不小的,也立下了很多功勞。
往在朝中擁有著較高聲望。
相比之下,君主的親兒子,大多得不到有效鍛煉,在能力上明顯不足。
即使有什麼職位也隻是一個掛名而已,根本沒有足夠的威信和戰功指揮軍隊。
因此,一旦養子與親子爭權,親子失敗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第一,親兒子不是早死就是被殺
後周的郭威是開國皇帝,可是在長期的戰爭中,他的親兒子都被殺了,以致於讓郭威落得個膝下無子的悲慘下場。
後晉皇帝石敬瑭就有六個兒子早早去世。
所以,他也隻能傳位給自己的養子了。
第三,在亂世中傳統的觀念薄弱
在大一統的王朝裡,一般情況下,涉及到皇位傳承,基本上還是受『宗法制』影響較深,沒有特殊情況都是要傳位給親兒子的。
但在亂世裡,很多時候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由於戰亂不休、政權更替頻繁,根本無法保證這種禮儀觀念的持續,能夠保命才是最主要的。
第四,受少數民族的影響
後唐、後晉、北漢都是沙陀人建立的政權,這些政權雖然漢化程度普遍較高,也受漢人的影響很大,但骨子裡的一些少數民族的觀念還沒有消失。
因此,也會出現一些與漢族所不同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