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級別的墳墓,地處城區鬧市之中,在重重保護之下,竟然神不知鬼不覺被盜掘。
被盜的帝王墓本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第一代國王錢鏐的墳墓,作為千年下來都保存完好的帝陵,還位於臨安區中心,卻早在2020年就被『摸金校尉』暗度陳倉,這件事情一經通報,令眾人咋舌。
但在對浙江省文物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采訪中,他們卻提到『錢鏐墓被盜一案不存在瞞報情況』,隻是涉及情況復雜。
至於墓葬破壞、文物追回情況,該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
這可叫什麼事?
但要真的捋清這件事情的問題所在,還是得先了解,這位傳奇帝王到底是誰。
陵墓的主人錢鏐《liú》頗具傳奇性,他身處亂世,從一個販賣私鹽為生的小販,成為吳越國的開國國君。
千年之後,憑借一首情詩火遍互聯網。
▲臨安吳越國王陵
01
時勢造英雄,『無賴』變國君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賭博,那錢鏐的開局則是一手不忍直視的爛牌。
錢鏐出生於唐末五代,那是一個極其混亂的年代,天下四分五裂,國與國之間戰爭不斷,百姓民不聊生。
相傳,錢家隻是臨安一戶貧困農家,且錢鏐出生時相貌奇醜無比,醜到他父親以為不詳,差點將剛出生的他扔進後院水井中。
▲據《臨安縣志》載:『武肅王初生時有異相,棄井中,婆奮留之,故乳名』。
錢鏐他爹雖覺得他不詳,想把他棄於井中,幸被阿婆留住,遂取小名『婆留』,井亦名『婆留井』。
亂世出生卻又命懸一線,大概錢鏐自己也隻能感嘆一句『人生艱難』。
家貧人醜世道亂,反而讓錢鏐走上了一條草根逆襲的別樣道路。
長大之後的錢鏐,並沒有像父輩一樣以種田打魚為生。
而是在現今江蘇如皋一帶,冒著砍頭的死罪販賣起了私鹽。
這樣的行徑,在當時的人看來,實在是不務正業。
▲圖片來自網絡
史書《十國春秋·吳越一》就直接記載他『及壯,無賴,不事家人生產,以販鹽為盜』,這裡的無賴並不是指錢鏐做了地痞流氓無賴,而是說他遊手好閑,沒有一份正經事賴以維生。
不管怎麼說,販賣私鹽的工作確實不算光彩。
當然,是金子遲早總能發光。
錢鏐很快找到了用武之地,在二十四歲這年,錢鏐被董昌招入旗下,從此跟隨董昌東征西戰。
要說這錢鏐還真是大將之材,他不僅很快平定了王郢之亂,還巧用計謀,以區區二十人,便嚇退了黃巢的二十萬大軍。
當時黃巢大軍正欲進軍臨安,錢鏐手中人馬不足無以抵抗。
便率領二十精兵在黃巢軍前埋伏,引起騷動。
又在撤退之時教一老婦說『臨安兵屯八百裡』,其實八百裡隻是當地地名。
等黃巢大軍趕上前來得知錢鏐駐兵八百裡,誤以為其軍隊營帳浩浩蕩蕩長達八百裡,便撤退至他處。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一戰令當時初露頭角的他名聲大振。
從此之後錢鏐屢立戰功,逐漸在兩浙地區形成割據勢力。
錢鏐天生就不是安分守己的性格,當初加入軍隊是為了混口飯吃,如今的他,守據一方,面對羸弱的中原王朝和雄起的各地小國,要說沒有點更大的野心,那確實說不過去。
眼看著前蜀、南吳、南漢、閩國等紛紛在各地建立政權,錢鏐手握軍權卻按兵不動。
即使有人來勸他稱帝,他也是隻是嘴裡不咸不淡地說幾句『百姓生靈塗炭,稱帝如坐炭火之中』等冠冕堂皇的客套話。
難道錢鏐就真不想做皇帝嗎?當然不是,從他年輕時冒死販賣私鹽就能知道,錢鏐絕不是貪圖安穩之人。
機會是要等的。
公元926年,機會來了。
趁著中原王朝再一次陷入混亂,看準時機的錢鏐迅速將年號改為寶正,此時的錢鏐已經74歲高齡,老驥伏櫪大半輩子,等到白發蒼蒼兩鬢斑白,終於手握帝王玉冊,成為了吳越國名副其實的皇帝。
▲吳越武肅王錢鏐
從岌岌無名的『無賴』鹽販,到重兵在握實際稱帝的國君,錢鏐的人生軌跡,每一步都走得驚險萬分卻又穩穩當當。
時勢造英雄,唐末五代的亂世,正好給錢鏐提供了舞臺,讓這個出身農家的窮小子,實現命運逆轉,名垂青史。
02
『陌上花開』鐵漢柔情
現在的人們提起錢鏐,總是樂意將其塑造成鐵骨錚錚的穩重帝王形象。
然而歷史上的錢鏐,卻要好玩有趣得多。
錢鏐有一句詩,『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至今仍廣為流傳。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詩句是錢鏐為思念其妻子而寫。
錢鏐和妻子莊穆夫人吳氏非常恩愛,每年寒食節,莊穆夫人都要回娘家探親。
這年春天夫人未歸,春色將老,陌上花已發。
錢鏐寫信說:『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意思是田間阡陌上的花開了,你可以在賞花的同時慢慢歸來。
對妻子的思念之情溢於言表。
這句話當即成為當年的爆款金句,被兩浙的百姓編成歌謠傳唱。
錢鏐和夫人性格互補。
錢鏐這個人脾氣火爆,幹起事來風風火火,有時候難免發脾氣。
而莊穆夫人則言笑晏晏,溫溫柔柔如解語花,總能讓錢鏐瞬間氣消。
兩人一起共同生養了十三個孩子。
英雄難過美人關,錢鏐和莊穆夫人的愛情故事在後世被演繹為各種經典。
▲電視劇《吳越錢王》中的錢鏐與吳氏
愛情裡如此,生活中的錢鏐也平易近人不失情趣。
當年被封吳王之時,錢鏐衣錦還鄉掃墓,一路上大張旗鼓,一時心中得意,於是效仿劉邦作《大風歌》,舉杯高唱《還鄉歌》,什麼『三節還鄉兮、碧天明明兮、家人鄉眷兮、鬥牛光起兮』,各種咬文嚼字、引經據典唱了好長一通。
結果唱完,一片鴉雀無聲,面面相覷,原來在坐的都是些鄉下老者,沒人聽得懂。
尷尬了幾秒後,錢鏐於是改用鄉言土語,大聲說道,『你輩見儂底歡喜?別是一般滋味子。
永在我儂心子裡!』,大家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錢鏐是向大家表達思念之情,於是滿堂喝彩。
一國之君的錢鏐,丟下那些看似高大上的繁文縟節,用方言問大家,『你想我了嗎,我可想死你們了!『,這場面仔細想想是不是瞬間穿越央視春晚。
▲錢王祠壁畫 /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戰場上的殺伐決斷,也有生活中的柔情時刻,這樣鮮活的錢鏐,是史書上一抹艷麗的色彩。
03
《百家姓》錢姓高居第二
宋朝時修撰的《百家姓》,第一句便是,趙錢孫李。
錢姓高居第二,僅次於皇室趙姓,可見當時百姓對於錢氏一族的認可。
如果單純是因為錢鏐打仗當了君王,那錢氏一族倒並不至於被尊崇到如此。
錢鏐自己出於亂世,深知百姓不易,他大舉修築錢塘江石塘,派人專管水利,發展圩田,使得老百姓得以療養生息。
也為蘇杭地區長達千年的『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的富庶景象打下基礎。
▲吳越國錢氏捍海塘遺跡
而他的子孫,在吳越國末年,『納土歸宋』,將國中所有土地、人口,悉數獻給大宋王朝。
避免了國破家亡、老百姓流離失所、妻離子散的悲慘結局。
如此顧全大局,被後世傳為佳話。
除此之外,錢氏家族一直人才輩出,在文化領域影響巨大。
例如乾嘉學派的代表人物錢大昕,新文化運動倡導者錢玄同,國學大師錢穆、著名作家錢鐘書等人。
近代以來,錢氏後裔更是在科技領域屢有建樹,例如中國科技『三錢』,『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中國近代力學之父』錢偉長、『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為新中國的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圖片來源於網絡
錢氏家族延綿千年,從最開始納土歸宋的義舉被時人所稱贊,到如今在科技文化領域貢獻卓越令世人欽佩、尊敬,這《百家姓》的高位可謂絕非虛言、恰如其分。
▲《錢氏家訓》影響深遠
販得了私鹽,當得了國君;能打勝仗,會寫情詩。
歷史上的錢鏐,就是這樣鮮活有趣。
亂世或許給了他機會,造就了他極具傳奇色彩的一生,而他和他的後代也守護著兩浙地區的百姓,為他們提供了長達近百年的安穩生活。
錢鏐和錢氏後人為世人所作的貢獻一直不曾被忘記。
說回錢鏐墓被盜的『秘而不宣』事件,之所以會引發巨大的爭論及群眾的不滿,還是歸結於這個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身份的加持的地方,錢鏐墓的被盜傳聞自然引發社會關注。
▲『吳越國文化遺址公園』規劃中的太廟山區塊
如果說最初被盜信息未能第一時間公佈,可能涉及案件偵破工作的需要,但時至今日,國家文物局也已經通報相關案件,此時再對文物被盜一事『秘而不宣』實在說不過去。
不管如何,雖然『摸金校尉』們幹的是『見不得光』的活,但文物保護理應是一個充滿『陽光』的事。
下次去杭州遊玩,可別忘了去西湖邊為紀念錢鏐而建的錢王祠轉轉,感受一下這位千年前草根君王的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