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分裂時期。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朱溫在中原地區建立後梁,定都東京開封府,五代十國開始。
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其中共有十國割據縱橫交替,史稱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的歷史為什麼很少提?
首先,這段歷史短暫。
整個五代十國時期存續五六十年。
如此混亂短暫的歷史,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很容易被史家一筆帶過,無須過多綴述。
這段歷史,也是中國歷史的至暗時期,似乎是一種倒退,應該筆伐,又何必渲染。
其次,這段歷史亂而血腥。
大一統的唐王朝覆滅,軍閥割據政權林立。
割據,戰亂,天災人禍,充斥著整個五代十國時期。
各國合縱連橫,戰火不斷,場面血腥,百姓淒苦。
所以說,五代十國是一個非常亂而黑暗的時期。
宋朝建立大一統的局面,這種軍閥割據,各國混戰的歷史也得以結束。
最後,五代十國時期,思想文化雜亂無章。
儒家思想和漢文化受到沖擊。
各國各自為陣,統治無方,國家風雨飄搖,百姓無所適從,看不到希望。
漢族及漢文化差一點遭到毀滅。
史家很難理出一個歷史脈絡。
痛心、悲惜!
這段歷史太短暫,五代總共53年,加上十國也就72年,而且城頭變幻大王旗,換皇帝比換內褲都勤快,老百姓都沒記住老皇帝是誰,新皇帝就又登基了,不說十國,光五代的53年裡,就出現了14個皇帝。
平均4年換一個皇帝,村支書幹滿一屆還要5年,這當個皇帝,還不如村支書幹的時間長。
別說千年後的現在人,就是北宋的人,也不一定能搞清楚五代的傳承關系。
後世的史官基本不會重點去記錄五代十國的歷史,記得我們小時候學歷史,隻是提到唐末的農民起義,然後就過渡到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了。
搞的我一直有一種錯覺,趙匡胤也是農民起義軍的一支,是趙匡胤直接取代了唐朝。
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五代十國的歷史,看一下那混亂的53年到底都發生了些什麼。
如果把五代十國比作一臺戲的話,那唱戲的主角就是五代,舞臺下的十國就是看戲的。
因為十國主要在南方《除了北漢在北方》,而且,基本上是獨立發展,不參與中原地區的攻伐《除了南吳和南唐》。
所以,我主要講一下五代的歷史更替,可能會捎帶著講一點十國。
唐朝末年,唐僖宗在位的時候,重用宦官田令孜。
我們知道,一般只要是宦官專權,那就是亡國的征兆,唐朝也不例外。
於是就爆發了農民起義,最早是裘甫和龐勛起義,但是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了,但是,卻點燃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起義熱情。
在山東曹州,就是這兩天火出圈的『宇宙中心,曹縣』,有一個中年大叔,名字叫黃巢,他不做漢服,也不做棺材,他是販賣私鹽的,這個行當,在古代是個暴利行業,所以,黃巢家裡有錢。
黃巢不但有錢,而且還很有才華,年輕的時候發誓要走仕途,參加了幾次科舉都沒有考中,一怒之下,回家繼承了家族產業,繼續販賣私鹽。
還留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詩《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55歲的黃巢看到農民起義的火苗正旺,又想起了自己年輕時候的懷才不遇,毅然的放棄了家族產業,加入了農民起義軍首領王仙芝的隊伍。
在王仙芝死後,黃巢成為首領,自封『沖天大將軍』。
大家注意這個稱呼,和他科舉落榜後寫的詩,是有關聯的。
有文化的黃巢果然有兩把刷子,5年後,黃巢率領起義軍貢獻了唐朝都城長安,就迫不及待的當上了皇帝,國號『大齊』。
唐僖宗在田令孜的保護下,逃到了四川。
逃到四川的唐僖宗,當然不甘心就這樣把大唐江山拱手讓給一個私鹽販子,於是調兵遣將開始攻打黃巢,負責打頭陣的是河中節度使王重榮。
為了抵禦王重榮的進攻,黃巢把一個年輕人放到了同洲防禦使的位置上,這個人叫朱溫,一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人。
朱溫抵抗不住王重榮的進攻,開始向黃巢求救,可是,這個時候的黃巢已經開始在長安城內過上了花天酒地的皇帝生活,領兵打仗這種苦差事,他都交給了孟楷。
偏巧,朱溫和孟楷兩人有過節,孟楷是眼睜睜的看著朱溫被王重榮胖揍,就是不發兵救援,朱溫惱了,跟誰幹都是打工人,何必在這種創業型公司受氣,老子要跳槽到上市公司『大唐』去。
朱溫帶著人馬歸順了大唐,唐僖宗很高興,親自賜名『全忠』,樹立為『全國歸順模范』,並封為汴州節度使,但是有個條件,要歸順,你得獻上投名狀啊。
朱溫當然明白,帶著人馬調轉槍口就去攻打老東家黃巢,可惜,朱溫的實力還是弱點,沒有把黃巢給攆出長安。
這個時候,唐僖宗想到了一個人,沙陀族首領李克用。
沙陀族本是西突厥的一支,因為受到吐蕃的打擊,歸順了大唐,成為大唐的雇傭軍。
但是,大唐始終對沙陀族不放心,又把他們趕到了漠北。
這次大唐有難,唐僖宗再次想到這支戰鬥力強悍的雇傭軍。
沙陀騎兵果然名不虛傳,在李克用的進攻下,黃巢退出了長安,一路向東撤退。
李克用被唐僖宗封為河東節度使,鎮守山西,河北一帶。
在黃巢一路撤退的途中,他來到了開封,這裡是朱溫的地盤,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黃巢決定好好教訓一下這個叛徒。
朱溫抵擋不住,開始向各地節度使求救。
在當時,各地節度使都是擁兵自重,只要戰火燒不到自己家門口,就隔岸觀火,保存實力是頭等大事。
唯有李克用帶兵過來幫忙,打退了黃巢。
為了表示感謝,朱溫設宴款待李克用。
李克用酒精上頭後就開始罵朱溫了:『一個亂臣賊子,居然現在和我平起平坐了』。
按說李克用對朱溫有救命之恩,罵兩句就算了,沒想到朱溫也不是個省油的燈,一氣之下,趁著風高月黑,派人一把火燒了李克用住的驛站。
也該著李克用命大,火剛燒起來,下起了大雨,李克用在手下的保護下,逃出了開封。
一場『雨夜縱火案』,燒出了李克用和朱溫兩家的世仇。
五代,主要就是圍繞著朱溫和李克用展開,其中後四代,都是李克用的兒子和部下。
唐昭宗繼位後,為了打擊割據的藩鎮,開始招兵買馬組建禁軍。
唐昭宗對於沙陀族出身的李克用始終不放心,於是暗中授意朱溫出兵攻打李克用,同時派王建帶領禁軍出兵四川。
結果,王建到了四川以後不回來了,割據四川成了新軍閥,在907年大唐滅亡以後,他在四川稱帝,建立了『蜀國』,就是十國中的『前蜀』。
李克用這邊,因為朱溫的進攻,導致手下劉仁恭叛變,割據河北,不再受李克用的指揮。
公元904年,朱溫脅迫唐昭宗遷都洛陽,李克用聯合李茂貞等藩鎮進攻朱溫,朱溫怕唐昭宗在後方搗亂,出兵前把唐昭宗給殺了,令立了一個小皇帝唐哀宗。
公元907年,朱溫決定結束打工生涯,開始自己當老板,他逼迫小皇帝唐哀宗禪位給自己,然後改國號為『大梁』,就是五代中的第一代,『後梁』。
就在這一年,朱溫封了幾個王。
封王審知為閩王,勢力范圍在今天的福建,後來獨立,成為十國中的『閩國』。
封馬殷為楚王,勢力范圍在今天的湖南,後來獨立,成為十國中的『南楚』。
封高季興為荊南節度使,勢力范圍在今天的湖北,後來獨立,成為十國中的『南平』。
封劉隱為大彭郡王,勢力范圍在今天的廣東,廣西和海南,後來獨立,成為十國中的『南漢』。
大唐的疆域,在朱溫手裡開始土崩瓦解。
朱溫在開封當上皇帝後,就開啟了荒淫無道的生活,他讓自己的兒媳婦們輪流來侍寢,誰伺候的好,就立誰的丈夫為太子。
朱溫有意立養子朱友文為太子,沒想到這個消息被旁邊伺候的朱友珪老婆給聽到了,她趕緊給丈夫通風報信,朱友珪帶人殺進皇宮,一刀砍了朱溫,然後偽造遺囑,自己當上了皇帝。
但是,朱友珪的出身不好,他的母親是一個營妓,當時朱溫還在領兵打仗的時候,有過一次一夜快活,提上褲子他就把這事兒給忘了,沒想到過幾天這個女人跑過來說自己懷孕了。
朱溫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種,就把她留在了身邊,生下來的男孩,就是朱友珪。
因此,大臣們對朱友珪當皇帝是很不滿意的。
朱友珪的另一個兄弟朱友貞也有樣學樣,殺了朱友珪,自己稱帝。
是不是已經看暈了,兄弟之間殺人就像切菜一樣隨意。
就在後梁大亂的時候,盤踞河東的李克用家族看到了機會。
就在朱溫稱帝後的第二年,李克用就已經死了,臨死前他交代自己的兒子李存勖三件事:
第一,要除掉劉仁恭這個叛徒。
第二,要除掉朱溫這個死對頭。
第三,要提防契丹人南下。
李存勖果然不負眾望,他首先解決了劉仁恭,然後又趁著後梁大亂,攻入開封,朱友貞自殺,後梁結束。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洛陽稱帝,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忠心,他定國號為『唐』,就是五代中的第二代『後唐』。
李存勖時代,不斷的開疆拓土,滅掉了很多割據勢力,他滅掉了前蜀,派自己的姐夫孟知詳入川,擔任西川節度使,沒想到,後來孟知詳也在四川稱帝了,建立了十國中的『後蜀』。
後來興教門兵變,李存勖被亂箭射死,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繼位,這段時間是後唐比較太平的幾年。
後來李嗣源病重,兒子李從榮著急當皇帝,帶人發動兵變,被李嗣源給殺了,然後立李從厚為新皇帝。
李從厚從小在這種血雨腥風的環境下長大,深知這『皇帝』可是天底下最危險的職業,一不小心就被人給咔嚓了。
所以,他開始削弱節度使的兵權,具體的方法就是對調。
李嗣源的養子李從珂就聯合自己的姐夫石敬瑭,起兵叛亂,攻入洛陽,李從厚逃出去後死在了路上。
李從珂當上皇帝後,對石敬瑭也處處提防,石敬瑭也想造反,可惜他隻是李家的女婿,沒有一個好爹呀。
於是,他就給自己找了一個好爹,契丹人,還承諾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人。
於是,契丹人出兵攻入洛陽,李從珂自焚身亡,石敬瑭當上了新的皇帝。
936年,石敬瑭在太原稱帝,國號為『晉』,就是五代中的第三代『後晉』。
石敬瑭當上了皇帝,可是他這個皇帝當的憋屈啊,對外得喊契丹人為爹,處處受契丹人的氣,對內被大臣們戳脊梁骨,說他沒骨氣,所以,沒幾年,石敬瑭就死了,皇位傳給了養子石重貴。
石重貴不想受契丹人的鳥氣,振臂一呼:『我們同契丹人開戰吧』,大臣們紛紛響應,可是真到了戰場上,叛徒就出現了,杜重威領著契丹人就進了太原,石重貴被俘,送到契丹,他在契丹又活了27年,至死沒再回到過中原。
契丹人耶律德光來到了開封,他被中原美景吸引了,就決定在開封稱帝,建立『遼』國。
可惜,這契丹人畢竟是外族入侵,居然還占據了大開封的皇宮,各地抵抗勢力不斷爆發,耶律德光一看,得嘞,我還回我的草原吹風吧。
在回去的路上,耶律德光一病不起,中原無主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直在太原暗中觀察的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出來了,他宣佈:『我剛查了下族譜,我是大漢劉家的後人,這個皇帝就由我來當吧』。
劉知遠是石敬瑭的手下大將,曾經兩次救過石敬瑭大命,所以石敬瑭非常信任他,把他安插到了河東節度使這麼重要的崗位,這個河東節度使可是皇帝的搖籃,出了好幾個皇帝。
但是,面對契丹人的進攻,劉知遠愣是沒有出來幫忙,眼睜睜的看著後晉滅亡。
947年,劉知遠在開封稱帝,定國號為『漢』,就是五代中的第四代『後漢』。
可惜,劉知遠有皇帝的命,卻不能享皇帝的福,每兩年就死了,他怕自己的兒子劉承祐鎮不住手下那幫大將,就列了個名單,告訴他務必把這些人都殺了。
這個名單裡,就有天雄軍節度使郭威。
劉承祐也是個人才,他趁著郭威領兵出征的時候,把他全家都給殺了,這不是逼著郭威造反嘛,果然,郭威一個回馬槍,把劉承祐給殺了。
但是,他沒好意思當皇帝,畢竟自己也不是皇帝的兒子,他立劉贇為新皇帝,並讓劉太後出來垂簾聽政。
這個時候,契丹人打過來了,郭威領兵出征,在出征的途中,將士們一致擁戴他當皇帝,郭威勉強接受,這個戲做的可以,趙匡胤黃袍加身就是從這裡學來到。
郭威回去後殺了劉贇,後漢滅亡。
劉贇的爸爸劉崇,當時擔任河東節度使,聽說自己的兒子被殺了,一氣之下也反了,在太原稱帝,沿用國號『漢』,為了區別南漢和後漢,我麼叫他『北漢』,屬於十國之一,是最後一個被滅國的,北漢被滅後,標志著五代十國的結束。
為了讓自己當皇帝顯得正統一些,郭威也讓人查自己的族譜,手下人假模假樣的查了一下,說郭威的祖上是周文王兒子的後代。
於是,951年,郭威在開封稱帝,定國號為『周』,就是五代中的最後一代『後周』。
3年後,郭威病逝,因為他全家被滅口了,所以讓養子柴榮繼位。
柴榮的姑姑是郭威的老婆,所以,郭威也算是柴榮的姑父。
柴榮繼位後,開始發展禁軍,由皇帝親自掌控,不再依賴藩鎮的軍事力量,北宋的禁軍制度,就是從柴榮這裡學的。
柴榮帶兵滅了南唐,自信心爆棚了,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就找契丹人開戰,結果戰鬥值還是不行,被契丹人打回來了,不過,他倒是發現了一個人才,趙匡胤。
960年,柴榮病逝,他把趙匡胤提拔到了殿前都點檢,這個職位,是禁軍的最高統帥。
柴榮死後,兒子柴宗訓繼位,趙匡胤學郭威,在領兵攻打契丹的途中發動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回去逼著柴宗訓讓位給他,建立了大宋。
此後,經過趙匡胤和趙光義兩代皇帝,終於消滅了所有的割據勢力,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戰亂。
順便提一下,就是在五代十國時期,靜海節度使脫離了中原王朝的控制,自立為王,後來變成了中原王朝的藩屬國,靜海節度使控制的范圍就是現在的越南北部。
縱觀整個五代53年,我們會發現有兩個特點。
第一,一言不合就捅刀子。
無論是父子,兄弟,君臣,完全沒有任何的人倫道德可言,古人講究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在五代十國完全不存在。
第二,一言不合就稱帝。
在古代,稱帝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是講究合法性和正統性的,古人講究『受命於天』,不是沒有道理的,誰當皇帝至少有個理論依據,大家也容易信服。
但是,在五代十國完全不需要,誰的拳頭硬誰就能當皇帝,這也是為什麼五代十國頻頻換皇帝的原因,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憑啥就是你當皇帝。
這一切,都是與儒家思想所格格不入的,也是不能被後人所接受的,因此,在後代的史書中,對這段歷史都盡量的回避。
一個社會,還是要有秩序感的,這也是當初周公制周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