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反叛者下場都不太好,為什麼還有層出不窮的反叛節度使。《網路歷史》

五代十國是中國唐朝與宋朝之間的一段大分裂亂世時期。

這一時期的突出特點就是各軍鎮節度使反叛你方唱罷我方登場。

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北方中原更換了五個王朝,而南方雖然相對穩定,但地方軍閥也建立了統稱十國的地方割據政權《當然北方有一個北漢》。

這些節度使或者軍隊將領為何前赴後繼的反叛?他們的下場是否都不好呢?

從結果論來看,這些反叛者的下場很難說不好

因為五代的更迭較為劇烈和頻繁,五代十國的反叛也大體上出現在五代政權更迭中。

這些反叛者的下場很難一概而論地概括為不好。

五代的中第一個政權後梁王朝的建立者朱溫就是典型的『反叛者』。

他先是從黃巢起義軍中反叛加入唐王朝,後來受封宣武節度使,成為中原地區的一名地方節度。

此後通過兼並戰爭,他逐步控制了整個中原地區,隨後他反叛直接取代唐朝。

從朱溫的下場來看,被兒子殺死不可謂不慘,但這其中有很多是他個人的問題。

五代中後唐取代後梁則不能算反叛,因為河東軍事集團和宣武軍事集團本身就是死敵,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成王敗寇的兼並戰爭。

但五代中疆域最廣的後唐王朝從第一代皇帝開始就被地方節度使反叛所殺,開啟了後來幾個王朝接連被地方節度使反叛所滅的悲劇命運。

此後石敬瑭反叛建立後漢,劉知遠擁兵自重坐視後漢滅亡再起兵接管後漢江山,後周郭威反叛建立後周,最後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北宋逐步結束五代十國的亂世。

從這些主要的反叛來看,很難說這些反叛者的下場都不好,至少他們都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而且從個人命運來看,朱溫被兒子弒殺,李存嗣被亂兵所殺,石敬瑭、劉知遠和郭威都是病逝,所以單純從結果論來看這些反叛者很難說就一定很不好。

利益:地方節度使鋌而走險的根本原因

從前文的梳理來看,這些主要的反叛者都獲得了巨大的利益,這種稱帝建國的利益是這些執掌兵權的武將們難以放棄的。

政治上:這些節度使能夠通過反叛走上權力巔峰,成為開國的帝王,自己家族能夠成為皇族。

雖然很可能被別人反叛導致滅國毀家,但是對於過慣了刀頭舔血日子的武將們來說,這些風險他們可顧不了那麼多。

經濟上:這些反叛的節度使就可以從掌握一州一郡,擴大到成為掌控一國經濟利益。

這對地方節度使尤其是跟隨他起兵反叛的那些驕兵悍將們是極具吸引力的。

這些人打打殺殺為的就是搶掠盤剝獲取經濟利益。

畢竟出將入相那隻能是少數人才可以做到的,大部分叛將叛兵都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

軍事上:這些反叛的節度使們一旦稱帝建國,至少在名義上掌握了國家政權,他們可以通過打壓其他地方實力派來獲得更大的地盤,進而擴充自己的軍事實力。

簡言之,這些地方節度使反叛的根本原因就是反叛成功後帶來的巨大利益。

所謂高風險才能有高回報,在五代十國的亂世中,這就是行之有效的『霸道』。

中央政權與地方實力派的劇烈摩擦是叛亂頻繁的重要原因

雖然五代十國的建立者清一色都是掌握軍權的將領,而且大部分都是掌握兵權地方節度使們。

但這些五代政權都陷入中央政權和地方實力派劇烈摩擦中,這也導致地方節度使經常反叛。

朱溫建立後唐不久,就鑒於唐王朝無力控制地方藩鎮的教訓,直接加強了禁軍建設。

他將追隨直接的嫡系部隊——宣武鎮節度使的軍隊直接轉為後梁的中央禁軍。

以此強化中央政權的軍事實力。

這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強化中央政權軍事實力最直接的方式。

朱溫的這種強化禁軍的方式隨後被後唐等王朝沿用,這種模式使得五代的中央政權與唐朝相比具備了較強的中央直屬軍隊。

這就為他們削弱地方實力派提供了武力保障,由此五代的中央政權對地方實力派削藩行動就更頻繁也更激烈。

後梁雖然是被李存嗣的河東軍事集團所滅,但是後梁末帝朱友貞就開始有削弱魏博節度使的行動,而且直接導致發生兵變。

後唐從李存嗣開始,除了明宗李嗣源都被地方節度使兵變所殺,其原因都是為了削弱地方實力派的實力。

而後漢和後周的滅亡都有中央政權為了削藩逼反地方實力派的原因。

雖然因為削藩導致中央政權屢次被地方實力派推翻。

但是加強中央禁軍和削弱地方實力派的做法在五代一直沒有停止。

一方面是中央禁軍的實力日益強大,另一方面地方節度使的管轄范圍越來越小,實力也越來越弱。

這種漸進式的削弱到後周時期,就體現為地方實力派已經很難再掌握較大的兵權,特別是後周世宗柴榮的軍事改革,讓中央禁軍成為最強武裝力量,這為最終中央政權壓制地方實力派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趙匡胤掌握了後周禁軍進而就可以代後周而立,並結束五代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