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亂世之下,後周世宗柴榮為何要把皇位傳給年僅七歲的孩子?《網路歷史》

歷史上靠欺負孤兒寡母得江山的皇帝不少,宋太祖趙匡胤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960年,後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受命率軍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大軍行至陳橋驛時發生嘩變,趙匡胤被手下黃袍加身擁立為帝。

無奈之下,趙匡胤帶兵回京,逼迫後周恭帝柴宗訓禪位給自己,建立大宋,年號建隆。

可惜後周世宗柴榮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就這麼成了他人的嫁衣。

那麼英明神武的柴榮為何要把皇位傳給年僅七歲的孩子呢?難道他不懂主少國疑的道理嗎?

實際上柴榮也是很無奈,他本來有七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柴宗誼、次子柴宗誠、三子柴宗諴、四子柴宗訓、五子柴熙讓、六子柴熙謹、七子柴熙誨。

後漢隱帝在位期間猜忌誅殺權臣,引發了重臣郭威叛亂,隱帝便把郭威家族的所有成員都推上了刑場,其中就包括郭威的兩個兒子和柴榮的三個兒子。

這麼一來柴榮的四子柴宗訓就成了實際上的長子了,柴榮繼位時柴宗訓剛滿周歲,誰想天不假年,柴榮僅僅在位6年便駕崩了,隻能選擇傳位給年僅7歲的柴宗訓了。

柴榮自然也知道年幼的兒子無法守住江山,所以他安排了一個非常到位的托孤班底。

柴榮直接任命的托孤大臣隻有三位,且都是文臣,分別是宰相魏仁浦、參知樞密院事范質和王溥。

這三個人領銜處理朝政,都是宰相級別的高官,對柴家江山是忠心耿耿。

此外柴榮還安排了三位武將掌握兵權,分別是左驍衛上將軍吳廷祚、檢校太尉韓通和殿前都點檢趙匡胤。

這三位主要掌握禁軍兵權,但他們需要聽命於三位托孤大臣,文臣武將之間相互協作又相互制衡。

當然,光朝中安穩還不夠,柴榮還安排了三位封疆大吏以防范契丹、北漢、南唐等外敵,分別是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昭義節度使李筠和淮南節度使李重進。

權力最大的托孤大臣沒有兵權,與手握禁軍的武將互相牽制,同時禁軍又和邊軍相互制約,誰都無法一家獨大,這簡直是完美的托孤佈局,可以說只要大家不出岔子,穩住後周江山直至幼帝柴宗訓長大親政不成問題。

可這看似萬無一失的托孤計劃僅僅實行不到一年便失敗了,問題居然出在柴榮最信任的心腹趙匡胤身上。

趙匡胤登基後就吸取了五代十國政權更迭頻繁的教訓,從始至終不立太子,若金匱之盟是真的,那麼趙匡胤能夠為了大宋江山永固而傳位給弟弟著實是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