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飛來入陣中,一人兩騎勢如風。
鐵檛手舞前無敵,重鎧身披氣自雄。
死願見王伸宿憤,生還無罪建奇功。
太原慷慨悲車裂,異日相思泣乃公』這是清代許傳霈的一首詩,說的就是十三太保李存孝的一生。
關於李存孝的傳說很神奇。
據說他的父親是個石頭人,是他母親年輕一不小心將手中的花籃套在一個石人的脖子上時和同伴玩耍,,當晚石人就去見這位姑娘,結了姻緣,有了李存孝。
有一天,他在山坡上放羊,突然冷不防的,不知從什麼地方躥出來了一隻猛虎,李存孝不慌不忙,竟然與猛虎大戰半時,最後,這頭猛虎居然被小小年紀的李存孝給打死了,恰巧這一幕被當時正在山澗對岸狩獵的李克用看到了,李克用大驚,於是收他當義子。
也有傳說是李克用自己被老虎襲擊,李存孝救了他。
不管怎麼樣,李克用和李存孝確定了父子關系。
金庸先生應該是李存孝的粉絲,在他的小說中,『存孝打虎』作為一個武功招式多次出現。
根據影視和小說中的描述,李存孝和李克用是差了一輩人,但實際上,李存孝僅比李克用小兩歲,拋開彼此當時的地位來看,做兄弟也是可以的。
其實在唐末到後來的五代十國時期,非常流行拜幹爹,收義子,年齡不是問題,身份不是距離。
比如後來的後晉高祖石敬瑭,就認遼國皇帝耶律德光做義父,石敬瑭比耶律德光大10歲!
歷史上的李存孝是被李克用的軍隊俘虜過來的,最開始是當李克用的親兵,後來當了騎將。
由於和大老板近距離接觸,加上本身武藝高強,李存孝很快就脫穎而出了,逐漸成為軍中第一猛將。
李存孝的一生,據史料記載,隻打過兩次敗仗。
而這兩次敗仗,和本文的主題都有關系,所以以下的情節都會圍繞著兩場敗仗寫。
唐昭宗文德元年,李存孝接到一個任務,幫助李罕之奪回他的老巢河陽,此前他被張全義趕了出去。
本次任務的負責人是康君立,時任李克用的南面招討使。
當時康君立手下不僅有李存孝,還有薛阿檀、史儼、安全俊、安休休等四將,全部兵馬是3萬人,其中有7000騎兵。
李克用的沙陀兵在唐末幾乎是最能打的存在,當年以步騎17000人進攻長安,打得黃巢找不著北,現在是步騎3萬人,同樣打得河陽的張全義幾乎要守不住了。
說是幾乎守不住,那是因為張全義還有翻盤的機會,只要那個人肯救他,李克用的軍隊就不足為懼。
說到這裡,大家估計都猜出來了,那個人就是李克用的一生之敵,朱溫。
朱溫和李克用早有宿仇,當年在汴州上源驛的一場大火就險些燒死李克用,朱溫的汴州軍和李克用的河東軍只要碰在一起,那基本就是都要往死裡打。
朱溫這次很夠意思,派了大將丁會、葛從周,牛存節帶了幾萬人來救河陽,李存孝年輕氣盛,他命令李罕之繼續攻城,自己帶領騎兵和朱溫的軍隊單挑,很不幸,作為唐末以至五代時期的第一猛將,李存孝這一次失敗了。
由於他是軍中武力的No.1,他這一敗,極影響士氣,整個河東軍兵敗如山倒,安休休害怕受處分,直接向朱溫投降了。
朱溫的軍隊趁機準備分兵抄河東軍的後路,康君立不得已下令撤退。
朱溫解了河陽之圍後,任命丁會為河陽留後《預備節度使,朝廷委任詔書下達後就能轉正》,張全義為河南尹,張全義至此成為朱溫的死黨。
張全義沒有想到的是,後來朱溫當了皇帝,有一次到他家住了幾天,居然『臨幸』了張全義的妻女,張全義的兒子氣不過,想殺了朱溫,被張全義阻止了。
張全義給出的理由是朱溫當年救了他們全家,做人不能忘恩負義……
再說回李存孝,這次失敗並沒有打擊到他,反而像鋼刀淬火一樣鍛煉了他。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屢立戰功。
龍紀元年《889年》,李克用出兵攻打昭義鎮。
當時的昭義鎮一分為二,澤州和潞州由李克用占領,以李克修為昭義節度使,剩下的邢州,銘州和磁州是由朝廷任命的孟方立管著,也叫昭義節度使。
李存孝連取洺州、磁州,並在琉璃陂大敗邢州軍,活捉主將馬溉、袁奉韜,攻至邢州城下。
孟方立窘迫自殺。
次年攻下邢州,占領了昭義鎮全境。
李克用沒有高興多久,潞州發生兵變。
朝廷以京兆尹孫揆為昭義節度使。
朱溫看到了機會,命大將葛從周、朱崇節先占據潞州,又命李讜攻打澤州,同時派三千人護送孫揆赴任。
由於邢銘磁三州是李克用新占領的,人心還不穩固,澤潞二州又是這麼個情況,此時的形勢對李克用很不利。
關鍵時刻還是李存孝來救場。
李存孝率三百騎兵,在長子一帶的山路上伏擊孫揆一行,以1比10的兵力生擒孫揆,隨即又統領五千騎兵馳援澤州。
他在澤州城下生擒汴軍驍將鄧季筠,打得李讜大敗潰走,一直追擊到馬牢關,而後回兵攻打潞州。
葛從周、朱崇節棄城而走,收復了潞州。
可以說,沒有李存孝,李克用就不會得到昭義鎮。
所以,讓李存孝當昭義節度使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李存孝本人也是這麼想的。
然而大領導的想法總是出人意料,新任的昭義留後居然是康君立。
康君立在這次昭義爭奪戰中就沒出過大力,最後卻成了摘桃子的人。
李存孝不服氣,好幾天沒吃飯。
李存孝也不是什麼封賞也沒有,他被任命為汾州刺史。
從這時起,李存孝對李克用就有了那麼一點小小的意見。
奪得昭義鎮後,李克用的勢力大漲,是天下有數的強藩,連朱溫都比不上。
這引起了唐昭宗的不安。
唐昭宗立志恢復祖先的榮光,內除宦官,外打強藩。
李克用成了唐昭宗立威的靶子。
唐昭宗以宰相張浚為招討使,帶領十萬禁軍征討李克用,還命令朱溫等人帶兵參與行動。
李克用命令李存信、薛阿檀率軍抵禦張浚,又命李存孝屯兵趙城策應。
李存孝這次沒有撈到主攻的位置,但張浚還是和李存孝有了交集。
他被李存信等人擊敗後退守晉州,攻打晉州的正是李存孝。
但李存孝不想下狠手,放張浚離去,對外說不宜俘虜朝廷的宰相。
這往好了說是『萬事留一線,日後好見面』,往壞了說就是『心懷異志』了。
我們無從得知李克用知道這件事後的真實想法,但李存孝後來被平調為邠州刺史,可以體會一下李克用對李存孝矛盾的心態。
李存孝一直在刺史的位置上打轉,不久又因為邢州節度使空缺《原刺史安知建叛變被殺》,他又調過來擔任邢州留後。
這個時候承德節度使王鎔、盧龍節度使李匡威合兵10餘萬攻堯山,李克用任命李存信為蕃漢馬步都指揮使,和李存孝一起對敵。
按此時的官職,李存信算是前敵總指揮,李存孝歸他管,上次打張浚時李存信也是主將,可見李克用對他很信任。
但是,兩人之間有矛盾,李存信指揮不動李存孝,兩個人互相猜忌,都不肯打頭陣對敵。
李克用隻好臨陣換將,改派李嗣勛出馬,大敗幽州、鎮州的軍隊,斬殺擒獲3萬人。
李存信回李克用那裡,讒言道:『存孝有二心,常避趙《此處指王鎔》不擊』這話的保密工作沒做好,李存孝很快就知道了。
李存孝此時的做法很值得商榷。
他沒有力證自己的清白,而是偷偷聯系朱溫,和朝廷搭上線,準備以邢、洺、磁三州歸順朝廷,只要朝廷答應讓他做這三州的節度使,他就可以找機會聯合其他節度使的軍隊來討伐李克用。
唐昭宗答應了李存孝做節度使的請求,但是並不支持他討伐李克用的想法。
於是李存孝轉正變成了邢州節度使。
景福二年《893年》,李克用親率大軍出井陘,逼迫真定,準備去揍成德節度使王鎔。
不知道是不是李存信的話起了作用,李克用這次沒帶李存孝。
結果李存孝自己跑去見王鎔,保密工作沒有做好,這事被李克用知道了。
李克用大怒,王鎔也不打了,準備去邢州打李存孝。
王鎔也很夠意思,派兵去救,結果還沒到地方,就被李克用敗。
李存孝至死都認為自己是被李存信陷害導致反叛。
但奇怪的是李克用並沒有因為這件事處理李存信,反而是在一場類似李存孝追思會的酒宴上,因為康君立的不配合《沒有表示悲痛》,把康君立用毒酒毒死了。
據史書記載,康君立和李存信關系很好,以至於經常攛掇李存信說李存孝的壞話。
按這種記載,康君立頂多算個從犯,這個處理有些重,然而,康君立是能隨便處理的人嗎?
康君立在小說中是李克用的義子,十三太保中排第十二。
但實際上,康君立比李克用大9歲,也沒有當過義子。
雖然不是義子,但康君立是李克用團隊裡的重要人物。
康君立早年曾任雲州《今山西大同市與朔州懷仁一帶》牙校,李克用當時是雲中邊防督將《唐朝的雲中郡就是指的雲州》,當時駐紮在蔚州。
兩人在一起上班。
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因代北地區連年荒旱,加上地方偏遠,糧食轉運困難,老百姓們都過得很苦。
當時的大同軍防禦使《領雲朔蔚三州》段文楚憐憫百姓,嚴命縮減軍士衣米,來使百姓活命。
段文楚的想法很好,但軍隊的錢豈是好克扣的,很快,軍隊裡怨聲載道。
康君立聯合薛鐵山、程懷信、王行審、蓋寓、李存璋等人準備推舉李克用為大同軍防禦留後,幾個人跑到蔚州,說服李克用,演了一出『帥袍加身』。
李克用殺了段文楚,但朝廷沒承認他的留後地位,反而派軍隊討伐。
康君立此時在李克用手下領兵作戰,打敗了朝廷的軍隊,為李克用立下汗馬功勞。
後面追隨李克用南征北戰,前面說到李存孝也得聽他指揮。
寫到這裡,讀者們應該理解康君立的地位,他屬於早期創業團隊核心成員,能打仗,資格老。
這樣的人,不是李克用想動就能動的。
所以,當昭義鎮整個被打下來後,由於原來李克用這邊先後任命的昭義節度使李克修、李克恭,也就是李克用的弟弟們都非正常死亡,康君立就被李克用任命為昭義節度使。
這也可以看作是對康君立的一種酬勞。
此時的李存孝居然還不服氣,幾天都不吃飯。
這裡筆者隻能說李存孝職場經驗缺乏,新人立功,老人升職,這在職場中是常態,相信讀到我這篇文章的職場人或多或少都聽過見過甚至是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
或許李存孝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已經得罪了康君立。
這裡筆者就不賣關子了,我認為導致李存孝被殺主要的原因就是康君立。
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就像上面說的,李存孝得罪了康君立,李存孝公然對康君立就任昭義節度使表示不爽。
李存孝不爽,康君立當然也不爽。
不過康君立沒有直接表現出來。
在康君立看來,李存孝作為一名後起之秀,如果自己選擇和他硬杠,顯然是有失身份,於是,他選擇了另一種方式。
他鼓動一個人來杠李存孝,這個人就是前面提到的李存信。
選擇李存信的好處顯而易見。
李存信和李存孝一直都有矛盾,這點軍中都知道。
兩個人年齡相當《李存孝比李存信大4歲》,資歷相當《都是李克用義子》,勇猛方面李存孝是軍隊裡的一哥,但其它方面,李存信就比李存孝強不少。
李存信通黠多數,會四夷語,通六蕃書,善戰,識兵勢。
簡單來說就是李存信為人狡猾多智,軍事理論素質很強,還懂『外語』,典型的復合型人才。
兩人各有千秋,總體來說,李存信的綜合素質比李存孝強一些,適合當軍隊主將。
實際情況也是如此。
前面說到李存孝的事跡時,李存信都是以主將的身份出現,和李存孝合作抵禦幽、鎮聯軍的時候,都當上了蕃漢馬步都指揮使。
這個職位很重要。
後來的後唐明宗李嗣源,一度隻能給李存信當副手,一直到李克用去世很多年後,才被繼任的李存勖提拔當了蕃漢馬步都指揮使。
李存信怕李存孝搶了他的位置,李存孝則看不慣李存信靠著一點小聰明就身居高位,哪像自己是在一線拼殺,真刀真槍的幹出來的。
李存孝的這種心態在現在職場中比比皆是,最後悲劇的大概率就是那個心懷不滿的員工。
對李存信來說,李存孝的存在對他的地位是一種威脅,加上李存孝又比較傲氣,對他不怎麼尊重,所以李存信自然和李存孝有矛盾。
但僅僅是這種矛盾還不至於讓李存信往死裡整李存孝,他們的級別不對等,李存孝如果要到李存信的位置,他必須先升到節度使,也就是要取代康君立的位置。
這對康君立是個實實在在的威脅。
前面李存孝為了爭昭義節度使就敢公然表示不滿,還派兵劫掠潞州的人民,後來當了邢州刺史,又升級成為邢州節度使,掌握邢、洺、磁三州,把康君立的地盤搶了一大半走了。
而這一切,李克用都是默許的態度。
對那個時代的軍閥來說,土地士兵,就是他們的命,現在李存孝一下子奪了康君立大半條命,康君立焉能不恨。
康君立深諳官場之道,對李存孝這樣的後生晚輩,直接懟上去既不明智又有失身份。
所以康君立使了一招『借刀殺人』,這『刀』是現成的,就是李存信。
所以《新五代史·義兒傳·李存孝傳》就會記載『康君立素與存信相善,方二人之交惡也,君立每左右存信以傾之』。
明確的說康君立和李存信交好,然後攛掇李存信在李克用面前說李存孝的壞話。
對於康君立和李存孝的矛盾,李克用是很清楚的,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他一手造成的。
早在任命昭義節度使這個職位時,李克用就展現了大師級的處理手法。
李存孝本來按軍功足夠當昭義節度使,但是李克用把他壓下,讓康君立當,這就是賣了個好給康君立。
李存孝氣不過,幾天不吃飯,還縱容手下軍隊把潞州搶掠了一番來泄憤。
康君立剛從李存孝手裡搶到位子,這時也不好再處理李存孝。
李克用作為大領導,居然也沒有處理李存孝,而是讓他到汾州去當刺史。
這給李存孝傳遞出來的信號就是李克用知道李存孝的功勞,知道李存孝為啥生氣,這次就算了,節度使目前給不了,先給個刺史潤潤喉嚨。
給康君立傳遞的信號就是讓他也不要太得意,李存孝的功勞足夠做這個位置,讓康君立時刻記住這個位置上有李存孝這樣一個超級替補。
李克用的這番安排,就是要適當的制造手下之間的矛盾,畢竟底下有矛盾,鬥來鬥去,對上面的人就越安全,只要把鬥爭的級別控制在自己能掌握的范圍就行。
大家看到歷朝都有忠臣和奸臣,而對奸臣,皇帝不到萬不得已就不處理,道理是一樣的。
這個道理,康君立是懂了,李存孝懂沒懂就不好說了。
他一直懷疑是李存信給李克用吹風讓康君立把自己擠掉的,對李存信恨得不行。
按照李存孝後來和李克用的說的,他能當上節度使,是感激李克用的,但就是李存信不停的在李克用耳邊嚼舌根,他才背叛的。
而李存信被康君立利用,這事李克用應該是清楚的,隻是找不到機會發作。
而且更讓李克用耿耿於懷的是,前後兩任邢州節度使《刺史》安知建和李存孝都叛變了,曾經是他們上司的康君立事先居然毫無覺察。
這到底是能力問題,還是有意縱容?
在後來的一次李存孝的追思會上,大家都表現得很悲痛,唯獨康君立不以為然。
李克用很生氣,把康君立囚禁起來,後來用毒酒賜死了他。
這裡面更多的是李克用自己的意圖,如果單單為李存孝,康君立的這種表現還罪不至死。
李存孝活著的時候一直懷疑李存信是幕後黑手。
但李存信在之後繼續得到李克用的信任。
李存信的失寵是因為後來打了兩次敗仗,其中一次還造成李克用的親兒子李落落被朱溫俘虜,並處死。
這個事情比李存孝的死嚴重得多,即使是這樣,李克用也沒殺李存信,隻是剝奪了他的兵權,讓他領個閑職。
李存信最終憂懼而死。
從這裡也可以推斷出,李存信並不是造成李存孝死亡的第一責任人。
早年有一部港劇《十三太保》,講的就是李存孝的故事。
由黃日華和湯鎮業分別飾演李存孝和康君立,而康君立在劇中是作為大反派存在。
至於李存信,在劇中就是個被忽略的龍套。
可見,即使在電視劇中,康君立也是李存孝最大的對手。
李存孝的悲劇在於他性格的缺陷。
他性格直爽,喜歡直來直去,眼裡容不得沙子。
做事也不考慮後果。
這樣的人,對領導來說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摧城拔寨,用不好就會傷了自己。
所以,如果李存孝的性格不改,就算沒有康君立,也會有李君立,王君立來陷害他。
人在職場,一切都需謹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