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周世宗柴榮雄才大略、天縱英才,但因去世得過於突然,在身後事的安排方面略顯倉促,出現了一連串的『看走眼』。
公元959年,柴榮北上親征,僅用一個多月就兵不血刃收回了莫、瀛二州。
5月,就在他振奮精神、計劃一舉收服幽州時,卻因突然染病、身體難以支撐,不得不撤軍。
6月,也許是自知時日不久,柴榮在短短一周內對朝廷內外的重要崗位進行了大規模重組。
文職方面,在原宰相范質之外,柴榮增加了魏仁浦、王溥參知樞密院事,共同組成了後周的最高文官集團。
這仨人都是周太祖郭威留下的老臣,可以用『中規中矩』來形容。
此外,柴榮駕崩前夕,在召見范質等人托孤時曾刻意叮囑:『如果朕熬不過這一關,記得征召當初的老部下王著入朝為相』。
但三人退下後略一商量,決定不遵照這一指令,因為王著雖『少有俊才』、對朝廷忠心耿耿,但為人喜好杯中之物,哪能與這種人為伍
不過,文官的安排其實並不是最關鍵的。
唐朝後期直至五代的上百年間,天下處於武人當政的時代,文官就像朝廷中的裝飾品、無足輕重;五代中的後唐、後晉、後漢開國皇帝都是沙陀族,對於文治越發不上心。
直到後周建立後,士大夫的地位才呈現出復蘇跡象,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范質等人的宰相之位,可以用『盛名之下其實難符』來形容。
因此,柴榮在軍職方面的調整才是最關鍵的。
當初柴榮對軍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是後周強盛的最關鍵所在。
高平之戰後,有感於五代以來兵驕將怠、藩鎮專橫的頑疾,柴榮大力強化朝廷直接掌控的禁軍,一方面汰弱留強,另一方面從全國各地征召最精銳的勇士加入。
經過他的整頓,後周軍隊戰鬥力直線上升,往南攻取南唐淮南江北、往西拿下後蜀四州之地,令遼軍也聞之生畏,可謂所向披靡;更為重要的是,以禁軍為後周軍力的骨幹,形成了強幹弱枝的軍事態勢,有效扭轉了安史之亂後藩鎮尾大不掉的局面。
後周的禁軍分為兩部:殿前軍、侍衛軍。
其中,殿前軍數量相對更少,但質量更高,基本集中了當時最拔尖的兵員;侍衛軍數量占優,但質量略處下風。
而禁軍的統帥,都是在戰爭中憑借實際表現嶄露頭角、經柴榮精挑細選的人員。
在調整之前,兩軍的統帥按照職務高低分別如下:
殿前軍,都點檢張永德,副都點檢慕容延釗,都指揮使趙匡胤;
侍衛軍,都指揮使李重進,《副都指揮使人員不明》,都虞侯韓通。
而在柴榮調整後,變成以下配置:
殿前軍,都點檢趙匡胤,副都點檢慕容延釗,都指揮使石守信;
侍衛軍,都指揮使李重進,副都指揮使韓通。
由此可見,侍衛軍的領導班子幾乎未變,殿前軍則面目全非:最關鍵的一哥崗位易主,張永德被踢出局,趙匡胤連升兩級。
柴榮做出這種調整,初衷很簡單——為了放心。
張永德是當時僅次於柴榮的實權人物。
論出身,他是郭威的女婿,而柴榮是郭威的侄子兼養子;論能力,張永德智勇雙全、能征善戰、極有威望,身為殿前軍的一把手,讓人心悅誠服。
考慮到五代以來的朝代更迭規律,柴榮不可能放心張永德,選擇了解除其兵權。
而當時的趙匡胤,則是柴榮眼裡的老實人。
跟張永德相比,趙匡胤一來不是皇親國戚,二來年紀更大、功勞更小,而且向來忠厚誠懇、沉默寡言,不拉幫結派、不搞小團體,守城時連自己的親生父親都不違規放進門。
因此,柴榮思來想去,沒人比趙匡胤更可靠了。
後來的事情證明,真實的趙匡胤與柴榮的判斷完全相反,人家隻是個演技超神的影帝。
公元960年的元旦,他就迫不及待地制造了北漢、契丹聯合入寇的假消息,宰相范質自然選擇派他帶兵出征,隨後就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黃袍加身』。
雖然侍衛軍的統帥李重進、韓通忠於柴氏,但殿前軍的慕容延釗、石守信都支持趙匡胤,結果韓通在開封城中被殺,李重進起兵反宋但獨木難支、自焚而死。
柴榮的精心安排,反而加速了王朝的更迭,世界上最難捉摸的果然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