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寫成《水滸傳》,卻讓曾國藩憤恨不已:害我被石達開揍慘了。《網路歷史》

《水滸傳》,是由元末明初學者施耐庵,根據北宋末年宋江起義,撰寫的曠世小說,被稱為是《四大名著》之一,有『奇書』之稱。

在民間,《水滸傳》流傳甚廣,甚至有『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之說。

然而在封建統治者眼裡,《水滸傳》卻是如同洪水猛獸般的存在。

在太平天國運動中,清軍經常被太平軍殺得大敗。

而湘軍主帥曾國藩,更是多次慘敗在石達開手下,甚至兩次試圖投湖自盡。

對此,曾國藩曾恨恨地說:

『兵法戰策,草野罕有。

賊之詭計果何所依據?

該有二三狡賊,采稗官野史中軍情,仿而行之,往往有效,遂寶為不傳之秘。

其取材《三國演義》《水滸傳》為尤多!』

而另一位湘軍名將胡林翼更是直截了當地說:

『一部《水滸》,教壞天下強有力而思不逞之民』

原來在太平天國戰爭中,楊秀清、蕭朝貴等將領大多是文盲,自然看不懂《孫子兵法》《六韜》等兵書。

因此,他們往往將《水滸傳》放在枕邊,當成自己行軍打仗、建軍建政的教科書。

而石達開從小,也非常喜歡讀水滸傳。

在很多人看來,將小說當成兵書,簡直是胡鬧,肯定要打敗仗。

然而歷史證明,《水滸傳》還真能當打仗、造反的教科書。

《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本身就經歷過元末農民戰爭,與張士誠勢力關系匪淺。

他的徒弟羅貫中,也就是《三國演義》的作者,更是當過張士誠的幕僚,對於軍國大事,早就諳熟於心。

與《說唐》《說嶽》《楊家將》等評書作者不同,施耐庵和羅貫中真的懂軍事,而且真的懂如何造反。

因此將《水滸傳》當成軍事初級教科書,是毫無問題的。

自北宋以來,評書就在市井間流行。

在以往,《孫子兵法》等兵學書籍都是朝廷壟斷的軍事機密,私學兵法,是要被問罪的。

但即使將《孫子兵法》流傳於民間,在不識字、不懂文言文的百姓眼裡,也等同於天書。

因此在歷次農民戰爭中,絕大多數農民領袖都不懂兵法,朝廷能夠輕易將他們鎮壓。

但是當聽了《水滸傳》故事後,百姓們在潛移默化之中,便學會了兵法。

一旦進行造反,這些不識字的鄉野村夫就能利用謀略,讓官軍大吃苦頭。

對此,清代文人劉鑾在其著作《五石瓠》 『水滸小說之為禍』 條載:

『張獻忠之狡也, 日使人說 《三國》、 《水滸》 諸書, 凡埋伏攻襲咸效之』

在他看來,張獻忠之所以能縱橫天下,就是因為他在行軍打仗之時,經常找來藝人給他說《三國》與《水滸》。

但在明末農民戰爭中,張獻忠絕不是唯一一個喜歡《水滸傳》的領袖。

許多義軍首領襲用了 《水滸傳》的人名或渾號。

如明崇禎六年 ( 1633) 《兵部題為恭報誅剿渠魁等事》中奏日 :

『認出有名賊頭… … 張汝金混名燕青,許得住混名雷橫,王中孝混名宋江』

而在作戰中,農民軍更是能將《水滸傳》中的計策融會貫通。

在一次作戰中,農民軍趁著天降大雪,突襲明軍大營,俘獲了明軍主帥。

對此,明軍主帥曾問農民軍:『你們不識字,不通兵法,何以知道利用此天時?

』農民軍將領回答:

『吾等不知兵法,隻知宋公明雪夜賺索超耳!』

出於對《水滸傳》的仇視,從明朝開始,朝廷便開始大力禁止《水滸傳》流行。

崇禎十五年《1642 年 )四月十七 日,山東爆發李青山起義,而李青山義軍在《水滸傳》的影響下,占據了梁山地區。

李青山被鎮壓後,崇禎立即下令:

『凡坊間家藏 《水滸傳》者並原版,速令燒毀,不許隱匿。

同時還命人丈量梁山,將此地收歸國有,免得再有人效仿宋江在梁山發動起義。

清朝建立後,繼承了崇禎皇帝禁止《水滸傳》的政策。

《大清律》甚至直接在律法中給《水滸傳》點了名:

『凡坊肆市賣一應小說淫詞《水滸傳》,俱嚴查禁絕,將板與書,一並盡行銷毀。

如有違禁造作刻印者,系官革職 ; 買看者,系官罰棒一千。

若該管官員,不行查出,每次罰傣六個月』

在清朝統治期間,對《水滸傳》『毀禁』了22次,然而卻仍然阻擋不了《水滸傳》的流行。

畢竟《水滸傳》實在太好看,太過吸引人,在很多地方,更是人手一本,根本不可能全部焚毀。

封建文人見《水滸傳》的風行難以禁止,於是另辟蹊徑,撰寫小說大肆攻擊《水滸傳》。

例如金聖嘆在腰斬百二十回《水滸》,隻保留前70回,並添加『盧俊義驚噩夢』一節,讓梁 山義軍統統被官軍殺死。

成為清朝 300 年最流行的本子。

其後,反動文人俞仲華又寫成《蕩寇志》一書,書中108好漢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此書流傳甚廣,影響力很大,而喜愛《水滸傳》的太平軍諸將更是將之視為洪水猛獸。

只要攻陷一地,就會將《蕩寇志》焚燒殆盡。

然而,《水滸傳》的魅力豈是一些封建文人所能辱沒的,而恐懼《水滸傳》的,也隻有無道的封建政權。

到了今天,《水滸傳》仍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中學生必讀的書籍。

其中部分段落,甚至被收錄入語文教科書。

凡是受過教育之人,都對《水滸傳》耳熟能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