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將韓信,最終卻死在宮女手裡。《網路歷史》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千古名言說的就是名將韓信。

無論是民間傳說,亦或是官史記載,韓信作為千古名將都不為過。

歷史上韓信其人受過胯下之辱,曾做過項羽的執戟郎中,隻是他的前半生一直都是處處不得意,但其內心的理想之火洶湧澎湃,希望有機會綻放在歷史的舞臺,直到那一天他遇見蕭何,讓他得以展現自己將才的鋒芒。

在蕭何引薦下,劉邦先是給了韓信一個治粟都尉,就是負責管理糧草,每天看著不斷跑路的士兵,韓信內心是瓦涼瓦涼的。

不久,心有不甘的韓信也逃離軍營,這事恰巧就讓蕭何知道了,一心斷定韓信就是千裡馬的蕭何坐不住了,連夜騎馬趁著月色追出城外。

後來,歷史上就有了一段千裡馬和伯樂的美談,最終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將軍。

漢軍在韓信指揮下,愈加驍勇善戰,很快就跨越秦嶺,巧妙利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大軍一路搶占關中地區,開啟了正面硬鋼西楚霸王項羽之路。

兩軍終戰,韓信十面埋伏,讓項羽在四面楚歌的無限悲情中獨自吞下了失敗的苦果,一舉成就劉家的四百年大漢江山。

劉邦在韓信的幫助下,很快一統天下,建立了漢朝政權。

天下初定,劉邦稱帝後立即解除了韓信兵權,保留其楚王封號。

劉邦初時稱帝,為何要置韓信於死地呢?

韓信的命運可以說就是不作不死,漢二年《公元前205年》韓信奉漢帝劉邦之命出征齊國,途中得到了辯士酈食其已經說服齊王田廣投降的消息。

韓信本可以就此收兵回朝,但他在謀士蒯徹的建議下,決定繼續向齊國進兵,因齊王原本已打算投降,並沒有打仗的準備,韓信一路沒有遇到任何抵抗,順利攻占齊國首都臨淄,此戰害死了酈食其。

在已經平定趙國、燕國、代國之後,韓信派使者向劉邦匯報,指出這些不入流的小國很容易反復,希望由他作為『代理齊王』管轄這些地方。

而此時的劉邦剛剛在彭城遭遇慘敗,他急需韓信出兵支援,聽到韓信要求自立為王的消息震怒不已,對韓信的使者破口大罵:『我被圍困滎陽數日,期盼韓信救援,沒想到他卻想著做什麼代理齊王!』劉邦身邊的張良和陳平可是明白人——現在的韓信手握重兵,要是把他逼急了造反,我們就徹底完了啊!劉邦瞬間即明白了,於是他話鋒一轉:『大丈夫要當就當真齊王,說什麼‘假齊王’啊!』即刻派張良出使齊國,立韓信為齊王。

憑此一戰成名的韓信,讓一直堅持武力征服天下的項羽也大加贊賞,繼而派出說客去遊說韓信,希望他背叛劉邦自立門戶。

而此時的韓信拒絕了這個三分天下的建議,選擇效忠劉邦。

隻是他沒有意識到,自己自立為齊王的行為,已經讓劉邦心懷猜忌。

而劉邦作為千古帝王,他能夠白手起家,成就大漢基業,自有其非凡之處。

劉邦深諳馭人之術,為了穩定韓信效忠之心,劉邦親口承諾韓信『五不死』,即: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韓信的繩,沒有殺韓信的刀。

自此,韓信堅信這天底下沒有人能夠殺他。

韓信被封為齊王不久,有人向劉邦告密,說韓信準備造反。

劉邦立刻派人調查,最後結論是誣告,劉邦未置可否,此事就算過去了。

不久,劉邦設宴款待群臣,席間,劉邦問韓信說:朕可以將多少兵?

韓信未有任何遲疑,說:陛下可將十萬兵!未幾,韓信又口若懸河說:自己將兵多多益善!殊不知,這一點正好觸動了劉邦的逆鱗,這也為其悲劇埋下了伏筆。

韓信最終被呂後設計殺死,當然,關鍵還是丞相蕭何的良策,韓信被騙隻身來到長樂宮。

其實,韓信作為齊王被誣告造反時,至少說明其自身是有想法的,隻是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起兵造反。

而呂後和丞相蕭何自然是看出了韓信的意圖,因此蕭何就騙韓信說此前密謀造反的陳豨已經伏法,請韓信前來慶賀,韓信不知是計,隻身來到長樂宮即刻被拿下。

韓信之所以敢隻身來到長樂宮,在於他內心並沒有擔憂呂後會害他,因為韓信雖然先前有謀反的想法,但卻沒有付諸實施,劉邦沒有殺他的理由。

再者,韓信自恃劉邦曾親口承諾他的『五不死』,他不相信呂後敢於殺他。

隻是他沒有想到,呂後有蕭何加持,確實技高一籌,呂後命宮女將韓信帶到長樂宮鐘室,這裡既見不到天,也摸不著地,更見不到君。

韓信剛邁進到鐘樓,屋頂轟然落下一個木柵欄籠子,直接將韓信扣在其中,沒有用繩子。

然後,再把木籠子用佈蒙上,眾多宮女一鼓作氣用竹簽子捅死了韓信,這裡也沒有用刀。

就這樣,呂後沒有違背劉邦的諾言,僅靠幾個宮女就處死了一代名將韓信。

隨後,劉邦又下令對韓信家族誅殺三代!

可惜,一代名將就此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