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宋仁宗以『仁』知名,並不是以多出色的治國能力而聞名。
其次北宋出現冗兵、冗費還有冗官這三冗現象並不是從宋仁宗親政後出現的。
宋仁宗面對這些情況也進行了名為『慶歷新政』的改革,但是並沒有解決問題,慶歷新政也半途而廢。
首先介紹冗兵、冗費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會出現冗兵、冗費:
冗兵
1、冗兵造成嚴重的國家財政負擔。
冗兵就是士兵的數量太多了,為什麼士兵會這麼多?
從宋朝立國開始,宋太祖用杯酒釋兵權,收了地方政府各武將的兵權,改由中央政府養兵、管兵、練兵、調兵,徹底解決了藩鎮之弊。
不但如此,國家雇傭職業軍人服兵役《禁軍》+雇傭普通人員服勞役《廂軍》減少全體國民的沉重的兵役負擔,使得更多人能從事生產,這是偉大的歷史的進步。
同時國家財政也要負擔龐大的軍費。
宋的首都開封處於平原地帶,無險可守,北方契丹胡馬三天就可以到黃河岸邊。
為了防備契丹,首都東京汴梁需要大量的禁軍進行拱衛。
另一方面與西夏接壤的幾個地區互相不能呼應,每個區域都隻能獨立面對西夏進犯,所以需要大量軍隊保護本路的邊境安全。
所以從真宗、仁宗兩朝開始開始大規模增兵。
據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
三司使王拱辰所言:『太祖時兵十二萬,太宗時十八萬,章聖(真宗)時四十萬』 ——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
宋仁宗慶歷年間增至禁軍八十萬,加上廂軍四十五萬,共計一百二十五萬。
各時期大宋禁軍人數
大宋是歷代最富裕的王朝,財政收入遠邁漢唐,甚至超過後來的元明清。
據北宋管理財政的三司使蔡襄記錄,財政總收入的六分之五都用於軍費上,冗兵極度消耗著國家財政資源。
北宋三司使蔡襄奏·『天下六分之物,五分養兵』 ——《忠惠集》卷一八《國論要目·強兵》
2、為什麼會冗兵
為什麼需要這麼多的士兵?
而且這麼多士兵怎麼還打不贏西夏?
其實大宋除了正常軍事需要進行招兵外,也經常在災年為了防止災民動亂,將青壯年招入軍中。
但士兵數量膨脹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吃空餉』問題,因為名義上大宋一百二十五萬士兵隻是兵籍數量,實際數量並沒有這麼多。
存在大量的空額,武將集團通過這些空額掏空了國家軍費。
『吃空餉』是指武將利用虛構的士兵名單獲取軍餉,從而中飽私囊。
比如一萬人的部隊實際隻有六千人,剩下四千人是虛構的,用來領朝廷的軍餉。
有空餉就代表士兵的實際人數和兵籍冊上的人數是不相符的。
比某禁軍,聽說三千敵軍來襲,便點出五千兵馬迎戰。
可上了戰場,卻發現五千兵馬是兵籍冊上的數量,實際隻有三千多士兵,再去掉其中老弱病殘的,就隻剩下不到二千。
那還打什麼戰?
北宋建國初期軍隊『吃空餉』問題並不嚴重,但到了宋仁宗一朝,軍隊中吃空餉現象已經非常普遍了,腐蝕著大宋的軍事體制。
《宋史》記載:
『皇祐間,馬軍以四百、步軍以五百人為一營。
承平既久,額存而兵闕,馬一營或止數十騎,兵一營或不滿一二百。
而將校猥多,賜予廩給十倍士卒,遞遷如額不少損』 ——元 脫脫《宋史》卷一百四十七
從《宋史》看出北宋禁軍標準馬軍四百人、步軍五百人為一指揮,但在仁宗時期,實際情況是馬軍一指揮僅數十人,而步軍不滿一二百人,空餉的數目高的驚人。
北宋常備軍數量龐大,但因為『空餉』,軍籍冊上有其名而無其人,北宋禁軍戰鬥力越發低下。
更有甚者,為了防止朝廷檢查,出現了冒名頂替的假士兵。
禁軍兵籍管理弊竇叢生,已經是大宋軍制中的毒瘤了,給北宋政府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冗費
大宋雖然富甲天下。
除了冗兵、冗官占去大量的財政支出外,各種內外費用與日俱增。
對外歲幣成為朝廷負擔
『仁宗之世,契丹增幣,夏國增賜,養兵西陲,費累百萬』 ——元 脫脫《宋史》
仁宗朝,對遼國的歲幣從真宗時期每年三十萬增加到了每年五十萬,對西夏也開始歲幣外交,宋朝每年賜給西夏白銀五萬兩、絹十三萬匹、茶兩萬斤,並且逢年過節再給西夏白銀二萬二千兩、絹二萬三千匹、茶一萬斤。
所以大宋每年歲幣可以算得上”費累百萬』。
大宋不允許皇親國戚也就是宗室人員掌握實權或外出為官。
既然不允許宗室自力更生,那麼就需要財政撥款進行贍養,開國時期宗室僅僅幾十人費用並不高,但隨著宗室子孫不斷繁衍,人數也不斷增加,付出的費用自然每隔一代成倍增長。
仁宗、英宗年間僅僅用於養宗室成員的固定開銷每年達八十四萬貫,這個數量與每年遼、西夏歲幣的總額差不多,這還不算平日裡宗室成員婚喪嫁娶等賞賜的費用。
冗官、冗兵、冗費帶給大宋的是積貧、積弱,大宋經濟繁榮遠超漢唐明清是沒錯。
可惜,經濟增長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政府開銷的增長。
這個時候大宋是一個貧窮的富國。
經濟發達,政府財政虧空。
宋仁宗改革嘗試
宋仁宗前期是太後劉娥垂簾聽政,仁宗皇帝不掌握實權。
仁宗親政後面對三冗造成的積貧積弱,當然也想銳意進取,進行改革。
他將范仲淹、富弼調回中樞,進入權力核心。
范仲淹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副宰相》,主導改革相關事宜;富弼被任命為樞密副使,協助范仲淹開展改革。
又提拔歐陽修、餘靖、王素和蔡襄為諫官,參與改革。
史稱『慶歷新政』。
改革派提出改革綱領,即《答手詔條陳十事》,包含10條改革措施,分別是:
1、明黜陟: 即嚴明官吏升降制度—— 官員升降從看資歷升遷改為看政績升遷;
2、抑僥幸:即限制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徑——即限制大官的恩蔭特權,防止他們的子弟快速升官擔任國家要職。
3、精貢舉:改革科舉考試內容,把原來進士科隻註重詩賦改為重策論,把明經科只要求度死背儒家經書的詞句改為要求闡述經書的意義和道理。
這樣更能培養實用的人才。
4、擇長官:朝廷派出得力的人往各路檢查地方政績,獎勵答能員,罷免不才;選派地方官要通過認真地推薦和審查,以防止冗濫。
5、均公田:即均職田,是北宋地方官的定額收入之一,但分配往往高低不均。
范仲淹提出朝廷均衡一下官員的職田收入,督責他們廉節為政;
6、厚農桑,即重視農業生產。
要求各級政府,興修水利,大興農利,並制定一套獎勵人民、考核官員的制度長期實行。
7、修武備,即整治軍備。
范仲淹建議在京城附近地區招募強壯男丁,充作京畿衛士,用來輔助正規軍。
寓兵於農,實施這一制度,可以節省軍費。
京師的這種制度如果成功了,再由各地仿照執行。
8、減徭役:官僚地主階級隱田很多,大宋又不限制土地兼並,造成大宋戶口數減少,這樣人們賦稅更加的繁重。
范仲淹提出戶口太少的縣裁減為鎮,可以合並的部門統一為一個部門,裁剪多餘的吏員、雜役回去農村。
這樣不但減少朝廷開支,又增加了農業勞動力。
9、覃恩信:賞罰分明。
恩威並施。
加強凝聚力。
10、重命令:要嚴肅對待和慎重發佈朝廷號令。
慶歷新政希望通過『整頓吏治、以農為本』來使國家走向富強。
在范仲淹的主導下,官場風氣為之一新。
然而,古今中外所有的改革,都會損害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1045年2月,隨著范仲淹頒發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被廢除,范仲淹、富弼、韓琦等改革派的主要官員被趕出京城,一年多的慶歷新政宣告結束。
從領導慶歷新政上看,面臨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宋仁宗並沒有體現出應有的領導能力,導致改革半途而廢。
主要表現在:
- 仁宗對變法的困難準備不足,沒有做好應有準備的情況下,就啟用范仲淹進行改革。
- 宋仁宗缺乏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
在關鍵時刻、面臨困難時刻,沒有堅定站在改革派一邊。
而是被群臣所支配。
結語
北宋出現冗兵、冗官、冗費導致積貧積弱的問題來自於北宋的制度,並不是宋仁宗親政之後出現的,但宋仁宗在親政後主導的慶歷新政卻僅僅十幾個月就半途而廢也體現了宋仁宗並沒有表現出歷代明君雄圖大略的治國能力,致使改革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