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三國
1.
《三國演義》第四回,董卓廢掉少帝,改立陳留王為帝,也就是漢獻帝。
董卓為相國,大權在握,他的女婿兼謀士李儒勸他起用當代名流,以收人望,並推薦名士蔡邕。
董卓就征召蔡邕入朝,蔡邕開始不願意,董卓生氣了,就派人對蔡邕說,不來,就滅了你的族。
蔡邕害怕,隻好前來。
董卓非常高興,任命蔡邕為侍中,對他非常好。
蔡邕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漢末著名的文學家,《三國志》裡沒有他的傳記,《後漢書》有傳。
但在民間的認識當中,他的形象和歷史上的真實形象相差甚遠。
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
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
這是宋朝陸遊的詩《小舟遊近村舍舟步歸》,寫的是一個盲人說書的情景,詩中的『蔡中郎』指的就是蔡邕。
在民間故事和戲曲當中,蔡邕的形象被大大地歪曲了。
從金院本雜居《蔡伯喈》,到元末高明的南戲《琵琶記》,都是如此,尤其是宋代戲文《趙貞女蔡二郎》。
其情節大致是說蔡二郎應舉,考中了狀元,他貪戀功名利祿,拋棄雙親和妻子,入贅相府。
其妻趙貞女在饑荒之年,獨立支撐門戶,贍養公婆,竭盡孝道。
公婆死後,她以羅裙包土,修築墳塋,然後身背琵琶,上京尋夫。
可是蔡二郎不僅不肯相認,竟還放馬踩踹,致使天神震怒。
最後,蔡二郎被暴雷轟死。
這裡的蔡二郎就是蔡邕。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蔡邕是什麼樣的呢?
蔡邕字伯喈,陳留《今河南陳留》人。
《後漢書》記載,他為人極為孝順,母親臥病三年,他衣不解帶,若不是冬夏節令變換,連衣服都不換,最多曾經七十多天沒有上床睡覺。
母親去世後,在墳墓旁邊搭建草廬守孝,所有行動都遵照禮法。
他和叔父堂弟住在一起,他們家三代沒分過財產,鄉親們都贊嘆不已。
蔡邕少時就博學多才,拜太傅胡廣為師,喜歡辭賦、數術、天文,精通音樂和書法。
漢桓帝時,宦官徐璜等人專權,聽說蔡邕善於彈琴,便讓皇帝下詔陳留太守督促蔡邕去京師。
蔡邕不得已,隻好上路,走到偃師《今河南偃師》,詐稱有病,中途返回。
建寧三年《170年》,他被司徒橋玄征召,後來在朝中任議郎。
蔡邕認為儒家經籍年代久遠,由於俗儒穿鑿附會,文字錯誤甚多,於是奏請校正這些經文。
皇帝下詔允許後,蔡邕親自書寫碑文,命令工匠鐫刻,立於太學門外。
這些石碑一共四十六塊,被稱為《熹平石經》。
據說石經立起來後,每天觀看及摹寫人坐的車,有一千多輛,把街道都塞滿了。
漢靈帝時,災異出現,吏民驚憂。
蔡邕多次進言,認為天災人禍與官吏有密切關系,而解決的辦法,隻有革除吏制的弊端,懲治不法官吏,選擇賢良任用,意即解決宦官專權、婦人幹政等問題。
靈帝看了奏章而嘆息,宦官曹節在後偷看,並泄露了出去,一些仇家便伺機報復。
蔡邕和司徒劉邰有矛盾,他的叔叔蔡質和將作大匠楊球也有矛盾。
楊球是中常侍程璜的女婿。
程璜就派人誣告蔡邕、蔡質,說他們多次以私事『請托』於劉邰,劉邰不答應,蔡邕懷恨在心,便企圖中傷他。
靈帝讓尚書召蔡邕詰問,蔡邕上書陳述並沒有這種事情,但還是被關進了牢獄,被劾為『仇怨奉公,議害大臣』,定了『大不敬』之罪,判了死刑。
案件報告給皇帝。
中常侍呂強覺得蔡邕無罪,替他說情,靈帝也想起以往的奏章,下詔『減一等,與家屬徙朔方,不得以赦令除』,即流放朔方而且不能被赦免。
楊球收買刺客,想在路上追殺蔡邕。
但刺客被蔡邕的忠義所感動,不肯下手。
楊球又賄賂其部主想毒死蔡邕,受賄者反而告誡蔡邕要嚴加防范。
因此,蔡邕幸免於難,後來徙居於五原安陽縣。
第二年,趕上了大赦天下,靈帝改變了詔令,寬宥了蔡邕,讓他還歸本郡。
2.
中平六年《189 年》,靈帝去世,董卓掌握了大權,想借蔡邕的名氣鞏固地位,就征召他入朝。
和小說裡寫的一樣,蔡邕不得已,最終隻能應征來到京城。
見到董卓後,蔡邕『甚見敬重』,短時間內多次升官,《後漢書》說他『三日之間,周歷三臺』。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任命蔡邕為左中郎將《所以後人稱他為蔡中郎》,隨獻帝遷都長安,封為高陽鄉侯。
蔡邕曾多次向董卓進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董卓的權力欲望。
蔡邕雖然很受董卓器重,也想借此提出有益時政的建議,但董卓剛愎自用,並不能起到作用。
蔡邕曾對從弟蔡谷說:『董公性剛而遂非,終難濟也』表示想脫離董卓。
但沒等他離開董卓,董卓就被殺了。
董卓被殺時,蔡邕和司徒王允在一起,他不由得嘆息了一聲,變了臉色。
王允勃然大怒,斥責他說:『董卓乃國之大賊,你受其私遇而忘大節,豈不是一路貨色』就下令將蔡邕交給廷尉治罪。
這和《演義》的描寫不同,小說裡說他爬在董卓的屍體上大哭,被王允下獄縊死。
蔡邕表示願意接受處罰,希望能夠保全性命得以『繼成漢史』。
眾官都為他說情,太尉馬日磾也勸王允,王允說:『當初漢武帝不殺司馬遷,使得誹謗之書,流於後世。
如今國家衰亂,不能讓奸臣執筆在幼主身邊。
既沒有好處,又使我們蒙受非議』
士大夫們聽說蔡邕死在獄中,無不流涕。
人們感嘆說蔡邕依附董卓固然不該,但王允也做得有點過分了。
蔡邕善彈琴,還會制作琴。
他逃難於吳地時,聽到有個人燒桐木做飯的火燒木頭聲,知道是塊做琴的良木,就以那塊桐木制琴,果然發出美妙的聲音,而琴尾還是燒焦的,所以當時人稱為『焦尾琴』。
還有一次,他在家鄉時,應鄰人之請去喝酒,到達時聽到屏後有琴聲,仔細一聽,覺得琴音有『殺心』,便返回了家。
主人得知蔡邕到了門口又離開,便追問何故。
蔡邕說了原因,眾人覺得奇怪。
彈琴者說:『我彈琴時,看見螳螂撲向鳴蟬,蟬將要離去還沒飛起來,螳螂隨著它一進一退。
我內心很緊張,隻擔心螳螂抓不到它。
這可能就把‘殺心’表現在樂聲中了吧?
』蔡邕莞然而笑,說:『這就是了』
蔡邕多才多藝,為人正直,雖然依附董卓,也是出於無奈,因為一聲嘆息丟了性命,已經很可惜了,死後還被民間戲曲醜化,就更加冤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