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兩次山海關戰役:揭露了吳三桂反復無常的本性,連康熙都認同。《網路歷史》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位於長城東端的山海關迎來了它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戰役,當時東亞最強勁的三支軍隊——李自成的大順軍、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和清朝的八旗軍匯集此地並爆發了一場大戰。

戰鬥先在大順軍和關寧鐵騎之間展開,經過一天的鏖戰,李自成的大順軍已經占據了上風,但是就在雙方膠著時,多爾袞率領傾巢而出的八旗軍隊加入戰局,相助落於下風的吳三桂,戰場形勢瞬間逆轉,猝不及防的大順軍陣型大亂,無奈之下李自成隻得宣佈撤兵,放棄了山海關。

山海關戰役

山海關意義重大,一座背山臨海的關卡扼住了關外和關內的交通。

關內的政權,無論是明朝還是大順朝,只要守住了山海關,就守住了最後的底線,將關外的侵擾勢力排除在外;關外的清軍想要進入關內,山海關是最為快捷的通道,但是終明朝一代,清軍從來沒有能夠從山海關破關而入,而一旦破關而入,清軍八旗將毫無阻礙,橫掃天下。

所以,山海關戰役的成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乃至東亞之後數百年的歷史,李自成勝則關內為漢人統治,多爾袞勝則清朝入關一統天下。

山海關

但是關於這一場影響中國數百年歷史的戰役,三百多年來世人卻有著眾多的誤解,本文將借助吳三桂在山海關戰役中的表現為大家一一澄清,希望能夠給大家展示一段更加真實的歷史。

吳三桂並非山海關總兵,入關是受崇禎皇帝指令

關於吳三桂的第一個誤解就是很多人都認為吳三桂是山海關總兵,因為他將山海關獻給了清軍,引清軍入關,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山海關是吳三桂的防區,否則他怎麼能夠將山海關獻給清軍呢?

其實,大錯特錯。

崇禎末年的山海關總兵並非吳三桂,而是另有其人,根據《山海關志·官職志》的記載,當時的山海關總兵是高第,下轄兵員一萬餘人。

而吳三桂則擔任更加重要的官職——遼東總兵,他的轄區在山海關之外,他率領著當時明軍僅存的精銳——關寧鐵騎,崇禎末年,吳三桂正堅守在山海關外寧遠城的抗清第一線。

但是隨著關內農民軍的不斷發展,也牽動了遠在關外的吳三桂的命運。

吳三桂劇照

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稱帝、建立大順朝,之後更是率領大軍東征北京,一路之上勢如破竹,崇禎皇帝知道關內的明軍已經不可能抵擋得住大順軍,便動了調動遼東總兵吳三桂入關勤王的心思。

但是,吳三桂肩負著守衛關外國土的重任,一旦回防,關外土地必將被清軍所占,但是崇禎皇帝卻並不想背這個鍋。

於是,矛盾的崇禎皇帝表示隻是抽調吳三桂率領五千精兵前往山西『助剿』,而關外『餘兵尚多』,言外之意,調動吳三桂入關並非主動『棄地』。

另一方面,他希望內閣和相關的大臣們能夠承擔這個責任,崇禎皇帝對大臣們說道:『此等重大軍機應行與否,原應先生們主持擔任,未可推諉延緩誤事』但是大臣們都知道,一旦吳三桂率精兵入關,關外剩餘的士卒絕對不是清軍主力的對手,失地是遲早的事情,而且他們深知崇禎皇帝生性涼薄,殺大臣如麻,所以他們都不願贊同崇禎皇帝的建議,甚至在奏疏中明確提出『一寸河山一寸金』、堅決反對『棄地』。

崇禎皇帝像

無奈之下,崇禎皇帝隻好自行決策召吳三桂入關勤王,為了掩蓋自己的意圖,他對外如是說:『《召吳三桂入關》收守關之效,成蕩寇之功,雖屬下冊,誠亦不得已之思』但是,這個命令在執行時又遭到了內閣首輔陳演的拖延,因為他害怕將來崇禎皇帝秋後算賬,就這樣一直拖到三月初。

三月初四,大順軍三路大軍分別從北、中、南接近京城,崇禎皇帝下令封吳三桂為平西伯,並統兵入衛京師。

但是還沒有等到吳三桂到達京城,三月十九日崇禎皇帝便在北京上吊自盡,調吳三桂入京的『勤王』計劃宣告徹底失敗。

吳三桂降而復叛導致兩次山海關戰役,第一次往往被忽視

三月上旬,吳三桂奉崇禎皇帝詔書率遼東明軍《大約四萬餘人》以及近十萬關外漢民陸續入關,並在山海關與山海關總兵高第的一萬餘兵力合並,密切關注關內的形勢變化。

根據《平寇志》記載,三月十五日大順軍抵達居庸關,守將唐通投降李自成,之後李自成便令唐通率所部兵馬以及財物前去山海關招降吳三桂和高第,『唐通亦遺三桂書,盛誇新主禮賢,啖以父子封侯』。

三月二十四日,已經接受招降的吳三桂和高第則率部前往北京覲見新主,山海關的防務則由唐通代表大順政權接管。

但是,事情在數日之後卻發生了變故,也導致了第一次山海關戰役的爆發。

當吳三桂率領大軍行進到河北玉田縣時,吳三桂一改之前歸順大順朝的態度,決定率部返回山海關。

至於吳三桂回師山海關的原因,主要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百姓們喜聞樂見的——大順軍將領劉宗敏搶走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這種說法見諸《平寇志》、《庭聞錄》等民間記載,最終甚至連《明史》都予以采錄。

而《甲申傳信錄》等記載則持另一種說法:『三桂統師入關,至永平西沙河驛,聞其父為賊刑掠且甚,三桂怒,遂從沙河驛縱兵大掠而東』不管是哪種原因,總之因為李自成未能保證吳三桂的利益、或者未能使其確信投降後利益將不遭受損失,吳三桂選擇了背叛李自成,並攻占山海關作為其對抗李自成的資本。

基於上述考慮,吳三桂從關內向山海關發起進攻,唐通猝不及防,而且關城防守一般都是對外,對內無險可守,於是山海關被吳三桂占領。

正因如此,才有了之後的第二次山海關戰役。

當李自成知道吳三桂復叛的消息後,便於四月十三日親率軍隊前往山海關平叛,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的大順軍抵達山海關,當天便爆發了大順軍與吳三桂部之間的第二次山海關戰役。

大順軍與吳三桂部鏖戰一晝夜,第二天清軍加入戰局,打破了僵局,李自成大敗。

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山海關戰役,其意義也頗為深遠,在本文開頭即已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李自成

康熙帝認為吳三桂反復無常是一種政治需要

很多人都隻知道一次山海關戰役,而如此會使人產生一種錯覺,認為吳三桂入關是在崇禎皇帝被李自成逼死之後,而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是為了報『君父之仇』,此舉似乎還有值得同情之處。

但是,如果大家知道歷史上發生過兩次山海關戰役、而且吳三桂都是主角,那麼對於吳三桂占領山海關以及引清軍入關的動機都會產生懷疑。

而清楚地了解到了吳三桂在山海關戰役前後的動向,便使得我們對吳三桂的形象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吳三桂所做的一切,並非出自『為君父報仇』的公心,他並沒有至始至終地保持對明朝的效忠,康熙皇帝曾明確評價吳三桂:『逆賊吳三桂值明季闖賊之變,委身從賊,尋以父死賊手,窮竄來歸』其中『委身從賊』四個字明確無誤地說明了吳三桂曾經投降過李自成。

而吳三桂此後的引清兵入關隻不過是為了追逐個人名利,便不顧民族大義,其對李自成的降而復叛,足以證明其是個反復無常之人。

參考文獻:《山海關志·官職志》、《平寇志》、《甲申傳信錄》、《山海關戰役前夕的吳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