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作死』的名將有很多,但論作死的程度,還要屬藍玉。《網路歷史》

一般來說,古之名將大致有三種結局,一種是在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從而得以善終;另一種是功高震主卻不知收斂,遭君王猜忌而死;還有一種,那就是被自己『作死』的。

歷史上的韓信、周亞夫、藍玉、袁崇煥、年羹堯及張靈甫等人,有的功高震主,有的堪稱一代名將,但他們最後都難得善終,且都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這些『作死』的名將雖然死因各不相同,但論『作死』的程度和水平,還要屬明初的名將藍玉,甚至他的死法及造成的嚴重後果,也不是其他名將可以相比的。

藍玉作為明初的名將,人生最高光的時刻是在捕魚兒海一役中大破北元,從此名震天下,其聲名可與漢朝的冠軍侯霍去病封狼居胥相比。

然而,比較奇怪的是像藍玉這樣的古代著名人物,翻查歷史資料時,你會發現他的出生年月一欄居然是不詳,也就是不知道他的具體出生時間?

不過,我們可以從他之後的履歷及身邊人來推算。

藍玉發跡之前雖然微不足道,但他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姐夫常遇春,而常遇春的夫人藍氏就是藍玉的姐姐。

常遇春與藍氏的長子常茂出生於1356年,按照古代女子15、16歲年紀出嫁計算,藍氏應該是1340年左右生人,而作為弟弟的藍玉則大概在1340—1345年之間出生;

藍玉剛從軍的時候,因年紀小隻是在姐夫的帳下效力,擔任過管軍鎮撫、千戶及指揮使等低級軍官。

開平王常遇春是1369年病逝的,那麼藍玉極有可能是1365年左右從軍的,按照年紀藍玉剛好20歲出頭,1368年明朝建立的時候,藍玉因其資歷淺和軍功少,隻是一名中低級軍官。

可藍玉是幸運的,他有一個名震天下的好姐夫常遇春,常遇春作為朱元璋身邊僅次於徐達的大將,提攜小舅子是不遺餘力,曾多次在朱元璋面前誇獎藍玉,再加上藍玉自己也很爭氣,屢戰積功,很快作為年輕一輩將領的代表進入了皇帝朱元璋的視線。

1369年,藍玉的姐夫,北伐中原的一代名將常遇春在開平軍中暴卒,年僅四十歲。

而此時20多歲的藍玉才剛剛在軍中嶄露頭角,似乎一下子就失去了依靠。

然而僅僅過了兩年,轉機就出現了。

1371年,也就是洪武四年,開平王常遇春的長女常氏被冊封為皇太子妃,嫁給了太子朱標,常氏是藍玉的外甥女,因此作為長輩的藍玉自然也成了太子朱標的舅父,一下子成了皇親國戚,藍玉特殊的身份、地位使他被朝中一些人所重視。

本來藍玉就是朱元璋看中的年輕將領,再加上又有了與太子朱標的親戚關系,因此在明朝建立後的對外征戰中,朱元璋都有意讓藍玉隨征,以培養和磨礪他。

從洪武四年《1371年》起至洪武十二年《1379年》,八年間藍玉以副將或先鋒官的官職,先後隨傅友德、徐達、沐英等大將南征北戰,立下了很多戰功,同時在統軍作戰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個人能力也得到了很大地提升。

也是在1379年,多次立下戰功的藍玉被朱元璋封為永昌侯,俸祿二千五百石,爵位世襲罔替。

此時距離洪武三年,即1370年大封功臣那年雖然已經過了九年,但對於才30多歲的藍玉來說,已經是朝中年輕一代將領中的翹楚,備受矚目。

洪武十四年《1381年》,藍玉以左副將軍的官階,隨同征南將軍傅友德、右副將軍沐英率領30萬明軍,向西南征討雲南,此戰藍玉指揮東路軍一部先是兵不血刃拿下昆明,消滅了盤踞雲南的殘元勢力,接著又攻占大理,擒獲元廷平章達裡麻,而元朝鎮守雲南的梁王也在逃亡途中死去,至此雲南全部平定。

戰後朝廷論功行賞,藍玉功勞最大,在原來兩千五百石俸祿的基礎上又加俸祿五百石,且藍玉之女被冊封為蜀王朱椿的王妃,能成為藩王的嶽父,皇帝朱元璋對藍玉的恩寵不言而喻。

洪武二十年《1387年》,藍玉又以征虜左副將軍的身份隨大將軍馮勝北征元太尉納哈出,此戰擒殺元廷平章果來及其兒子不蘭奚,同時生擒納哈出,北元軍隊大都歸順明軍。

其後征討期間,因大將軍馮盛獲罪於朱元璋,朝廷命副將軍藍玉總管前線軍事,並被拜為征虜大將軍,屯兵駐守薊州以防范蒙古軍隊的入侵騷擾。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大將軍藍玉統帥15萬王師征討北元,這是藍玉第一次獨當一面統帥大軍出塞作戰。

大軍出大寧一路深入漠北,直達捕魚兒海《今貝爾湖》附近,然而尷尬的是卻始終找不到敵軍蹤跡,於是藍玉想引兵返回。

隨軍出征的定遠侯王弼卻勸道,我們率領十多萬大軍深入漠北,卻一無所獲,如果就這樣班師回朝,回去如何向皇上交代,依皇上的脾氣,你我都難逃處罰。

藍玉一聽,深以為然,於是下令軍隊穴地而居,不見煙火,乘夜沿著捕魚兒海繼續尋找敵軍,最終在海東北八十餘裡處發現敵營。

藍玉命王弼為先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逼近敵營,此時敵人以為明軍後勤糧草缺乏,不敢深入,所以對明軍的突襲未加防備,再加上剛好遇到大風揚起沙塵,就算大白天什麼也看不清,這正好為明軍突然發動進攻提供了有利條件。

等到明軍騎兵沖到敵營前,元軍才大驚失色倉促應戰,此戰元軍大敗,元太尉蠻子等被殺,其部眾走投無路全部投降,僅有元主與太子天保奴等數十騎在混戰中逃走,藍玉派精銳騎兵追擊,但未能追上。

捕魚兒海一役除了斬殺元太尉蠻子等元軍將領,還俘獲了元主次子地保奴、妃嬪、公主以下百餘人,同時追獲吳王朵兒隻、代王達裡麻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人、男女七萬七千餘人,以及寶璽、符敕、金銀印信等物品,馬、駝、牛、羊達十五萬餘頭,並焚毀其甲仗蓄積無數,基本摧毀了北元的職官體系,從此北元名存實亡。

明軍大勝的捷報傳至京師,皇帝朱元璋大喜,立馬頒賜詔書獎勵慰勞前線將領和軍隊,將大將軍藍玉比作漢武帝時的衛青和唐太宗時期的李靖,對其贊賞不已。

藍玉班師回朝後,以其捕魚兒海中大破北元的功勞,被朱元璋封為涼國公,一躍成為洪武朝僅有的幾位國公之一,繼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馮勝及傅友德等之後的名將,而隨著捕魚兒海戰果在朝廷民間的流傳,藍玉更是名震天下。

之後數年,藍玉又相繼平定西南貴州南蠻、土司,西北祁者孫、哈昝及月魯帖木兒等叛亂,征戰千裡十分辛苦,是洪武朝後期朝廷征伐夷狄、鎮壓反叛的主要將領。

藍玉之所以深受重用,一方面隨著常遇春、李文忠、徐達等開國名將的相繼去世,才40多歲正當年富力強的藍玉,成為朝中新興將領的代表人物;另一方面受『胡惟庸案』的牽連,很多開國功臣被朱元璋所殺,導致軍中能打仗的將領缺乏,能征善戰的藍玉自然走上了前臺;最後藍玉是太子妃的舅父,和太子朱標的關系很親密,朱元璋也一直把他當作太子武人集團班底在培養。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戰功顯赫的一代名將、涼國公藍玉以謀反罪被殺,本人剝皮實草,並抄家滅三族,同時究其黨羽,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員,牽連致死者約一萬五千人,史稱『藍玉案』

明明立下捕魚兒海這樣的大功,又深受皇帝朱元璋的器重,被當作太子朱標的武人集團班底,為何會突然遭到誅殺?

圍爐觀史隻能說性格決定命運,藍玉的死和他驕橫跋扈的性格有很大關系,是他不斷肆意妄為把自己活活『作死』的。

自從常遇春、李文忠及徐達死後,藍玉多次統領大軍南征北戰,立下了很多功勞,朱元璋對他十分看重,加官晉爵優禮有加。

然而藍玉不同於勇猛善戰但耿直的姐夫常遇春,也不同於謹慎低調的李文忠和徐達,仗著自己的功勞和太子妃舅父的身份,日漸恣意驕橫。

在封地、家鄉蓄養了很多家奴,依仗藍玉的權勢橫行霸道,欺壓良善魚肉鄉民;同時藍玉還把部下大量百戶以上的年輕軍官收為義子,據說有上千人,他們個個姓藍,隻知道效忠藍玉,而不知有皇上,雖然能打仗但也作惡多端。

朱元璋一聽說藍玉畜養這麼多義子,還有意無意敲打過他,但藍玉並沒有放在心上。

不久,藍玉因強占東昌民田而被禦史查問,藍玉大怒,居然直接將朝廷派來的禦史趕走了。

禦史雖不是欽差,但代表了朝廷,自然也間接代表了皇帝,藍玉擅自趕走查案的禦史,就是藐視朝廷及皇帝的威嚴,他的跋扈不法可見一斑。

如果說縱容家奴、義子為惡,趕走查案的禦史還算小事的話,那麼接下來的兩件事對藍玉來說幾乎是致命的:

1388年,大將軍藍玉在捕魚兒海中大破北元,班師回朝的途中夜裡抵達喜峰關,因守關的官吏沒能及時開門接納,藍玉竟然不管不顧命令軍隊直接攻打,破門而入。

說實話,藍玉率領軍隊攻打自家城池,這樣的行為不僅瘋狂,如果真要追究起來形同造反,朱元璋得知此事後很不高興,且明顯表現在臉上。

除了縱兵毀關,藍玉還擅自污辱並霸占了元主的妃子,致使元妃羞愧自殺,朱元璋聞聽後狠狠責罵了藍玉一番。

一般來說,被俘獲的敵國妃嬪,需要押送回京進獻給皇帝,歷來被當作皇帝的女人,然而藍玉以臣子身份奸污元妃,相當於給朱元璋戴了一頂綠帽子。

你說藍玉膽子大不大,敢跟皇帝爭女人,簡直是作死。

然而朱元璋非尋常皇帝,認為藍玉此時還有大用,可以繼續為朝廷打仗,於是就忍了這口氣,沒有問罪藍玉,但心裡不爽是肯定的。

藍玉捕魚兒海一役大破北元,朱元璋本來挺高興的,想要封藍玉為梁國公,錦繡高梁的『梁』,及國家棟梁的『梁』,但想起藍玉所犯的過失,於是便將『梁』字改為了『涼』字,並把他的過失刻在了世襲的鐵券上,還私下對人說藍玉讓自己很心涼。

面對皇帝明顯的不滿,藍玉不知改過且毫不收斂,繼續在作死的路上狂奔。

一次在侍奉皇上酒宴時口出狂言,說大明軍中將校的官職升降進退都由他說了算,這不是把控軍隊,把國家軍隊當作私人的了嗎?

而且還當著皇帝、百官的面說出來,雖然有酒後失言的可能,但那股囂張氣焰怎麼也掩蓋不住,不是還有酒後吐真言的說法嗎?

朱元璋面子上過不去,當下大怒,狠狠責備了藍玉。

還有一次,藍玉西征回朝後,被皇帝封為太子太傅,太子太傅雖然是從一品的虛職,更多地是代表榮譽性質,但作為太子的老師,地位崇高,不是一般大臣可以被授予的。

若是其他大臣被封為此官職,早就喜出望外,感激涕零了,因為在古代封建社會,做多大官也不如做帝王師榮耀啊,而太子就是未來的皇帝。

可藍玉卻不願位居宋、潁兩公之下,說:『我難道不能做太師嗎!』宋、穎兩公指的是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他們二人都比藍玉先封國公,且都為太子太師,位在藍玉的太子太傅之上,藍玉認為他的功勞在馮勝及傅友德之上,應該被封為太師。

藍玉真敢想,竟然妄想成為皇上的老師,也不看自己有沒有那個資格,明太祖朱元璋作為大明的開國皇帝,怎麼可能將『太師』一職輕易授予臣子。

在這之前,也隻有徐達、李善長及常遇春三人被封為『三師』,其中徐達是太傅,李善長是太師,而常遇春是太保。

藍玉論功績和資歷,不要說和文臣武將並列第一的徐達、李善長相比,連他的姐夫開平王常遇春都比不上,自然不可能獲封太師一職。

有官員將藍玉抱怨官職低一事,上奏給了皇帝朱元璋,皇帝雖然很不滿,可藍玉是留給太子朱標的擎天保駕之臣,因此沒有發作藍玉,而是選擇一忍再忍,然而,隨著一個人的突然病逝,朱元璋決定不再忍了。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做了二十五年太子,年僅38歲的太子朱標不幸因病去世。

到了次年,也就是1393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同謀的人中有景川侯曹震、鶴壽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王弼、東莞伯何榮及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最終藍玉被剝皮實草,並抄家滅三族。

而受『藍玉案』的株連,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員,被殺者約一萬五千人。

前面朱元璋對藍玉的作死行為一忍再忍,為何太子朱標一死,他就迫不及待地處死了藍玉呢?

太子朱標在世時,仁慈寬厚,不但受到滿朝文武大臣的一致支持和擁戴,在諸藩王的面前也很有威望,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充分信任他,磨礪他,讓他參與朝中一切軍國大事的決斷。

總之,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太子朱標就是最合格也是最完美的大明帝國繼承人。

為此朱元璋可以忍受藍玉的多次囂張跋扈、作死行為,因為他是太子朱標的人,不但和朱標關系親密且忠心耿耿,而太子朱標也能降服他,不至於讓他失去控制,而朱元璋也一直提拔、培養並敲打藍玉,使藍玉成為朱標的武人集團班底。

可是隨著朱標的去世,新冊封的皇太孫朱允炆年少稚嫩,和藍玉的關系一般般《朱允炆的生母是呂氏,而非常氏》,再加上以藍玉為首的武將勛貴驕橫難制,為了給皇太孫朱允炆的將來鋪路,明太祖朱元璋毫不留情一手炮制了『藍玉案』,將本來剩餘不多的開國功臣幾乎一網打盡,而屢次作死、把柄一大堆的藍玉成了最好的借口和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