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網路歷史》

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去世,贏政繼秦王位,時年13歲,八年後,在蘄年宮舉行加冕禮,正式開始執掌國政。

此後,嬴政變法革新、獎勵耕戰、選賢任能、富國強兵,秦國的力量得到了快速發展。

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躊躇滿志的秦王嬴政率領大秦軍隊,經過10年的征戰,先後消滅了韓、趙、魏、楚、燕、齊等諸侯國,平定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

此後,為了進一步增強國力,嬴政頒佈了一系列改革政策,這對於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統一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嬴政決定改一改歷來的帝王稱號,他認為自己功績斐然,無人能及,『王』這個詞已經不足以用來稱呼自己,於是他詔令文武百官一起為自己想一個合適的稱呼。

命令下達以後,很多博古通今的大臣就坐在一起共同商議,究竟給秦王起一個怎樣的稱呼好呢?

經過商議,大臣們對秦王說:『以前五帝的時候,所統治的面積也就方圓幾千裡,周邊的少數部落也隻是暫時地服從而已。

現在您令天下歸一,這一偉大的功績是前無古人的,就連三皇五帝也無法與您媲美啊。

所以我們覺得您應該尊稱自己為’泰皇,自稱為朕是最好的。

您下達命令的時候,命令可命名為詔,皇帝的印信專門用玉做成,叫作玉璽,而且隻有皇帝的印信才能叫作璽;皇帝的妻子稱’皇後’,父親稱太上皇’,母親稱皇太後’』秦王嬴政聽完以後,思考了一下說:『我的功績已經大過三皇五帝,因此應該采用古帝的稱號,稱為皇帝。

我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個皇帝,所以應該稱為始皇帝’,在我之後的皇帝應該被稱為二世、三世,直到千秋萬代』就這樣,秦始皇嬴政成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

確定了『始皇帝』的稱號之後,嬴政開始大刀闊斧地實行改革,他首先設立了三公九卿的制度。

所謂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禦史大夫。

而九卿的職位則排列在三公之下,分別是奉常、郎中令、衛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

雖名為九卿,但是具體官員數目上卻不止九個,這些官員分別掌管了國家的不同行政事務。

九卿直接受到三公的領導,而三公則直接聽命於皇帝。

同時在地方實行郡縣制,代替夏、商、周時代的分封制。

為了保持國家穩定,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秦始皇下令將原來六國的首都和各自修造的長城拆毀,然後統一修建抵禦北面匈奴的長城,西起隴西的臨洮,東到遼東,直到今天,萬裡長城還是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偉大工程。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下令『書同文』,以簡化秦文『小篆』作為標準字體,廢除了其他各種異體文字。

此外,秦始皇還統一了貨幣和度量衡。

所使用的是圓形方孔的銅錢,象征著為人外圓內方的完美品性。

每個銅錢上面都鑄有『半兩』的字樣,俗稱『秦半兩』。

經過這一系列的改革,秦朝在政治、經濟、文字、貨幣等方面有了自己統一的體制,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王朝就此誕生。

因此後人把秦始皇尊稱為『千古第一帝』,功績永載史冊,而秦朝也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的開端,具有裡程碑一樣的重要意義。

不過,由於秦始皇實行的法律過於嚴苛殘酷,引起了士人的不滿,開始有大臣公開指責郡縣制,企圖說服秦始皇恢復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度,這樣國家才能更加安穩,天下才會太平。

於是秦始皇便以此為題與大臣們展開討論,丞相李斯覺得國家之所以會出現動蕩,源於各種儒學和私學的存在,所以一已加入書架私學。

他建議秦始皇把除了《秦記》以外的歷史書籍統統焚毀,除秦博士官所藏的《詩》《書》,以及醫藥、占卜、種樹的書以外,其他的書都不要保留。

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建議,下令全國進行焚書。

對於『焚書』這件事,百姓和士人怨憤異常,民間議論紛紛、罵聲不斷,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禦史抓捕了460多人,一同押到驪山的山谷中,全部活埋,被後人稱為『坑儒』。

可以說『焚書坑儒』是中國文化的一次大災難,它和當時嚴酷的法律一樣,都是秦朝暴政的集中體現。

從另一個層面而言,秦始皇是第一個在真正意義上一統天下的人,也是皇帝稱號的發明者。

他在位期間,國家的發展達到了空前的速度。

但同時,秦始皇實行嚴酷的法律,焚書坑儒,又大興土木、勞民傷財,搞得民不聊生。

其結果就是:秦始皇去世一年之後,陳勝、吳廣就在大澤鄉揭竿起義,貧苦百姓群起響應。

秦王朝僅存15個春秋,就土崩瓦解、灰飛煙滅。

秦始皇銅車馬縱觀秦始皇的一生,他的功績不可泯滅,但同時他所犯的一些錯誤,也值得後世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