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從康熙和張廷玉的這段對話進行深挖。《網路歷史》

今天,咱們繼續深挖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細節。

管理學上有句話,叫作:『細節決定成敗』。

這句話用在電視劇的創作上,也是同樣適用。

尤其是《雍正王朝》電視劇,充分證明了一部優秀的影視劇作如果將細節處理發揮到極致的話,會呈現出怎樣令觀眾叫絕的效果。

話說《百官行述》被胤禛同著太子和其他阿哥的面,一把火焚毀後,氣急敗壞的八阿哥暗中派管家將胤禛的貼身心腹高福拉下水,進而從高福手中得到了太子寫給任伯安的那封信。

狂喜不已的八阿哥,智商卻並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意外收獲』所降低。

他深知這封信將是扳倒太子最有力的證據,但是正如鄔先生曾經說過的那樣,誰在這個時候扳倒太子,誰將不容於天下、不容於康熙。

所以,他不懷好意地把上報這封信的任務推給了十四阿哥。

十四阿哥雖然臉上寫滿了不情願,卻不敢違拗八阿哥的命令,沒怎麼含糊,直接把那封燙手的信寄給了康熙。

康熙在收到這封信後,經過和張廷玉一合計,終於下決心要二度廢掉太子。

不過,為了保證事情辦得周全,康熙命令張廷玉做了一些部署。

這第一項部署,就是給四阿哥胤禛發一道密旨,讓他『即刻召見隆科多,嚴密註視太子一黨的一切動向』

注意看,當張廷玉聽聞康熙的第一封密旨是讓他下達給胤禛,很快進行了一個反問,想要再確認一下,難道康熙當真是要讓胤禛去操辦這一切。

因為眾人皆知胤禛向來是太子的人,讓胤禛去負責處理廢黜太子的事務,是否妥當?

很顯然張廷玉一時間並沒有想明白康熙的心思。

康熙看到張廷玉怔了一下,也看明白了張廷玉的疑惑點在哪裡。

不過康熙並沒有過多解釋,隻是再次以非常肯定的語氣告知張廷玉,確實是胤禛。

聰明人向來不用過多解釋。

有了康熙的再次肯定後,智商在線的張廷玉便不再說什麼,而是毫不遲疑地按照康熙的意思起草這道密旨。

因為就在這轉瞬間,張廷玉已經完全明白康熙安排胤禛主要負責處置廢黜太子這項絕密任務的深刻用意:

一、從康熙個人情感來看,他之所以這樣安排,是想給太子保留最後一絲體面。

關於這點,我們應該很容易理解,胤礽曾經是康熙最為疼愛的皇子。

三十多年來,康熙在胤礽身上傾註了太多的心血和期望。

無論太子是多麼利令智昏、荒誕不經,康熙還是希望給胤礽一個比較體面的下場。

如果我們對比康熙傳達的第二道密旨:安排掌管兵部的十四阿哥嚴密監視太子的部下,可以看出康熙就算已經下定決心想要再次廢除胤礽,依舊不希望看到胤礽因為再度被廢而遭受一些不必要的折磨。

胤禛曾經是太子的人,在經辦這項事務過程中,必然不會給太子過多難堪。

如果這些事務全部交給十四阿哥或者八爺黨的其他成員處理的話,恐怕太子的下場不會好到哪裡。

二、進一步觀察胤禛是否卷入胤礽和任伯安之間的勾當。

試想,胤礽是為了得到《百官行述》才會和任伯安有勾結,而《百官行述》卻是被胤禛所焚毀。

胤礽和任伯安這等蟊賊有勾結固然應該被廢,但是胤禛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康熙並不是十分清楚。

雖然年羹堯已經向他匯報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他也確信年羹堯會跟他講實話。

但是實話並不代表實情。

康熙還是想通過其他渠道,來確認胤禛是否為了扳倒太子而『包藏禍心』。

如果胤禛在《百官行述》風波中有一己私心的話,那麼在他處置太子胤礽的過程中,必然紙包不住火,會暴露出來。

三、進一步觀察胤禛是否有人君之氣度

同樣道理,如果胤禛的表現如同當初大阿哥在『熱河兵變之夜』那般,飛揚浮躁、上躥下跳,自以為儲君之位唾手可得,甚至不惜對太子欲除之而後快,那麼胤禛還是會被康熙排除出太子人選。

四、從長遠來看,康熙之所以安排胤禛來處置胤礽的廢黜事宜,實則也是以胤礽的黯然收場給胤禛上一堂生動的課,提醒胤禛要收斂鋒芒、懂得自律,不要狂妄自大。

其用意和後來胤禛繼位成為雍正皇帝後,安排李衛親自去處死年羹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而張廷玉在猜透康熙這些用意的同時,恐怕也已經更進一步確認:

胤禛已然是康熙心中所默認的皇位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