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瞻深得其父諸葛亮的真傳,為什麼打不過鄧艾?《網路歷史》

蜀漢丞相諸葛亮,人稱臥龍先生,一生運籌帷幄,決戰千裡之外,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謀略家。

諸葛亮在被請出隆中前,娶荊襄名士黃承彥醜女為妻,後來生有一子,取名諸葛瞻。

諸葛瞻從小被諸葛亮教導,應該頗得其父真傳。

諸葛瞻出生時,諸葛亮時年四十七歲。

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所謂第六次出祁山是也。

他見兒子日益懂事,很興奮,臨行與兄諸葛瑾寫了一封家書:『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從小看到老,知子莫若父。

諸葛瞻早慧,即早熟,如溫室裡面成長的花朵,諸葛瞻可能會帶有一些優越感。

所謂滿招損,意思是自己自滿於已取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這點在往後的日子裡面可以看到。

蜀後主劉禪,把女兒嫁給了諸葛瞻,招其為駙馬,於是諸葛瞻就與關羽次子關興、費禕兒子費恭三個同為連襟。

蜀漢後期政治關系網嚴密,高層彼此多聯姻。

諸葛瞻此後官運亨通,二十年裡,連連晉升,到蜀漢亡國的那年,官至行都護衛將軍平尚書事,地位僅在大將軍薑維之下,而在有半個世紀軍齡的左車騎將軍張翼、右車騎將軍廖化和鎮軍大將軍宗預等元老宿將之上;他一沒有好看的政績,更是遑論軍功,所以老臣們看不上眼。

當他主持朝政時,鎮軍大將軍宗預拒絕前去拜訪。

鄧艾軍偷渡陰平的消息傳來,主持朝政的諸葛瞻親自帶兵出征。

《三國演義》說他兩次勝魏兵,非也,實乃兩次大敗。

諸葛瞻從來沒有上過戰場,因而當北上達到涪城時,面對已經進入江油的鄧艾軍隊不知所措。

誠然,諸葛瞻缺乏軍事實踐,難辨成敗利鈍,不爭取時機,扼守險要,卻駐紮在涪城平坦之地,以致前鋒失利後,退紮綿竹,使敵軍長驅而入,自己處處挨打,他犯下玩寇的低級錯誤。

這時他才稍有醒悟,可是遲了。

蜀漢軍在綿竹再敗,『自元帥以下並受斬戮,伏屍蔽地,血流丹野』《《漢晉春秋》》。

後來鄧艾為誇耀功績,在綿竹將戰死的雙方將士一並埋葬,築臺以為景觀。

綿竹之敗,把成都儲存的兵力全都丟光了。

其實諸葛瞻在當時的局勢上,是占有優勢的。

諸葛瞻主要帶領的是成都周圍的守備力量,人數遠多於鄧艾,但精銳程度不夠。

且巴東蜀軍正在趕往救援成都,可以說鄧艾久戰必敗。

另外諸葛瞻的實戰經驗確實是有所不足,如果問他為什麼失敗的原因,那可能隻有一個,就是太年輕了。

諸葛瞻在戰役兩個階段各犯了一個錯誤。

第一階段涪城之戰,他高估了自己軍隊的人數,急於決戰而導致前鋒被滅。

第二階段綿竹關。

他受不了鄧艾『若降者必表為瑯琊王』的激將,又棄險不守出城決戰,經過苦戰全軍覆沒。

連激將法都沒能控制住自己,確實是太年輕,軍事上的能力積累還是看實戰啊。

最後,諸葛瞻雖然戰死了,但是蜀軍主力尚存。

可是這對於蜀國來說,『諸葛家族』的不敗神話被打破,從此蜀國的軍民意志進入低迷狀態。

無能的劉禪最終也是選擇了投降,可以說諸葛瞻是蜀國亡國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