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秦朝滅亡,很多人將其歸咎於秦朝的暴政。
秦朝以法家治國,嚴苛厲律令百姓苦不堪言。
特別是秦始皇駕崩後,趙高與胡亥沆瀣一氣,將國家推入毀滅的邊緣。
最終『天下苦秦久矣』,百姓們紛紛揭竿而起,秦朝被淹沒在農民起義的大潮中。
基於這個前提,有人提出疑問。
如果當初是扶蘇繼承大秦的帝位,那麼劉邦項羽他們還有機會嗎?
當然有機會,隻是成功的可能性會低一些。
有機會是因為秦朝的症結不是換個人就能解決的,即使沒有秦二世、沒有大澤鄉起義,沒有陳勝吳廣。
也會有張勝趙廣揭竿而起,農民起義無法避免。
為什麼這麼說?
當初秦朝在統一的過程中和統一後,其實對民眾的傷害是巨大的,無論是戰爭還是後期修築長城和秦直道,都給國家和民眾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還有『書同文,車同軌』,以及統一貨幣和度量衡這些東西,都對當時的社會帶來了極大的沖擊。
這些秦朝的新政策是不被當時的社會所認可,眾所周知,秦國的法制是相當嚴厲的,所謂的暴政,酷吏在秦所統治的地方及其普遍,雖說秦朝統一文化,貨幣和度量衡,對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但是就當時而言是不認可的
或許從歷史長遠角度來看,這些是好的。
但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一切都顯得有些操之過急,顯然亂世之後的休養生息才是實現國家長久發展的更好辦法。
而且六國剛滅,民眾對故國的懷念極其嚴重,同時各地都有所謂的亡國者在傳播故國的好,在企圖復國,就算扶蘇有能力並非短期內能扭轉整個局面的。
然而秦朝在一統後沒有真正的修養生息,長年的戰亂和瘟疫爆發都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流亡和饑餓都是家常便飯,這些社會情況下,不是單單一個扶蘇能解決的,也許會在扶蘇繼位後有所改變,但人民的積怨已經根深蒂固了,農民起義的爆發是必然因素。
換句話講,秦國自商鞅變法後,以法立國,以軍功授爵。
像陳勝、吳廣和劉邦,都是因為嚴苛的刑法沒有退路才選擇造反的。
而秦統一六國後,雖然統一了文字、度量衡等,但對待山東六國並沒有從文化層面真正接納、認可、融合六國的文化。
所以,六國人並不認為自己是秦國人,而認為自己是亡國奴。
一旦法律逼得沒活路,那造反就是必然。
陳勝所說的『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就是當時底層百姓內心最真實的呼聲。
扶蘇上臺後,如果能一改秦國嚴苛的法治節奏,與民休息,是有可能緩解民怨的。
但諸如項羽這樣的六國殘餘尚在,六國原有貴族並沒有完全被剿滅,國仇家恨無法避免。
比如後來反秦勢力中有『齊國田氏,韓王信《不是韓信》楚國的項氏一族等等。
他們根本不會考慮扶蘇推行的是不是仁政,他們想要的隻是恢復自己的權益。
他們這群人該如何處理?
所以,起義造反,很難避免。
其次,還有一個矛盾,就是秦朝自身內部。
秦國原本自身就有一大幫傳統貴族,他們與後面那些憑借軍功的新興貴族之間,一直是在爭權奪利。
為了能夠把這對矛盾掩蓋下去,按照商鞅的軍功制度,就必須要持續不斷地發動戰爭。
這在和平時期,矛盾就會激化,扶蘇也根本無力解決。
也許他繼位,能夠使王朝多延續一段時間,但滅亡的命運,是從帝國建立之初就埋下的。
當然了,話說回來,歷史在有必然性的同時,也充滿著偶然。
扶蘇這個人所帶來的蝴蝶效應未必不會帶來改變。
在扶蘇相對溫和寬厚的政策下,秦末的群雄或許就不會紛紛起兵。
面對扶蘇的善意,原六國貴族與秦朝政府合作的機會自然也會大大增加,作為楚國名將之後,項羽在穩定的局勢當中,應該會去到北方邊疆征討匈奴,而劉邦應該會從亭長一職開始,逐漸提升,成為地方要員。
而不會發生現實中由於秦二世及趙高的暴政,所激發的大規模起義。
不過,這其實隻是一個美好的理想狀態,關於扶蘇是否真的就如同歷史記載的那般,有待存疑。
畢竟真的歷史是勝利者寫的,可以這麼說秦朝的歷史大量來自於漢朝史書,漢作為秦後世的王朝,貶低前朝是必然的,不突出前朝的不好,或秦二世的暴政,如何表現出當朝的好。
而且在古代篡位是一個極其讓人不齒的行為,貶低胡亥抬高扶蘇也是歷史的必然,至於扶蘇這個人真的怎樣,後世也無法真正的了解,但作為秦始皇這麼偉大的一個帝王,在一直推行法治和暴政的政治下,他選出來的接班人也不會心慈手軟到什麼地步。
那麼起義造反還是會有可能爆發。
當然了,換人之後,至於會不會還有劉邦項羽的楚漢之爭那就不得而知了。
雖然他們很可能會在起義大潮中扮演主要角色,但是沒有秦二世的暴虐和趙高的亂政。
扶蘇和蒙家兄弟治理下的秦朝實力無疑會更強大。
其實在秦始皇倒下的時候,秦朝國力還是非常的強盛,開國簡單守國難,而恰好,扶蘇就是有著這種君主能力的人,給他機會繼位,秦朝很快就能打造成鐵桶一塊。
別說項羽劉邦了,就連後來的陳勝吳廣都不會有,他們的打的就是扶蘇名號,側面說明了扶蘇在秦朝大臣和民眾心中的地位。
要知道,當初一個章邯帶著十萬囚徒軍就打得起義軍哭爹喊娘。
當時的大秦軍隊在實力上依然占據優勢,隻可惜巨鹿之戰,項羽開了掛。
那麼若是當時主將不是王離章邯,而是蒙恬,結果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