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孫權在劉備和曹丕死後才稱帝?《網路歷史》

真正意義上的三國是從曹丕代漢建魏,登基稱帝開始的,也就是公元220年,這一年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曹操當年坐擁整個北方,稱魏王,加九錫,挾天子以令諸侯,他距離皇帝隻是差一個名號而已,但是他始終沒有稱帝,他把皇帝的位置交給了自己的兒子曹丕。

曹公子在父親打下的基礎上建立魏國,成為三國第一個皇帝。

身在成都的劉備聽聞漢室已亡,仰天大哭,對不起漢室社稷,對不起劉氏祖宗,自此發誓與曹賊勢不兩立。

次年,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國號為漢,史稱蜀漢。

此時的天下是三足鼎立,北方的曹丕,川蜀的劉備,江東的孫權。

曹丕在稱帝之後,劉備緊跟著就稱帝了,但是孫權卻一直遲遲沒動,難道他不想稱帝嗎?

一晃時間過去了九年了,公元229年孫權才稱帝,國號為吳。

此時的魏國皇帝不是曹丕了,而是他的兒子曹睿;蜀國的皇帝不是劉備了,而是他的兒子劉禪。

劉備和曹丕已經死了很多年,魏、蜀兩國的第二代皇帝都已經當了很多年,孫權這才不緊不慢的稱帝。

單從孫權稱帝時間來看的話,他給人的感覺是他不想當皇帝,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孫權真的對皇帝不感興趣嗎?

其實不是。

孫權之所以遲遲沒有稱帝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沒有稱帝的資本和條件。

曹丕稱帝的原因是漢獻帝把皇位禪讓給人家了,他的皇位合法性是非常的強,名正言順,絲毫找不出破綻。

劉備稱帝的原因是人家是皇叔,目標是振興漢室,並且劉備的國號還是漢。

孫權呢?

要身份沒有身份,要皇帝沒有皇帝,怎麼稱帝。

因此,孫權一直在等,等一個合適的機會稱帝。

除了這些外在的條件之外,孫權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實力不強,不能與魏和蜀爭鋒,萬一他貿然稱帝,他們兩國聯合起來攻打孫權該怎麼辦。

孫權此時處於一種觀望的狀態,讓他們兩人先鬥,誰贏了就投靠誰,並且暗中發展自己的實力,以備以後稱帝之用。

魏蜀兩國打了幾年,也沒有分出勝負,此時的孫權已經有了稱帝的資本,於是便稱帝了。

盡管曹睿和劉禪可能不高興,但是卻拿孫權沒有辦法。

曹操當年說過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他這句話早已經預言孫權不簡單,通過孫權稱帝這件事來看,確實如曹操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