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綰是劉邦最信任的人,名列八大諸侯,卻最終背叛了劉邦。《網路歷史》

盧綰和劉邦的交情是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因為在劉邦出生那天,盧綰也是同日出生。

恰逢兩家又是街坊鄉鄰,本就是熟人老友,所以兩個孩子的關系被天然的拉近。

此後,劉邦和盧綰從小一起長大。

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史記》

有趣的是,偏偏這盧綰和劉邦也對脾氣,打小就認劉邦當老大,跟在劉邦後面當小弟。

眾所周知,劉邦此人,少年時不學無術,喜好結交江湖豪傑,所以沒少惹事兒,經常就是吃了官司或者結了仇家,四處奔逃,連家都回不了,可是盧綰從來都是不離不棄。

就連後來劉邦因為私放囚犯被通緝,不得不到芒碭山落草為寇,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生活。

盧綰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拋妻棄子,跟著劉邦上山當土匪去了。

高祖為佈衣時,有吏事辟匿,盧綰常隨出入上下——《史記》

這份兒情誼,可是沛縣其他兄弟沒有的,曹參蕭何雖是劉邦好友,但也愛惜羽毛,顧忌前程,沒有跟著劉邦一起廝混。

至於最聽話的樊噲,那更多的是因為他老婆是呂雉的妹妹,跟劉邦有著一層親戚關系。

所以,在劉邦心裡,沛縣跟著他一起起兵造反的兄弟們,盧綰是他最信得過的。

所以,打從沛縣起兵開始,盧綰就是沛公身邊地位最高的人物。

也許他的能力不是最強的,但卻是劉邦最信任的,這就好比夏侯惇,雖然戰績一般,但卻一直是曹魏集團的二把手。

比如,劉邦當漢王入漢中的時候,盧綰不僅僅是領兵的將軍,還擔任著侍中的職位,也就是劉邦身邊的近臣,負責起居傳話的。

這時的劉邦隻允許兩個人不用通報進入到他的臥室當中,一個就是劉邦的弟弟劉交,另一個就是盧綰。

『出入臥內,衣被飲食賞賜,群臣莫敢望』——《史記》

不誇張的講,當時盧綰地位之高,就連蕭何、曹參等人,見到盧綰,也要客客氣氣的。

雖蕭曹等,特以事見禮,至其親幸,莫及盧綰。

——《史記》

而在之後的楚漢爭霸過程中,盧綰被封為太尉,官位其實還要高過韓信這個大將軍一頭。

他憑借的既不是功勞也不是能力,隻有劉邦對他的信任。

更厲害的是,盧綰還被封為長安侯,換句話講,長安就是他的封地。

但是,後來漢朝的都城被定在了長安,盧綰就不得不把他的封地給讓出來。

而劉邦對此多有愧疚,所以一直想要補償盧綰。

正好後面遇上了燕王臧荼謀反,劉邦將其鎮壓之後,便將臧荼的王位和封地給了盧綰,算是對他的一個補償。

當然,這裡補償盧綰隻是一方面的原因,更多的還是給予當時沛縣出來的各位老鄉們一個態度。

因為在盧綰之前,西漢開國的八位異姓諸侯王裡面,沒有一個是從沛縣出來的。

正所謂所謂『茍富貴,勿相忘』,如此對待老鄉們,劉邦心中有愧。

那麼給盧綰封王,也算是表明自己還是想著老鄉們的,這也算是安大家的心。

當然,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盧綰和劉邦關系更加親密,雖然沛縣出身的其他骨幹跟劉邦的關系也好,但與盧綰和劉邦的關系沒法比。

也正是因為有這個前提,所以劉邦才會賞賜盧綰超出常規和預期的待遇。

隻是,劉邦雖然這樣厚待盧綰,但依然免不了君臣之別後的猜忌懷疑,隨著異姓諸侯王一個個的敗亡,盧綰心裡越來越沒有底氣。

他信得過劉邦,但信不過呂後。

同時盧綰自作聰明,故意放過叛將陳豨,想要養寇自重,以此來保全自己,結果事情敗露,遭到劉邦責備。

陳豨事件之後,盧綰心中愈發沒有底氣,出於自保,他和匈奴人走得越來越近。

最終劉邦忍無可忍,派兵征討,盧綰也正式投靠了匈奴。

自此,兄弟倆,分道揚鑣。

但是劉邦還是念及舊情,他保留了盧綰的府邸,希望有朝一日,盧綰能回來向他認錯。

可惜,直到劉邦駕崩,盧綰也沒有回來。

不過在盧綰去世之後,盧綰妻子兒女從匈奴那裡逃回了漢朝,被呂後安排在盧綰府邸居住。

而在漢景帝時期,盧綰的孫子也以匈奴東胡王的身份回歸漢朝,並被封為亞谷侯。

由此可見,劉邦一家,對於盧綰一家,真的算是仁至義盡了。

他盧綰沒有跟錯人。

《參考資料:《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