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一年攻下50座城,此人靠一張嘴就收70座城,卻被韓信給害死。《網路歷史》

《孫子兵法·謀攻篇》曾經提到:『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在孫武看來,如果能夠不戰屈人之兵,動用謀略取勝,那才是上上策。

很顯然,這句話不無道理。

秦末漢初著名的軍事家韓信,有著『國士無雙』的評價,彭城之戰劉邦兵敗之後,韓信率領大軍,先後滅除魏國、代國和趙國,攻克下50多座城池,這可以說是韓信最為輝煌的戰績了。

然而有一個謀士,卻足以讓韓信嫉妒不已,他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一天之內就收獲了70座城池,此人便是酈食其。

人到中年的酈食其,一直沒有混出什麼名堂,他早年隻在陳留當一個小小的門吏,酈食其曾經投靠過多個人,但是因為他孤傲不遜,自恃其才的性格,也往往得不到重用。

劉邦來到高陽之後,才將其收下,在劉邦還未曾發展壯大的時候,酈食其主動請命,勸說陳留的縣令歸順劉邦。

酈食其也被授予了廣野君的封號。

從此之後,他成為了劉邦門下最為重要的說客,遊走在諸侯之間,說服他們和劉邦聯合起來,對付項羽。

公元前204年的秋天,項羽攻打劉邦,攻克了滎陽城,此時的淮陰侯韓信正在準備於東方攻打齊國,齊國作為楚漢之外最強大的勢力之一,劉邦始終對於能否拿下這塊硬骨頭是充滿疑慮的,這時候酈食其再次站了出來對劉邦說:『今田廣據千裡之齊,田間將二十萬之眾,足下雖遣數十萬師,未可以歲月破也。

臣請得奉明詔說齊王,使為漢而稱東籓』劉邦答應了酈食其作為說客勸齊王田廣來投降的請求。

因此,劉邦命令韓信在敖倉按兵不動,同時派遣酈食其前往齊國,齊王對於劉邦,同樣是忌憚不已,因此以隆重的禮節招待了酈食其。

等到酈食其見到田廣,便說道:『王知天下之所歸乎?

』田廣回答:『不知道』。

酈食其說:『歸向漢王劉邦。

若是您知道天下人心的歸向,那麼齊國就可以保全下來,若是不知道天下人心歸向的話,那麼齊國就不可能保全了』《王知天下之所歸,則齊國可得而有也;若不知天下之所歸,即齊國未可得保也。》

接著,酈食其詳細說明了漢王劉邦的威名,以及項羽的背信棄義,並且勸說他在兩者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齊王聽聞了這番話,非常高興,決定向劉邦歸降,並且派人去送去投降書,就這樣,齊國70座城池,在酈食其的遊說之下,全部屬於漢國。

齊王對於漢軍,也不再防備,撤出了邊境的兵守戰備,他留下酈食其,整天和其飲酒作樂。

然而齊王投降的消息傳到了邊關,韓信聽說卻十分的不爽,我準備這麼久,難道因為酈食其就不打了嗎?

這個時候,范陽的辯士蒯通也趁機在一旁煽風點火:『將軍奉詔攻打齊國,而漢王隻不過派密使說服齊國歸順,難道有詔令叫您停止進攻嗎?

況且酈生不過是個說客,憑三寸之舌就降服齊國七十多個城邑,將軍統帥幾萬人馬,一年多時間才攻占趙五十多個城邑,一個將軍反倒不如一個儒生的功勞嗎?

』《將軍將數萬眾,歲馀乃下趙五十馀,為將數歲,反不如一豎儒之功乎?

韓信聽說後認為十分有道理,於是繼續發動了軍隊越過平原,偷襲齊國,齊王沒有等來漢王冊封的使節,出現的卻是氣勢洶洶的漢軍,他氣憤不已,感覺受到了欺騙,認為是酈食其弄的鬼,因此田廣抓住酈食其說到:『如果你能阻止漢軍進攻的話,我讓你活著,若不然的話,我就要烹殺了你!』然而酈食其也是個不服軟的人,他說:『幹大事者不拘小節,有大德的人也不怕別人責備。

我不會替你再去遊說韓信!』齊王聽說之後更是大怒,幹脆就直接將酈食其烹殺。

可以說酈食其是直接死於了韓信之手,劉備在分封列候功臣的時候,十分想念這名昔日的下屬,在酈食其死後,雖然韓信擊敗了齊王軍隊和前來援救楚將龍且率領的援軍,但是漢軍原本是沒必要大動幹戈地,白白浪費了不少精力和人力。

韓信不聽軍令,擅自行動,這自然被劉邦看在眼中,也就為他後來被遇害而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