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
中國歷史上,凡是新君繼位,底下都會更換一批班底。
凡是能做到幾朝元老的,那都是保守派。
而被拿來立威的則是改革派。
春秋戰國,亂世梟雄,直至秦國橫掃六合,平靜宇內,天下才一統,秦國的強大多歸功於變法,法家商鞅,變法助秦孝公壯大秦國。
可秦孝公死後,商鞅卻被新君秦惠文王處死,顯然就是這個道理?
商鞅年輕時習刑名法術之學科,後侍奉當時魏國國相公叔痤,公叔痤賞識商鞅的才華,於病重時,向魏惠王舉薦了他。
同時和魏惠王言及不用必殺之言,而魏惠王確認為他是因為病入膏肓的語無倫次,不以采納,後商鞅於秦國變法,使得秦國空前絕後的強大,為以後掃平六國奠定了基礎,以《墾草令》為序幕展開了變法。
商鞅的變法固然使得秦國強大起來,同時也觸犯了一部分朝內人物的利益,為人嫉妒,所謂功高震主也是如此。
首先他的軍功改革,直接讓貴族們的鐵飯碗兒丟了,大家對其肯定是恨之入骨。
但是之前有秦孝公保他,大家無可奈何。
但是秦孝公死後,這事情可就麻煩了。
新上位的秦惠王遠沒有秦孝公的權威,他不僅壓不住這些老貴族,還得要依靠他們。
所以,他保不了商鞅。
所以商鞅之死,算得上是政治犧牲。
對於秦惠文王來說,新王登基,根基不穩,需要甘龍為首的老士族派的擁護,就需要給老士族們一個交代。
當然,秦惠王也不想保護他,本就和商鞅有隙。
商鞅是法家,提倡依法治國,法不容情,對王公貴族一樣視之。
當時還是太子的嬴駟好死不死的觸犯了禁令,按律要處以刑罰。
但是考慮到太子時未來的國君,身體是國家的,不好上刑,萬一搞壞了,是國家的損失。
於是就以老師教導不利為由,對嬴駟老師公子虔施以墨刑,割掉了他的鼻子。
這讓嬴駟很是不爽。
當然,公子虔更是恨之骨,新主上任後,便想要借此機會除掉他,對於老師的復仇,嬴駟也是很支持。
當時商鞅欲回魏國,卻被魏王拒在邊境,被迫回來的封邑商。
欲發動邑兵攻打鄭縣,奈何秦國之強不是區區邑兵可以憾動的,所以兵敗如山倒,死於陣前,而後屍身被帶回咸陽,車裂於眾人之前,而後被株連九族。
其實看得出來,商鞅面對的幾乎就是一個死局。
雖然他的變法使得秦國強大,但他不得不死。
秦惠文王深知變法的好處,所以肯定會維持變法。
但商鞅必須死。
於公,商鞅不死,新王會一直活在商鞅的陰影下,新王需要立威,需要自己能成為整個大秦的那根軸,加之老士族派對於變法的憎恨,新王支持變法,必定會引起老士族派的憤恨,此事變法已成,商鞅已完成他的變法使命,所以初登大位的秦惠文王必須殺商鞅以平老士族派的憤怒,緩和與老士族派的關系。
商鞅必須死。
於私,秦惠文王當太子時,因為觸犯新法,導致太子太傅被割鼻子。
最後就是:商鞅必須死,變法維持不變。
商鞅最成功的地方是遇明主成就了自己,最失敗的是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卻不懂得明哲保身之道,功高震主,最後發動邑兵謀反更是自尋死路,雖是被迫,但無論怎樣,犯上謀逆都是最為君上所不容,是故落得車裂之刑,九族盡誅之禍。
值得一提的是,商鞅雖死,但其變法成果卻並未被君主推翻,依舊沿用。
這也是秦惠文王殺他的一個重要原因,『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經過二十年的變法,商鞅之法已經深入人心,即使商鞅死了也不會開倒車,所以商鞅也就失去了利用的價值。
此時不死,更待何時?
浪費國家糧食嗎?
其實縱觀戰國時期的變法,只要換了領導人,變法者都沒有好下場,比如吳起為魏國立下很多功勞,結果後來隻能出走到楚國,吳起在楚國的變法使得楚國變得強大,然而楚國換屆的時候,吳起被射死在先王的屍體上。
其實對於秦惠文王來說,他這步殺棋是最劃算的。
殺商鞅,平了宗族仇怨。
安撫了老士族,同時又可以保新法再無阻攔。
很多國家也變法,但往往前代去世,法就跟著亡了。
而惠文王在這一點上的做法堪稱完美。
所以,事實上商鞅的死,其實可以看做是變法的一種延續。
當然了,從古至今,商鞅有功卻被殺其實對許多能人志士觸動太大,都摸頸後望生畏,不敢有所作為,怕後路被堵死,做事留一手,或者講究人情世故,使得很多創新性的東西無法完整展現,甚至於養成關系為主,制度為輔的社會模式。
影響不可謂不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