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三國之中,曹劉孫三家,唯有孫權是守成之君。
東吳這份兒家業他是從父兄手中接過來的。
然而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他的父親孫堅被武烈皇帝,母親為武烈皇後,哥哥孫策卻隻追封了個長沙桓王。
『 追封父破虜將軍堅為武烈皇帝,母吳氏為武烈皇後,兄討逆將軍策為長沙桓王』——《三國志》
有人會說孫權此舉實在過於小氣,江東大部分是由孫策打下來的,如若孫策不早早離世,孫權是沒有機會做上皇帝。
那麼孫權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
這個其實很正常,孫策畢竟還有兒子,追封孫策為帝,他的後代該如何自處?
如果孫策沒有後代,那封他個帝號也沒什麼關系。
你比如司馬懿他們家,司馬師死後,傳位於司馬昭,而司馬炎繼位後將伯父和父親都追封為帝。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司馬師沒有子嗣,唯一的兒子司馬攸還是司馬昭過繼給他的,所以便不存在後代爭位這樣的情況。
所以最關鍵的原因就是這個名分問題涉及到權力,而在權力面前,親情得靠邊站。
孫策的政治身份尷尬,封孫策為帝,吳國政局必定會受到影響。
要知道九五至尊,天子之位,無數人都會覬覦,特別是孫策得後代子孫們。
孫策打下的天下,他們卻不能繼承,你讓他們怎麼想?
估計心裡都不舒服,但是沒辦法,他們在名分上確實沒有資格,因為孫策隻是長沙桓王,其子孫隻能是諸侯,而不能是皇族。
這裡簡單講就是兩個問題:其一,追封孫策為帝便等於是默認了『兄終弟繼』的合法性。
倘若孫權過世,皇位的繼承人應該是孫權的兩個弟弟,還是孫權的兒子?
其二,若追封孫策為帝,孫策的子孫是否有繼承皇位的合法權?
孫權晚年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爭儲,孫權不得已,處死魯王孫霸,廢掉太子孫和,改立幼子孫亮。
如果中間出現孫策的兒子加入太子之位的爭奪,這無疑對東吳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
此外要知道當時的江東四大士族依然握有實權,這些人的後代都在朝中擔任著重要的職位,架空孫權不能說很簡單,但這是有可能的,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的道理誰都懂。
而孫策的後代顯然就是他們搞事情的一個大籌碼,孫權顯然不想給這些人這個機會。
所以孫權若追封孫策為帝,必然造成一個極為麻煩的政治隱患,而這一系列的政治問題都需要謹慎的考量。
因此,為了避免『繼承權』出現問題,導致禍起蕭墻,孫權必須放下兄弟之情以大局為重。
其實話說回來,即使是不考慮孫權『家天下』的私心,不追封孫策為帝,也是說得過去的。
因為孫策有立業之功,卻無治國之勞。
眾所周知,東吳基業基本就是孫堅、孫策和孫權這三父子弄出來的。
其中在創建家業的過程中,孫堅和孫策無疑是功勞最大者。
首先孫堅,鎮壓黃巾軍,發展孫家勢力;剿滅區星,獲得朝廷信任;討伐董卓,拯救江山社稷,贏得百姓口碑;依附袁術,雄霸江東數郡。
如果將吳國比作一棟大樓,孫堅便如同吳國的『地基』。
孫堅白手起家,用滿腔熱血和一片丹心在亂世之中不懈的打拼,孫堅聚沙成塔,積裘成衣,一步一步的將曾經贏弱不堪的孫氏家族領導向割據一方的亂世梟雄,孫策是東吳政權的開創者,亦是奠基者,理所當然被追封為武烈帝。
而孫策跳槽袁術,發展各人勢力;突襲廬江,獲得巨額創業資金;力挫江東四大家族,橫掃黃祖,統一江東。
孫策是一個合格的繼任者,他完美的繼承了孫堅的野心,以及百折不撓的韌性。
孫策最大的功勞,便是為吳國構建起了一個大致的發展框架,如果說孫堅是柴,那麼孫策就是一團灼熱的火,二者前赴後繼,點亮了孫氏家族的光明。
但是功勞歸功勞,資格歸資格,追封孫策為帝沒有問題,而沒有被追封為『帝』,那也是說得過去。
畢竟開創者有孫堅就夠了,而孫權在東吳的影響力和作用顯然也是要超過孫策的。
孫權從孫策手中接過大權,一定江東,聯合江東四大家族,消滅反抗孫吳政權的個別勢力;二吞江夏,統萬民、安一方,一子定六郡;三戰赤壁,開創三國鼎立之局面;四守東吳,施仁政、積兵馬、屯糧草,廣納人才。
五挫西蜀、鬥北魏、討伐五溪蠻夷,實現東吳的長治久安。
孫權是保護『火種』的勇士,於亂世之中扛起萬斤重擔,身後是陰霾,身前是山隘,一路走來步步為艱、危險重重,隻因逃不開一世雄主的命運,如果說孫堅是地基,孫策是框架,那孫權就是東吳的一磚一瓦。
所以我說孫策雖然有立業之功,卻無治國之勞。
比起孫堅打天下之功,和孫權坐天下之功來看,孫策更像是一個短暫的過渡期,雖然他的功勞不可磨滅,但決然到不了被追封為帝王的程度,況且孫權稱帝之時,孫策已經過世近三十年,孫策在東吳影響早已經被江東百姓淡忘,因此追封孫策為帝毫無政治利益可言。
總而言之,孫策已死,所以封帝也好,封王也罷,一切都隻不過是孫權籠絡人心的政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