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晉國開始錄用原蜀國名臣的子孫為官。
事情起因於濟陰太守文立的一紙上書。
文立《?
-279年》,字廣休,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
文立少時遊於蜀國太學,兼通群書,專攻《毛詩》《三禮》,師從譙周,與李密、陳壽同窗,因其好學謙謹,同窗間譽其為顏回。
蜀益州刺史費禕聽聞其名,征辟他為州從事,入朝為尚書郎,復辟為大將軍東曹掾,不久遷尚書。
蜀滅後,文立任梁州《治今陜西漢中》別駕從事,魏咸熙元年《264年》,舉秀才,除郎中。
晉泰始二年《266年》,文立拜為濟陰《今山東菏澤》太守,在任期間,政事清明,百姓樂業。
文立上書,建議晉朝廷錄用原蜀國名臣後代,說:『過去流離轉徙到中原地區的蜀地名臣的子孫,應當依據他們的才能分級進用,以慰籍巴、蜀之地的民心,以使吳人對我傾心』
司馬炎即位時,就有招納梁、益二州俊才,以輔佐其業的想法,見了文立的上書,欣然同意。
司馬炎下詔說:『諸葛亮在蜀地竭盡心力,他的兒子諸葛瞻,面臨危難守節而死,他的孫子諸葛京,應根據其才能安排官職』
又下詔說:『蜀將傅僉父子,為他們主人而死。
天下美好的道德是統一的,怎麼能夠因為彼此對立就不同樣看待呢?
傅僉的兒子傅著、傅募,因為是罪犯家屬被沒入官署做雜役,應赦免他們,成為平民』
犍為人程瓊秉性高雅,有很高的德望,歷職各郡縣,政績顯著,侍奉劉備、劉禪父子,可謂兩朝元老,年老後遷為尚書。
蜀國滅亡後,程瓊心灰意冷,棄官歸隱,但名望仍著於益、梁二州。
司馬炎聽說後,得知文立與程瓊有很深的交情,就向文立打聽。
文立回答說:『我極其了解這個人,隻是他年齡將近八十,稟性謙恭退讓,再沒有他當年的心願,所以我沒把他的情況告訴你,向你推薦他』
程瓊聽說了文立的話以後,說:『文立可以稱之為不結黨了,這正是我之所以稱贊他的原因』
晉泰始十年《274年》,司馬炎任命文立為散騎常侍。
散騎常侍官職顯要,常常侍從皇帝,擬典章奏詔令,參與機要,出納王命。
文立起初推辭,司馬炎不許,後遷衛尉,兼梁、益二州大中正,負責人才的選拔。
晉咸寧末年《279年》,文立卒於任上。
司馬炎深知文立素懷蜀漢之情,於是派人送到蜀國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