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韓非是集法家學術大成者,受到秦王嬴政仰慕賞識
韓非出身於戰國末期韓國宗室貴族之家,其思想集商鞅之『法』、申不害之『術』和慎到之『勢』融於一體,成為先秦法家學術集大成者,其觀點為封建王朝君王中央集權提供了理論基礎,故被人尊稱為『韓非子』。
韓非與楚國人李斯曾一同拜儒學宗師思想家荀況《世人尊稱為『荀子』》為師,學習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本事。
韓非因其口齒不利,談吐結巴,便專註於編纂著述,他總結歸納了歷史上列為君主在國家社稷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用自己獨樹一幟的學術觀點編寫了《內儲說》《外儲說》《孤憤》《五蠹》《說林》《說難》等著作廣為流傳於世。
韓非子
韓非的著作流傳至秦國,秦王嬴政品讀之後萬分感慨其才華,說道:『本王若能結識此人,便死而無憾矣!』
秦王蠃政求賢若渴,為了得到韓非,於公元前233年兵發韓國。
因局勢危急,韓王才委派韓非出使秦國求和。
秦王嬴政初見韓非十分歡喜。
便尊韓非為上賓,一起商討天下之事。
因李斯與韓非同是荀況的學生,李斯自感不如韓非才學淵博,如今見秦王嬴政又對韓非倍加賞識,便產生了嫉妒怨恨的念頭。
正是這種卑鄙而又可怕的心理,促使後來李斯上諫秦王誣陷韓非,導致韓非冤死獄中。
2.姚賈秦國斂財,以飽私欲
韓非到秦國沒多久,楚、齊、燕、代四國聯合準備攻打秦國。
秦王嬴政傳召群臣賓客商討應對之策。
秦王說:『現在四國聯合攻打秦國,而秦國財力匱乏,軍士在常年征戰中病殘很多,眾卿有何應對之策?
』眾多群臣賓客面面相覷,束手無策。
此時謀臣姚賈站出對秦王說道:『我願為使,出訪四國,定能挫敗四國聯合之謀,使四國放棄進攻秦國』
秦王聽後甚是喜悅,尊姚賈為上卿,賜賞一千戶,備車乘一百,黃金千斤,並將本人的衣服以及寶劍賜於姚賈,下令其出使四國。
姚賈欣然接受秦王所賜之物,穿王衣佩王劍向秦王辭行,表示定不負秦王所托。
姚賈斂財,得意辭秦王
姚賈騙取秦國大量錢財之後,便借此機會周遊列國,結交列國諸侯王儲,以滿足私欲,在外三年不曾返秦。
3.韓非明察秋毫,識破姚賈騙術,姚賈巧舌如簧,混淆是非
韓非洞察姚賈騙術之後,便見秦王嬴政來揭穿姚賈的騙局,說:『姚賈攜帶秦國大量財寶,南遊吳國楚國,北訪代國燕國,一去三年而不返。
其四國聯合乃各懷鬼胎,貌合心離,共同伐秦之事互相推諉,難有進展。
但是,秦國的大量財寶卻被姚賈揮霍徇私。
姚賈出使列國其目的,乃是斂財營私,假借大王威望到列國結交諸侯王儲,滿足私欲。
望大王謹慎考慮。
且姚賈之父乃是梁國一個守門之人 ,曾因偷盜被告發,逃至趙國又被驅逐。
大王重用一個守門人之子、一個梁國大盜、一個被趙國驅逐的臣子,群臣怎麼會信服呢?
』
韓非一席話,秦王猛然醒悟,便命令兵士將姚賈召回,問責說道:『據說你大肆揮金結交各國諸侯王儲,確有其事?
』姚賈毫不掩飾的答道:『有』秦王憤怒說:『那你還有什麼顏面來見我?
』
姚賈機敏過人,能言善辯,巧舌如簧的辯解說:『魯國曾參孝敬父母,婦孺皆知,天下人都願有這樣的孩子;吳國伍子胥對國君忠誠,眾所周知,天下列國都願得到這樣的臣子;女子若溫柔賢惠,天下人都願娶這樣的女人為妻子。
現今我姚賈忠於大王,您卻不理解。
夏桀曾聽信小人讒言誤殺良將關龍逢,致使夏朝滅亡;商紂王曾聽信小人讒言誤殺忠臣比幹,致使商朝亡國。
如今大王您若聽信小人讒言,那麼您的身邊再無忠臣』
姚賈巧舌如簧,向秦王詭辯其罪
秦王蔑視的又說:『其父不過是守門人,是梁國盜賊,更是被驅逐的臣子』
姚賈答道:『薑太公曾被齊國婦人趕出家門;他曾朝歌賣肉,因其所賣之肉臭不可聞,被百姓戲稱為廢物屠夫;他曾棘津釣魚,魚卻從不咬鉤;他曾想當傭仆賺錢,卻無人用他。
然而周文王慧眼識珠,薑太公才能助其平定天下。
齊國管仲隱居南陽多年,無人問津;甚至他曾被人捆綁押送歸齊,被百姓戲稱魯之免囚。
然而齊桓公獨具慧眼,重用管仲,輔佐其九合諸侯,號令天下。
薑太公、管仲都曾受辱,被天下人恥笑,但明君知人善用,才可輔佐其建立偉業。
對於忠臣良將,明君不會聽小人背後詆毀,而對那些空有名望,沒有尺寸之功的人,明君更不會予以任用封賞,唯有如此,群臣才可竭力盡忠國君,忠心不二』
姚賈一番引經據典,秦王嬴政認為其真誠可信,便聽信其言,重新委用姚賈。
姚賈探聽得知韓非上諫秦王說了他的壞話,從此對韓非產生憤恨之心。
4.李斯體現『小人』之面,誣陷韓非,逼其自盡
李斯見姚賈能說會道,高談雄辯,又嫉恨韓非告發自己,便與姚賈勾結,圖謀陷害韓非。
兩人面奏秦王誣陷韓非說:『韓非乃韓國宗室公子,其心在韓不在秦,養虎為患矣;現今既不能用,又不能放,放乃縱虎歸山,不如依法除之以絕後患』
李斯向秦王進讒,誣陷韓非
秦王嬴政聽後猶豫不決,便下令先將韓非囚禁扣押,準備審問之後再決斷。
但不料李斯趁機給韓非送去毒藥,逼其自殺,韓非無處辯解,欲見秦王,獄吏又不準許,無助之下韓非服藥自盡。
不久之後,秦王後悔,想赦免韓非,但為時已晚。
韓非冤屈入獄,被逼自盡
整理編纂:小二黑以今說古
參考文獻:《史記李斯、韓非列傳》《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