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後宮中的這位楊妃,史書中對其的記載隻有一句話:『恪母,隋煬帝女也』可見楊妃雖然名義上為隋煬帝女,看似出身高貴,然而連生母為誰、排行第幾、封號為何都不知曉。
楊妃沒有公主封號,說明沒有受過正式冊封——隋煬帝登基後便去了洛陽,即使是冊立太子也不過是下詔遣使回長安,更不用說還會特意記得要去冊封一個留在長安的公主了。
也由此可知楊妃的生母身份較低,且並不得寵,隻是一名普通後宮。
而史官在史書中極為同情李恪,盡管完全列舉不出李恪究竟有何才幹和才華,但仍舊對李恪是各種溢美之詞,所以在其傳記裡特別提到『恪母,隋煬帝女也』這一句,就是為了表彰李恪生母身份高貴。
但即便如此也仍隻有隋煬帝女這個頭銜,可見楊妃無論是在隋宮還是唐宮地位都不高——在隋宮裡沒有公主封號、在唐宮裡嬪妃品級低到沒有記載甚或是不值得記載。
同時根據岑仲勉先生的統計,楊廣在位的十四年裡,累計下來在長安待的時間隻有186天,絕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巡幸的路上就是在準備巡幸,所以想來楊公主若是受寵的話,理應同其長姐南陽公主一樣,陪伴在隋煬帝身側遠離長安才是。
可事實卻恰恰相反,依據李恪生於武德二年的情況來看,楊公主應當是武德元年便入了宮。
換言之,李淵在長安甫一登基,楊公主便就此成了秦王府後院的一員,很顯然這位楊公主雖然說起來也是隋煬帝的女兒,卻根本得不到父親的重視和寵愛,所以才會被遺忘在長安,被新建立的李唐王朝順手接收。
何況李淵與楊廣的母親都是獨孤氏,還是親姐妹,獨孤皇後曾對李淵頗為照拂;李淵建立的唐朝至少在名義上是從隋恭帝手上禪讓過來的,結果李淵就這樣將他表弟遺忘在長安的女兒丟給了自己的兒子做妾。
李淵若還算看重這位與自己多少有點血緣關系的前朝公主的話,怎麼說也要將其嫁做正妻而不是小妾——無論是嫁給皇子還是大臣。
而且就算是做妾,也該塞給太子李建成,而不是塞給當時看起來與皇位無緣的秦王李世民。
畢竟人家李建成好歹在武德九年前還是太子的身份,若無意外的話,這位楊公主作為李建成的小妾,等太子登基後怎麼說也能混個五品以上的嬪妃當當,而給親王做妾,最多隻是個五品的孺人。
更何況根據楊廣死於義寧二年三月(618年),李恪卻在李唐武德二年(619年)就出生了的情況來看,楊公主很明顯是在熱孝期間懷的孕,竟然連為親生父親守滿27個月的孝都做不到。
由此可見這位所謂的『隋煬帝女』在李唐王朝的眼中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存在了,更別說還能得到怎樣的禮遇了,若楊公主的身份還算尊貴,又怎會如此被人隨意地打發,甚至連為父親守個孝的機會都沒有。
而楊妃會被如此對待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自古成王敗寇,亡國之君的地位都擺在那兒了,更別說亡國公主了。
想想秦滅六國後,六國『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的淒慘模樣;想想陳朝滅亡後陳後主的幾個親妹妹,樂昌公主被賞給楊素做妾,宣華夫人、弘政夫人被沒入了隋掖庭,還有幾個被賞給了朝中大臣和皇子;再想想宋徽宗的女兒柔福帝姬也是公主,在金朝過的卻是什麼日子,便可知這些亡國公主在新王朝眼裡不過是戰利品一樣的存在。
再看她在後宮中的封號。
唐朝貞觀年間的四夫人封號以貴淑德賢為序,韋貴妃的封號是非常明確的。
另有一位生育了十三皇子李福的楊貴妃,貴妃的封號是死後追封,可見其生前也是正一品的妃位,很有可能封號便是淑妃。
而燕德妃是由賢妃升為德妃的,原因是陰妃之子李祐謀反被誅,陰妃也由此被降為了嬪。
還有一位鄭賢妃,是燕賢妃升為德妃後隨之晉位的。
所以楊妃生前並無妃位,不過是死後才被追封為『妃』,提升了品級。
楊妃於武德二年生吳王李恪,武德八年之後生蜀王李愔——武德年間的皇子皇孫都是按例一歲時冊封,而武德8年時,李世民的兒子中隻有第五子李祐受封,所以第六子李愔最早也是武德八年才出生。
楊妃沒有女兒,因為唐太宗21位公主中只要生母身份較高的,史書或墓志銘才有記載,其餘15位公主的生母因出身低微而不見載。
而楊妃的兩子吳王李恪與蜀王李愔,雖然一直以來由於電視劇的宣傳,很多人誤以為李恪是唐太宗最喜歡的兒子,但就史實而言,論起唐太宗所有兒子中誰的待遇最差,李恪稱第二,沒人能比他更差。
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看史書是如何記載的。
首先,同樣是在《舊唐書》中,對李恪是『太宗常稱其類己』(《唐會要》中記載為『太宗嘗稱其類己』。
可見這裡的常通嘗,意為曾經而不是常常),對太子承乾則是『太宗甚愛之』,而對李泰更是用了『魏王泰寵冠諸王』這樣的說法。
如此一番比照,唐太宗對李恪這位所謂的『愛子』的寵愛,也實在平淡無奇了些。
更何況唐太宗對三位嫡子的愛護在史書上的記載是數不勝數,而對李恪的寵愛甚至無從列舉。
其次,根據史書的記載,李恪最遲貞觀7年便去了封地,而與李恪同齡的李泰不僅不『之國』,唐太宗甚至還想過讓其『入居武德殿』,最後還是被魏征力諫勸止。
李治更是自長孫皇後去世後就一直由唐太宗親自撫養,甚至在被封為太子後,仍讓唐太宗不惜公然違反禮制也要繼續留在身邊,這便導致了褚遂良劉洎等人分別在貞觀18年、20年相繼上疏懇請皇帝不要留太子在身邊一味溺愛,放其回東宮。
而貞觀7年李恪赴任齊州都督時,唐太宗對李恪說:『父子之情,豈不欲常相見耶?
但家國事殊,須出作藩屏』可見讓諸王之藩是因為『家國事殊』,更是為了絕諸皇子的『覬覦之心』。
但這一番冠冕堂皇的話,實際上更適合身為太子同母弟的李泰而不是庶出的李恪,畢竟作為太子同母弟,李泰對儲位的威脅才是最大的。
然而唐太宗在『家國事殊』面前卻出於私心,不僅不讓李泰之藩,甚至還想讓他搬進武德殿居住;李治就更不用說了,唐太宗一直將這個兒子親自帶在身邊撫養,絕口不提之藩的事,貞觀16年甚至幹脆直接讓他上朝參政了,卻偏偏將沒什麼威脅的李恪打發到封地上去。
再者貞觀12年唐太宗給李恪寫的這封信,若隻注意到『汝方違膝下,淒戀何已,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這麼一句,自然會覺得其間是飽含了父子之情,然而此信的題目卻是《誡吳王恪書》。
誡者,告誡、警告之意,齊王李祐在封地上屢屢犯錯時,唐太宗也曾寫信『誥誡之』。
所以這封信也不是什麼訴說離別後的思念之情的,而是唐太宗寫信來警告李恪要老老實實地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再胡作非為了。
而且就在唐太對李恪說『欲遺汝珍玩,恐益驕奢』——以避免李恪變得驕奢為由而不肯多給他財物,結果在面對李承乾與李泰時,唐太宗卻又是截然相反的態度。
唐太宗賞賜李泰時不僅『賜泰物萬段』,每個月給李泰的東西甚至『有逾於皇太子』,對李承乾更是幹脆直接取消了他出用庫物的限制。
最後,便是為很多人所津津樂道的,唐太宗欲立吳王李恪為太子這件事了。
貞觀17年,唐太宗立了李治後過了大半年的時間,又覺得這個小兒子隻有十五歲,一直養在自己的身邊沒有經過什麼歷練,作為帝國未來的繼承人還不夠強大有力,擔憂他無法很好地駕馭朝政,畢竟『國賴長君』。
於是唐太宗便想到了換儲一事,而當時的李恪可以說是唯一適合的人選,因為看看除了李恪之外的其他幾位皇子:
第二子李寬,早夭
第四子李泰,奪嫡被貶
第五子李佑,貞觀十七年謀反被誅
第六子李愔,被唐太宗痛罵為禽獸不如
第七子李惲,好斂財,被有司彈劾
第八子李貞,僅比李治大一歲
第十子李慎,年紀比李治還要小
下面更加年幼的李囂、李簡、李福等人不是早夭,就是年紀太小。
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比李治大了近9歲的李恪,唐太宗還有別的選擇嗎?
唐太宗欲立李恪歸根究底就是因為除了李恪外,別的年長一些的皇子不是因為奪嫡被貶、被殺,就是實在是扶不起的阿鬥,李恪盡管也曾因為踩莊稼和賭博這些小事被連續貶官和削戶過兩次,但除了李恪外,唐太宗已經別無選擇。
不過很顯然,唐太宗欲立李恪這個想法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是一時沖動下的心血來潮之念。
因為如果唐太宗真的考慮清楚了要改立李恪,或者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換儲了,那麼長孫無忌是絕對沒有『密爭之』的機會的,更不可能隻憑他一家之言便一錘定音。
畢竟這天下是姓李的,不是姓長孫的。
貞觀十七年時的長孫無忌雖然位極正一品的司徒,但就唐朝的政府系統而言,司徒位高卻隻是個虛職。
在根本沒有實權的情況下,長孫無忌又如何把持得了朝政?
此時的魏征固然已死,但房玄齡李靖這些大臣仍然健在,唐太宗也正值壯年手握兵權,怎麼可能任由一個既無實權又無兵權的長孫無忌操縱朝政?
何況廢立太子是國家大事不是兒戲,唐太宗若是下定了決心要換太子,肯定會把這件事拿到朝上廷議,再不濟也要找幾個心腹大臣一起來商量商量,就像當初要立李治一樣,『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李績等計議』,而不會隻跟最不可能贊同的長孫無忌一個人商量,甚至被長孫無忌反駁後就此立刻作罷。
而從正史中對改立李恪這件事一筆帶過的記敘來看,很明顯唐太宗隻是一時心血來潮,突然間有了這麼一個想法,然後對長孫無忌露了個口風,長孫無忌反對,唐太宗想明白了自然也就徹底打消這個念頭了。
更不要說什麼長孫無忌反對立李恪是因為他不是自己的外甥,事實上真正介意李恪不是嫡子的並不是長孫無忌,而是唐太宗本人。
畢竟一旦改立庶子出身的李恪,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嫡子的未來就很難有所保證了,這一點唐太宗顯然比長孫無忌更為擔心,因為當初唐太宗立李治的目的就是為了可以保全這三個心愛的兒子:
『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舊唐書·太宗諸子列傳》)
唐太宗改立太子時,一直都是在嫡出的李泰與李治之間搖擺不定,決定立李治也是因為李治性情仁厚,就是做了皇帝也不會對自己的兩個親兄弟不利。
而在這期間,唐太宗自始至終都沒有想到過還有庶出但年長的李恪可以考慮,李恪在唐太宗的心中地位究竟如何可見一斑了。
因為李恪若是在唐太宗的心中還算是有些分量的話,唐太宗在改立太子的時候絕對會首先想到他,而不是等到一切都塵埃落定後又過了大半年的時間,直到貞觀十七年年底諸位皇子回京過年時,才發現原來還有這麼一個庶長子可以考慮,而且還隻是曇花一現的想法。
至於說什麼李恪遠離京城和朝中大臣沒有交情,自然不會有人願意保舉他做太子。
事實上朝中大臣的意願怎樣並不重要,關鍵仍在於唐太宗自己的態度如何。
看看李治就能知道,李治這個太子可謂是唐太宗一手扶持上去的。
為了冊立李治,唐太宗甚至不惜拔劍欲在大臣面前自盡;在正式立了李治為太子後,唐太宗又傾力打造了一個強大可靠的東宮班底以輔佐太子。
『己醜,加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太子太師,司空、梁國公房玄齡太子太傅;特進、宋國公蕭瑀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英國公李績為太子詹事,仍同中書門下三品』(《舊唐書·太宗本紀》)
『又以左衛大將軍李大亮領右衛率,前詹事於志寧、中書侍郎馬周為左庶子,吏部侍郎蘇勖、中書舍人高季輔為右庶子,刑部侍郎張行成為少詹事,諫議大夫褚遂良為賓客』(《資治通鑒》)
同時,唐太宗知道李治一直久居深宮缺少歷練,便開始加強對他處理政務能力的培養,時常把他帶在自己的身邊言傳身教。
『太宗每視朝,常令在側,觀決庶政,或令參議,太宗數稱善』(《舊唐書·高宗本紀》)
『貞觀十八年,太宗謂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則不暇。
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誨諭。
’』(《貞觀政要》)
所以唐太宗若真的有意改立李恪為太子的話,完全可以把改立李治時的舉動照搬過來,而不隻是口頭上提那麼一提,被否決後既不見有過失落後悔的時候,更不曾見對李恪這個改立未果的兒子有什麼內疚之情,甚至欲立李恪未果後沒過兩天,唐太宗就因為李治長子李忠的出生而舉行了盛大的筵席,不僅在宴會上高興地『酒酣起舞』『盡日而罷』,還一反皇孫隻能封郡王的制度,破例將李忠冊封為了親王——完全將李恪的事情拋之腦後。
而反觀劉邦欲立趙王如意失敗後,為戚姬母子的未來安全得不到保障愁得長籲短嘆,甚至『心不樂,悲歌』,不僅特意讓周昌相趙,而且一聽說樊噲要在自己百年之後誅殺戚姬母子,當即下令要陳平等人『即軍中斬噲』,甚至還特地留了封手詔給太子劉盈,要他日後一定要照顧好趙王。
想來李恪若是能在唐太宗的心中占據一席之地的話,又如何會遭此待遇?
至於李恪不能當上皇帝是因為具有前朝血統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李恪的兩朝血統並不是什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事,早在南北朝時就有許多兩朝一脈的皇位繼承人,比如後趙石虎的太子石世,生母就是前趙的安定公主;比如北周閔帝宇文覺的生母就是北魏馮翊公主。
就連隋煬帝楊廣的太子楊昭也是兩朝一脈——楊昭的生母蕭皇後,即西梁孝明帝蕭巋的女兒。
再說如果前朝血統真的是問題,是忌諱,那唐太宗為何在明知李恪具有隋朝血統的情況下,還想立其為太子?
長孫無忌又為什麼不用這麼好的理由來反對唐太宗立李恪呢?
所以李恪與儲位無緣,和他的生母楊妃是隋煬帝的女兒根本沒有任何的關系,而是因為李恪與楊妃均不得寵於唐太宗的緣故。
還有人因為唐太宗欲改立李恪便認為李恪是大唐的一代賢王,甚至如同某毛所說的那樣李恪就一定是英物,李治就一定是朽物,唐太宗選擇了李治作為繼承人是懵懂一時(事實上看看某毛自己選定的繼承人就知道他是什麼眼光了)。
然而通觀李恪的生平,實在看不出他有什麼文功武治的政績。
《舊唐書》中對李承乾的治國才能好歹還有一句『太宗居諒暗,庶政皆令聽斷,頗識大體』的介紹,對李泰至少還能知道他『少善屬文』,也的確編修了一部《括地志》,其他庶出的皇子中,也有因為處理地方政務出色而被當地百姓稱贊的。
然而關於李恪卻隻知其有文武才,相當籠統的一句贊美之詞,至於具體有什麼雄才偉略的事跡可以展現其賢能的,史書中便再無一字了。
就連李恪的『善騎射』也不過是身為關隴軍事貴族最基本的素養而已,在唐朝這個連後宮才人都能陪帝王騎射的朝代裡,李恪的『善騎射』卻根本沒有絲毫的軍功或突出的事跡可以證明。
李恪所謂的文才更是如此,就連李唐皇室成員中最常見的書法特長都毫無記載,而同樣因謀反被誅的漢王李元昌,卻能夠以書法、繪畫、射獵著稱於各部史書。
《冊府元龜》:『唐漢王元昌,高帝子,性警悟,有勇力,工騎射,頗涉文史,兼能隸書』
《唐朝名畫錄》:『漢王元昌善畫馬,筆蹤妙絕,後無人見。
畫鷹鶻、雉兔見在人間,佳手降嘆矣』
《法書要錄》:『漢王童年,自得書意。
夙承羲、獻,守法不二』
《歷代名畫記》:『天人之姿,博綜伎藝,頗得風韻。
自然超舉,碣館深崇,遺跡罕見。
在上品二閻之上』
一位專研經典名著,擅長音樂,繪畫精妙,射獵如神的多才多藝的俊美皇子便栩栩如生地在後人心目挺拔起來,相比之下,李恪的才華無論是在史書還是墓志銘上,都沒有分毫體現。
所以若隻因為唐太宗的一句『英果類己』,便斷定了李恪之賢,也著實武斷了些。
畢竟唐太宗隻是覺得李治性格仁厚溫和,並沒有說他不如李恪賢能,又怎能由此草率地推斷出李恪便是大唐眾望所歸的賢王呢?
至於《舊唐書》中所說的『既名望素高,甚為物情所向』,要知道李恪作為唐高宗李治最年長的皇兄,德行比起下面幾個弟弟也還說得過去,有聲望並不足以為奇,沒有名聲才是要值得奇怪的。
畢竟唐中宗時,身為相王的唐睿宗就是『望實素高』;唐文宗的弟弟漳王李湊也是『賢而有人望』;唐太祖的曾孫李孝逸同樣是『素有名望,自是時譽益重』;唐高祖之子韓王李元嘉在則天朝受到安撫重用,不僅是因為『地尊望重』,更是為了『順物情』。
李恪被冤殺後史書中又言『以絕眾望,海內冤之』,看似評價很高,然而唐太宗在任命魏征做太子太師的時候,也曾說過『用絕天下之望』這樣的話。
不僅如此,武三思在殺桓彥范等人時,是為了『絕其歸望』;王世充殺害楊侗時,也是為了『絕眾望』;武則天殺李元嘉更是為了『絕宗室之望』;源休勸朱泚剪除唐宗室的時候,同樣是為了『絕人望』。
而格輔元劉晏被殺都是『海內冤之』,盧崇道父子被杖斃也是『四海冤之』,崔寧被縊殺後『中外稱其冤』,安思順兄弟被誅更是『天下冤之』,李林甫被構陷同樣是『天下以為冤』。
可見所謂的『以絕眾望,海內冤之』不過是史官的慣用語罷了,究竟能有幾分分量,可以自行掂量一番。
何況當時的唐人並不覺得李恪是冤枉,睦州刺史夏侯絢的墓志在提及永徽四年的謀反案時就明確寫道『荊吳構逆』,認為荊王李元景與吳王李恪都是大逆不道的謀反,這樣的態度與史官所說的『海內冤之』完全截然相反。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夏侯絢的身份,夏侯絢曾是蜀王李愔的長史,而李愔不是別人,正是李恪的同母弟弟,李恪謀反被殺後,李愔也因此被廢為庶人。
所以按照夏侯絢這樣的身份,在提及頂頭上司的胞兄被誣陷謀反時理應是為之喊冤,而不是直言他就是『構逆』。
連原本最該為李恪喊冤的人都認為李恪就是謀反,當時能有多少人認為李恪是冤枉的可想而知。
事實上李恪在大唐王朝就隻是一個普通的皇子,隻不過是近年來的一些電視劇與小說將歷史篡改戲說得太厲害了,以至於誤導了很大一部分觀眾,認為李恪是唐太宗最心愛的兒子唐朝最賢明的皇子。
但凡願意認真讀一讀正史的,看看史書上所記載的唐太宗是如何寵愛他的三個嫡子的,就可以知道真正的唐太宗愛子應該是什麼樣子。
相比三位嫡子數不勝數的得寵事跡,僅憑唐太宗心血來潮之下的『欲立吳王恪』,以及立儲這種環境下的一句『類己』(在立太子這種情況下,不說『類己』難道要說這個兒子『不類己』?
),便要妄圖證明李恪的受寵,顯然是不成立的。
特別是貞觀2年李恪與李泰同時受封,卻明顯受到了不同的待遇。
李恪受封益州都督,封地隻有8州,李泰卻不僅是揚州大都督兼越州都督,封地更是多達22州!
且先不說單就數量而言,李泰的封地幾乎是李恪的兩倍。
而李恪的封地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一帶,在唐朝時可絕對不是什麼香餑餑,『揚一益二』的說法還得等到安史之亂以後。
蜀地自古地勢天險,古時候交通又不發達,想想當初唐高祖李淵私下許諾唐太宗要改立他為太子時就曾說過,要將李建成改封在蜀地,原因就是『地既僻小易制。
若不能事汝,亦易取耳』。
可見蜀地在唐初時候人們的心中是怎樣一種存在了。
而揚州的富庶則不必多言,更何況封地裡還包括了蘇杭一帶。
更不用說事實上李恪受封的不過是益州都督,而不是和李泰一樣都是大都督。
根據《唐會要》的記載,益州的大都督府於『貞觀二年二月二十日,去‘大’字』,直到唐高宗龍朔2年才由都督府升級為大都督府。
所以貞觀2年5月李恪與李泰雖然同時受封,但是李恪隻被封為了益州都督——不僅都督府的規模遠不及李泰的大都督府,封地更是比李泰少了近三分之二。
後來李恪在貞觀11年的時候,不過是因為打獵時踩壞了莊稼,就由安州都督降為安州刺史,還被削戶300(當時親王實封隻有800戶)。
看上去封地還是在一個地方,但實際上所管轄的地方卻大大減少了,因為作為都督的時候,李恪可以『督安、隋、溫、沔、復五州』軍事,然而作為刺史就隻能管轄安州這一州之地。
後來李恪又因為和乳母的兒子賭博,再次被罷官削戶,自此一直到貞觀23年共12年的時間裡,李恪再也沒有官復原職過。
這樣的待遇除了李恪,也就隻有他那個被唐太宗斥為『不如禽獸鐵石』的胞弟李愔同樣享有了,而其他犯過遠比踩莊稼更嚴重錯誤的皇子們,從來沒有遭受過如此嚴厲的懲罰。
唐太宗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在面對自己的愛子時,仍舊隻能如同普通人一般,尋常人家是怎麼疼愛兒子的,唐太宗就是怎麼做的。
所以李承乾就算犯下了謀逆這等殺頭大罪,唐太宗也要想方設法保住他的性命;所以李泰奪嫡失敗後,唐太宗仍舊說他是『朕之愛子,實所鐘心』,甚至被貶後不到四年的時間就又重新晉封為濮王;所以李治雖然一直和唐太宗住在一起,褚遂良、劉洎為了這事上諫過多少次,也沒見唐太宗以『家國事殊』為理由,把李治打發出宮去住。
對愛子們寵溺至極,以至於一次又一次招來了魏征這些朝臣的上疏與進諫,偏偏對李恪這些兒子該罰的罰,該殺的殺,一個都沒手軟。
就這樣,還能說李恪是唐太宗的『愛子』嗎?
至楊妃的次子李愔,雖然貞觀10年就之藩了,但是直到貞觀13年,李愔才得到了親王應有的800戶食邑,比其他一同之藩的皇子整整遲了3年。
又因為李愔在封地上屢屢胡作非為,唐太宗曾十分厭惡地說:『就算是禽獸,只要好好馴服還能讓其聽命於人;就算是鐵石,只要好好煉制也能做成可用之物,隻有像李愔這樣的人,連禽獸和鐵石都不如!』當即便削去了李愔一半的封地食邑和蜀王府中的官員,又將他貶為虢州刺史,剛剛上任沒幾個月的蜀王師蓋文達也因此被免官。
所以唐太宗貞觀年間別的皇子都是都督,唯獨李恪、李愔兩人是刺史;別的皇子都是實封800戶,唯獨李恪與李愔一個被削戶600一個被削戶400。
想來楊妃要是得寵的話,如何會在史書上僅留下7個字的記載,而她的兩個兒子又如何會在李世民諸子中待遇如此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