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1402年》7月,隨著燕王朱棣率領的北軍順利攻入南京城,這場歷時四年的叔侄大戰最終以藩王叔叔徹底擊敗皇帝侄子而告終,史稱『靖難之役』。
歷時四年的戰爭,歷盡千難萬險,九死一生,終於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這對於朱棣來說,原本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但在朱棣高興的表象之下,心裡是還有著一絲絲的隱憂的。
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竟然離奇失蹤了!
原來,當燕軍攻入南京城時,建文帝的皇宮內頓時陷入一片大亂,朱允炆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原本好好的,搞個削藩吧,竟然把自己的皇位都給削沒了!心灰意冷之下,便幹脆在宮中放了一把大火……
這是最後的倔強!
於是,等到朱棣進入到皇宮內時,原本金碧輝煌的宮殿早已一片狼藉,當然了,這對朱棣來說,倒不是什麼問題,戰爭都勝利了,宮殿沒了就沒了,大不了重新建造就是了!
然而,隨著宮殿一起消失的,竟然還有自己那一心想削藩的寶貝侄子朱允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當然了,朱允炆的生死,對於朱棣來講,倒是無關緊要,死了一了百了,即便是還活著,只要在自己視線范圍之內控制起來,也翻不起什麼大浪,這兩種都是最好的結果。
可惜,朱允炆竟然給了他第三種、也是他最不願意接受的結果——離奇失蹤!
這可就要命了!
要知道,朱棣此次起兵,盡管打著『清君側、靖國難』的旗號,但朱棣也很清楚,自己就是沖著皇位來的《當然,自保的因素也是有的》,自打從北平起兵那天開始,自己和手下將士們就已經是反賊了,對於反賊,是沒有多少人支持的,除非自己造反成功,否則,將萬劫不復,這就是所謂的成王敗寇。
在這種情況下,朱棣及其手下將士們從起兵那天開始,就已經沒有了退路,要麼成功坐江山,要麼失敗遺臭萬年,開弓從來就沒有回頭箭。
事實證明,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朱棣最終成功了,他成功從侄子朱允炆手中搶到了垂涎已久的皇帝寶座。
然而,看似成功了,但隨著朱允炆的離奇失蹤,卻給這個看似皆大歡喜的結果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隱患。
如果說,建文帝真的在那場大火中喪生,對於朱棣來說,肯定是最好的結果,從此再無隱患,穩坐江山,毫無後顧之憂。
可問題是,盡管當時建文帝已經大勢已去,但死黨忠臣還不少,更何況,朱棣從北平一路南下,最南也就打到南京,南方還有半壁江山還沒有完全歸服於他,如果建文帝在當時南京城一片混亂的情況下,靠著某種特殊途徑逃出生天,跑到南方振臂一呼,召集兵馬,反給他一個『靖國難』,到時叔侄之間又將陷入一場大戰,勝負就很難料了。
因此,為了避免這種後患,朱棣在登上皇位之後,幹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向全國大肆宣佈建文帝已在火場喪生的消息,其目的就是告訴建文帝的四方忠臣們:你們所擁護的主子已經被我朱老四給消滅了,不要再心存卷土重來的幻想了,趁早死了這條心,乖乖臣服吧!
第二件事自然就是尋找建文帝。
自永樂三年《1405年》開始,朱棣就先後派出了兩撥人馬尋找朱允炆的下落,一撥浩浩蕩蕩,一撥默默前行,其中,浩浩蕩蕩的一撥人馬就是威名赫赫的鄭和下西洋,默默前行的一撥隻有一人,這人名叫胡瀅。
當然了,既然之前就已經宣佈過朱允炆的『死訊』,這兩撥人馬自然都是打著其他的旗號來尋找建文帝的,尋找建文帝是他們的絕密任務,是不能隨便說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行了。
綜上:朱棣之所以一定要尋找建文帝朱允炆,歸根到底就是要消除不可預見的隱患,以利於自己穩坐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