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何以失敗?劉邦和朱元璋也是農民起義領袖,結局竟不同。《網路歷史》

中國農民起義頗多,比較有名的比較少。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陳勝、吳廣、劉邦等秦末農民大起義;開創大明的朱元璋。

這兩位是被公認的農民起義勝利者,但黃巢、李自成和張獻忠等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為何會失敗呢?

我們就以李自成為例說說這一問題。

劉邦、朱元璋和李自成、朱元璋在滅亡各自朝代中所面對的敵人分量不同

劉邦和朱元璋之所以成功主要有兩點。

李自成和黃巢的失敗原因正好相反。

一者有沒有找別人扛雷。

劉邦和朱元璋都是讓別人先行,而李自成、黃巢不論為何,基本上針對的都是主力部隊。

二者軍紀導致有沒有群眾基礎,也就是民心所向問題。

別人抵擋住各式敵人的圍攻,自己躲在幕後的人更容易勝利,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原因吧。

在沒有強大前,送死的事情別人去,硬仗別人打。

朱元璋更是絕,把厚黑學—高築墻、廣積糧、緩稱王用成戰略學經典,還能被後人誇,也許人性就是如此吧。

李自成其實更像是半個楚霸王,這不是說他能耐多高,而是說他犯了項羽類似的毛病——軍紀不行、善殺,項羽的失敗更重要的原因是具有『貴族氣質』,也就是做事情往往光明正大。

無論是劉邦、朱元璋,還是黃巢、李自成對此並不具備。

對於李自成、黃巢失敗的主要因素軍紀問題何以松懈,將作為重點講述。

兩點認識不清,導致軍紀松懈

因為沒有清醒地認識到農民軍的戰鬥力如何,導致軍紀松懈,是李自成失敗的重要原因,攻下北京城更多的不是戰鬥力問題。

李自成拿下北京城主要是內線幫忙,眾多明朝大臣和錦衣衛宦官都主動打開城門。

崇禎是敗於類似曹髦這樣的人,自小養尊處優,社會經驗不足和心理折磨導致心理異常敏感多變《脆弱,主要是險惡的皇權爭奪》,雖然敢於面對但往往選擇的道路是錯誤的。

李自成是在明朝巨大政策錯誤下,在不斷的失敗中不斷地崛起、壯大的,因此,他的軍隊的實戰能力其實很一般。

但他並沒有正視這一問題。

因為李自成不能嚴於律己,導致軍紀松懈。

俗話說得好『上行下效』。

在大敵面前沒有認識到明軍的實力,以及後金與吳三桂合作的可能。

也許在他眼裡,明軍都是那麼戰鬥力薄弱的人馬。大明精銳九邊部隊也是如此,但情況並非如此。

相反,劉邦和朱元璋對此就非常重視。

劉邦進入咸陽後就約法三章,『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可以說,這三章都是比較基礎的。

做到這三點就可以了,可見問題多麼嚴重。

劉邦對手下起義部隊的燒殺搶掠問題進行抑制,正是其得到人心的關鍵所在。

徐達和常遇春功戰相當,就是因為常遇春善殺且軍紀不嚴,對於西吳軍隊的美譽度造成影響。

為此,徐達成為武將之首。

軍紀松懈的三個客觀原因而且軍紀問題必然導致五個問題

老百姓對於誰的部隊,其實不是如何在乎。

在乎的就是是否秋毫無犯。

誰做得好,誰就會得到老百姓的認同和支持,至少不會再造他們的反。

劉邦和朱元璋都對軍紀問題進行整頓,但李自成對此並不重視。

朱元璋更是如此,其自身在投入起義部隊時就遇到過傷害。

起義軍為了軍功,殺百姓冒功的現象比較多。

同時,起義軍為啥起義?

就是沒錢,所以燒殺搶掠幾乎成為正常現象。

再加上屠城、屠村是戰爭中,震懾敵人的一種手段。

有此三點,就說明起義軍軍紀問題很麻煩。

李自成的部隊,上至他自己,中到劉宗敏,下到普通軍人,無論搶錢還是霸女無惡不作,這就造成起義軍沒有群眾基礎;

沒有百姓支持,軍隊戰鬥力又不行;

軍事將領的能力再不行;

還沒有打硬仗的經驗,起義軍的勝利更多的是靠人多、地方軍隊和明軍錯誤,真正有軍事實力的對手並沒有遇到;

最後,因為搶奪造成有錢有女人戰鬥意志薄弱。

一打敗仗立刻潰散逃跑,或者隱居,或者投降清軍或明軍殘餘。

以上五點就是李自成失敗的軍事主因。

其他的原因其實都是軍事原因做基礎,軍事上成功了,其他原因都可以彌補。

如果相反就不行了,其他方面都很完美,就是軍事上打敗了,一切都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