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春秋,人們都會不由自主想到爭霸,所謂春秋五霸也出現了好幾種版本。
這個霸主到底是什麼,又是在什麼條件下產生的呢?
周代,治理天下實行的是分封制。
在分封制的最頂端,就是周王。
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只要王室實力強大,周王國內就不會存在霸主。
可遺憾的是,西周晚期後,王道衰落;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甚至聯合西戎攻入渭河平原,滅了西周。
從此後,周王室就徹底失去了渭河平原,周王畿僅限於成周洛邑周邊,僅與一個中等諸侯國相當。
更何況,『二王並立』的最終結局,是弒父篡位的周平王戰勝了叔叔攜王姬餘臣,成了天下唯一的王。
實力不濟,再加上弒父篡位的原罪,即便是周平王贏得了最後勝利,可依然難以得到天下諸侯的真心擁戴。
甚至是對周平王東遷做出重大貢獻的鄭國,對周王室也是不恭不敬。
周平王五十一年《前720年》,周平王去世。
繼位的周桓王想命西虢公為執政卿,分鄭莊公之權。
可鄭莊公卻不服,在這年夏秋兩季兩次派兵殺入王畿,搶收了王室的莊稼。
鄭莊公此舉,是公然以武力威脅王室。
在鄭莊公強大威懾之下,周桓王雖然氣憤難當,可還是嚇得放棄了分權的計劃。
鄭國都如此小視王室,天下那些以前支持攜王的諸侯國,對王室就更加漠不關心了。
由此而言,王室衰落是春秋霸主出現的首要條件。
分封制示意圖
周王國普遍實行分封制,在西周初時,周人『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國』。
經歷了西周歷代周王的分封與領土擴張,在進入春秋後,諸侯國的數量已遠遠超出了這一數字。
王室分封的諸侯國,有同姓有異姓,分散在東南西北各個方向。
為了拉攏那些異姓諸侯國,周王室往往還通過聯姻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這就是所謂的『封建親戚,以番屏周室』
然而,設想雖好,時間卻改變了一切。
分封出去的諸侯國,基本上就是一個獨立王國。
在經歷了三百年的漫長歲月後,即便彼此是血脈相連的近親,到如今也成為了遠親,感情上日漸疏遠。
天下各個諸侯國的領土犬牙交錯,日常治理中難免會因各種原因而產生矛盾。
周王室強大時,諸侯國之間的矛盾沖突,都可上升到王室層面來解決;可如今王室自身也陷入了衰退、無法服眾,諸侯國之間的這種矛盾還能依靠誰?
隻能靠自己來解決了!
鄭莊公
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2年》,鄭莊公在鄢邑攻殺了弟弟姬段,卻引發了鄭、齊、魯、衛、宋、陳、蔡等等諸侯國長達十多年的大混戰,其實就是諸侯國之間矛盾沖突尖銳化以後的集中體現。
因此,各諸侯國在發展過程中與其他諸侯國的利益沖突,是霸主出現的第二個條件。
王室衰落,天下大亂,諸侯相攻,這就是後人熟知的『禮崩樂壞』時代。
天下大亂之際,諸侯們或投靠強者,或黨同伐異,或被人消滅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那些最先意識到危機的諸侯,選擇的是改革圖強——隻有增強自身,才是在這種無序競爭的亂世中避免被淘汰的最佳辦法。
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那些主動或被動推行了改革的諸侯國快速發展起來,實力遠遠超過了一般諸侯國,理所當然地擁有了霸主潛質。
齊桓公
楚國創建了縣制,不斷對外瘋狂擴張、滅國為縣,在楚莊王時成為霸主之國;齊國管仲改革,讓齊桓公成為一代霸主;晉國先後推行了『無蓄公子』改革,『作爰田』、『作州兵』改革,在晉文公時登上了霸主之位。
雖然都是霸主,但進行了制度性改革的諸侯國,其國力維持得更加長久,如晉、楚、齊等等;沒有將改革舉措制度化的諸侯國,往往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如吳、越等等。
因此,春秋霸主出現的第三個條件,是國家競爭的大背景下,先進諸侯國的銳意改革圖強。
滿足了上述三個條件,還不能確保就一定成為霸主。
楚武王創立了縣制,當楚人成為霸主,卻在楚莊王時;晉獻公創立了『無蓄公子』制度,晉惠公推行了『作爰田』、『作州兵』改革,可當上春秋霸主的卻是晉文公;吳王闔閭勵精圖治,率領吳人差點滅了楚國,可最終當上霸主的卻是兒子夫差。
可見,雖然很多英明國君都勵精圖治,卻未必能當上霸主。
這是因為,成為春秋霸主不光是要有實力,還得看時機。
這種時機,往往是國內外各種條件促成,缺一不可。
楚成王
楚成王時楚國極為強大,可在他執政早期碰上了齊桓公,中晚期又恰好對上了晉文公,最終錯了稱霸機會。
可晉文公後晉國內亂頻頻,又在秦國拖累下無暇專心於中原爭霸,讓楚莊王抓住了時機成功稱霸。
在晉獻公與晉惠公時,東周齊、楚爭強,晉國內部矛盾重重,所以參與東周爭霸。
但晉文公回國後,晉獻公、晉惠公兩代國君改革成效顯現,晉文公又能團結起眾多晉人,最終在齊國衰落後迅速填補其空白,城濮一戰而勝楚國,成為了東周霸主。
楚國和晉國稱霸的歷程證明,要想成為春秋霸主,還需要最後一點——這就是稱霸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