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了六國,結束中國大地將近百年的分裂時代,因此他也被人們稱為始皇帝。
秦始皇在位時設立了很多制度,比如車同軌、書同文等等,這些制度一直沿用到了清朝。
而唐朝的一個制度,直接改變了後世朝代的官員選拔和官職,那就是官員的品級制度。
官員品級分為一到九品,其中一品官員官職最大,九品官員則最小。
可你們知道嗎?
一品官員在清朝在清朝權力大的可怕,那麼清朝的一品官員一般都是什麼官職呢?
清朝國祚百年,又出來了幾個一品官員呢?
今天就讓我們看看。
官員品級制度的出現
唐朝是一個令人心神向往的國家,當時唐朝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無論是經濟還是實力都是最強的。
在當時可謂是萬國來朝,場景好不壯觀。
而之所以能夠達到這樣的地位,這和唐朝的官員選拔和官職的升調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制度。
當時的官員選拔不僅需要皇帝親自面試,更是有嚴格的等級劃分。
唐太宗時期,李世民本人對待國事非常勤勉,他重用魏征、房玄齡、杜如晦等人。
將官員等級制度進行了嚴格的劃分,以品級的形勢來分類官員所負責的工作。
這個制度的好處就是大事小情都能夠從上而下地進行傳達,實際上唐朝之前官員的制度無疑是混亂的。
很多時候都是你不聽我的,我不聽你的,大家都是做官的,我為什麼聽你的調遣。
這讓皇帝的很多命令和政策都不能很好地下達,直到官員品級的出現,徹底確定了官員和官員之間的上下級位置。
上級官員對待下級官員的命令,就像是現在部門經理給手下員工的工作一樣。
就是這樣,唐太宗很多的政令舉措都能夠很好地傳達下去。
但是官員等級制度還是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黨爭在這之後逐漸地嚴重了起來。
朝堂上兩個黨派互相較勁的事情時有發生。
像國祚僅僅18年的南明,就因為黨爭而導致國破人亡。
不過品級制度的優點也很多就是了。
清朝一品官員都是什麼官職
實際上官員的品級制度中還是分文官和武官的,文官和武官所管轄的范圍也大有不同。
書生治國,武將守國,兩者分工不同,在其位謀其政才能使國家真正的長治久安。
清朝的文官一品官職有以下幾個:『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光祿大夫和出使別國的使臣』這些官職在清朝就是傳說中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了。
首先就是太師,太師的全程就是太子的老師,主要管理太子的日常學習和經師策論等方面。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個官職就是一個清閑官,沒有什麼大權力。
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首先太師這個職位,一般和宰相對應。
簡單來說,太師是可以在內閣和宰相一起議事的,因為太子的老師在日後太子登基時,必然會受到太子的尊敬。
到時候的地位可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而太師又是位列古代三公九卿之首,其權利和地位就不用多說了。
其次就是太傅,太傅的地位和太師的地位差不多,也是太子的老師。
不過太傅不叫經師策論,而是教一些治國政策等等,所以太傅也是三公九卿之一。
接下來的太保、殿閣大學士等等都是在清朝有很大的權利的官職,其中殿閣大學士主要是為君王出謀劃策的存在。
乾隆時期,紀曉嵐所任職的就是殿閣大學士,屬於皇上的左膀右臂。
而到了武官,一品官員的劃分就不一樣了。
因為武官多是將領,軍事才能不是大殿上的文弱書生可以比擬的,因此他們的官職就顯得更加粗礦一些。
比如內侍的禁軍統領就是正一品的官職,主要是保護皇宮內各個寢宮的安全。
禁軍也是古代唯一一個可以帶刀在皇宮內巡邏的官職,權利不是一般的大。
除此之外就是鎮國將軍,一般都是由皇親國戚擔任,這是武將最大的官銜,其權利直逼各地的藩王。
鎮國將軍在有些朝代甚至都超過了一品,被稱為超品官職。
而鎮國將軍下面的,就是征東、征西四大征字頭的將軍。
這也是武將中較高的官銜,清朝後期很少有武將能夠取得征字頭的將軍了。
以上就是清朝正一品官員所代表的官職,不過即便都是正一品,也是有官職大小劃分的。
比如太師就比太保地位高,但是權利也差不多。
那麼清朝時期一品官員有多少人呢?
清朝有多少一品官員
實際上清朝的官員制度很簡單,那就是科舉、升官,僅此而已。
不過清朝可是真正的當官容易,升官難。
尤其是漢人,連當官都很困難,更別提升官了。
而清朝一朝有多少個一品官員呢?
實際上不到兩手之數,也就是不到10個人,大概有7—8個人左右。
這其中還有人是閑職,那就是不用幹活,國家養著的官職。
而這7—8個人中,光是大學士就占了4人,將軍一職占了兩個。
隨後就是太師、太傅、太保等一系列的三公九卿,就這還有許多人撈不到正一品的官職,隻能做一個從一品官職。
因此清朝當官容易,清朝的科舉制度實際上比起明朝松散很多。
清朝時期雖說也拘泥於八股文,但是行文內容卻有了放寬,很多人富有才華的讀書人都能夠在清朝做官。
不過做官後就不一樣了,清朝官員的升調制度都把握在權臣手裡。
一旦站錯隊伍,就隻能乖乖地等著被貶職。
而這也就是官員品級制度的弊端了。
而這也形成了很多的黨爭,朝廷上兩個黨派互相不對付,文官武官之間內鬥嚴重。
這都是官員品級制度的弊端和缺點。
結語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統治中,皇帝為了加固中央集權,想出了各種各樣的制度。
這些制度有的對於百姓和官員有益,而有的制度最終隻能成為黨爭的工具。
可以說封建王朝的興衰往往掌握在普通人手裡,這對於百姓而言無疑是很悲慘的。
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封建統治滅亡是社會進步,人民思想解放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