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朝皇帝叫文帝武帝,唐朝叫太宗玄宗,清朝叫康熙乾隆?《網路歷史》

漢朝的文帝武帝,那是謚號;唐朝的太宗玄宗,那是廟號;而清朝的康熙乾隆,那是年號。

至於說為什麼不同朝代的皇帝,稱號會不一樣,這其實主要是因為唐朝把謚號給玩壞了,沒法稱謚號了。

而從明朝中後期開始,皇帝開始不換年號了,大家發現稱呼年號比廟號謚號都更容易,所以後來就一直都稱年號。

後來明朝滅亡,清朝也把這個傳統延續了下去。

想要說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簡單來說一下,廟號、謚號和年號,到底都是怎麼來的。

中國古代的皇帝,稱號看起來是有點亂,但是其中的規律其實特別簡單。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開始其實什麼都沒有。

比如說上古時期,三皇五帝那個時代,有誰聽說過三皇五帝的廟號或者謚號是啥嗎?

沒有!因為在上古時代,根本就沒這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

連單純的姓名,都是剛剛出現。

在那個時代,姓名就已經夠用了。

而接下來,到了夏朝的時候,同樣也是如此。

夏朝其實也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稱號,所以歷史上也沒有什麼夏太祖夏高祖之類的東西。

而後世研究這段歷史的時候,直接稱呼名字就可以了。

比如說大禹在位的時候,或者夏啟在位的時候。

整個夏朝,基本上都是這樣的。

而接下來,到了商朝的時候,出現了一點小小的變化。

商朝人特別迷信,特別喜歡崇拜鬼神。

所以商朝時候的祭祀文化,特別發達,所以後來就出現了神廟或者先祖祭祀廟之類的東西。

而祖廟出現之後,商朝人就逐漸發現了一個問題:之所以要祭祀先祖,肯定是出於對先祖的尊敬和懷念。

但是作為後代,如果每次祭祀的時候,都直接對自己家祖宗直呼其名,好像也不太禮貌。

尤其是商朝的國王,每天祭祀的時候,老是對自己的祖宗直呼其名,實在是有點難受。

但是請注意,商朝的時候,不是所有的商朝國王,都有自己的廟號。

按照商朝的規矩,隻有開國的國王,他們家的那位老祖宗,以及在歷史上做出了特別大貢獻的國王,才有資格被搬進廟裡,經常享受後代的祭祀。

這個規矩其實一直傳到了隋朝,在隋朝之前,歷朝歷代其實都是這樣,並不是每一個國王或者皇帝,都有資格擁有自己的廟號。

總之,廟號這個東西,是起源於商朝的。

顧名思義,最開始出現的原因,就是為了方便在廟裡面進行祭祀。

而接下來,商朝滅亡之後,到了周朝,則是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動。

商朝和周朝的關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其實是從屬關系。

在商朝鼎盛的時候,周王室就已經存在了。

隻不過那個時候周王室不是王,而是一個諸侯。

而且當時周政權大概生活在今天的關中地區,文化和商朝截然不同。

所以,商朝能用廟號的時候,周國的統治者,因為不是王,所以他們家是不能用廟號的。

沒有廟號,周文王他爹和爺爺,也不能不拜祖宗啊!直呼其名,又不太禮貌。

所以,當時的周國這邊,就發明了一個叫謚號的東西。

簡單來說,就是從後世的角度,對自己祖先一生的功過,用一兩個字做一個評價。

這個字,就是謚號。

因為當時周朝並不是統治天下的王族,所以謚號這個東西,也不是隻有他們一家能用,周國政權下面的大臣也能用。

等到周武王幹翻了商紂王,成為了新的天下共主之後,周朝覺得,商朝那套廟號的東西,好像也不太適合自己,還是自己那套謚號系統用著舒服。

所以,周朝開國之後,就開始不再用廟號,而是用謚號了。

所以,周朝是沒有什麼周太祖或者周太宗之類的稱呼的,隻有周文王或者周武王,因為周朝根本就不玩廟號這一套。

因為周朝開國時期的這個選擇,導致整個西周,再加上接下來的春秋戰國時代,大家都是玩這套謚號制度。

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國君,後來也都是用謚號稱呼的,比如說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他們的稱呼中間的那個字,就是他們的謚號,也是後世給他們稱呼。

所以,齊桓公活著的時候,其實沒有人會真的叫他一聲齊桓公,而是會稱呼他為齊侯,因為齊國國君的爵位是侯爵。

而如果真有人稱呼他為齊桓公的話,估計齊桓公會氣得要打人,因為這等於在說他已經死了。

而戰國時代之後,接下來到了秦朝的時候,秦始皇更有個性。

秦始皇覺得自己是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所以之前朝代的那些制度,他是一個都不想用。

所以後來,秦始皇就自己給自己定了個稱呼,就叫秦始皇。

而且秦始皇還規定,後面的秦朝皇帝,直接按數字排就行,直接稱呼為秦二世或者秦三世就可以。

然而可惜的是,秦始皇設定的這套制度,隻傳了兩代就沒下文了。

秦朝滅亡之後,漢朝緊隨而來。

漢朝開國之後,大家也開始想這個稱呼的問題。

當時對於這個問題,漢朝的那些飽學之士,幾乎吵翻了天,產生了很大的爭議。

後來劉邦想了想之後,直接拍板:有什麼可吵的?

直接全都用不就得了嗎?

當然,秦朝那套制度,劉邦是不打算用的。

大概是因為劉邦數學不太好,不太喜歡數字;也有可能是因為劉邦對秦朝心有餘悸,覺得秦朝的大部分制度都有問題。

總之,吵到最後,大家決定,同時恢復商朝的廟號制度,以及周朝的謚號制度,但是不恢復秦朝的數字排列制度。

打從劉邦這一代開始,往後的中國皇帝,就開始有自己的廟號和謚號了。

當然,因為漢朝在廟號制度上,完全照抄了商朝的制度,所以漢朝的皇帝,也不是每一個都有廟號的。

既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廟號,那對於那些沒有廟號的皇帝,又該怎麼稱呼他們在位的時代呢?

所以後來,大家約定俗稱,覺得還是之前春秋戰國時期的謚號系統,比較容易稱呼。

所以漢朝的時候,在稱呼上基本延續了之前的謚號稱呼。

所以,後來我們稱漢朝的皇帝,就全都稱呼他們的謚號了。

比如說漢惠帝、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中間的那個字,就是他們的謚號。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會杠一下:誰說漢朝都是以謚號稱呼的?

那劉邦不就經常被後世稱之為漢高祖嗎?

高祖不就是廟號嗎?

高祖是廟號沒錯,但劉邦這個被後世稱呼的高祖,還真不是他的廟號。

簡單來說,這事得怨司馬遷老爺子。

劉邦死了之後,作為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在漢朝宗廟裡的牌位上,毫無疑問,肯定是要被立為太祖了。

而接下來,在確定謚號的時候,他媳婦呂雉最後拍板,給他定了一個‘高’字的謚號。

所以,劉邦的廟號,是漢太祖;而劉邦的謚號,是漢高帝。

而劉邦在漢朝官方史書上的稱呼,叫做太祖高皇帝。

後來司馬遷老爺子寫史記的時候,大概是因為那個時候沒有紙,大家寫東西都得刻竹簡,挺費勁的。

所以司馬遷記載劉邦的時候,就沒有稱呼他的全稱,而是從謚號當中取了一個‘高’字,從廟號裡取了一個‘祖’字。

這樣,劉邦的全程,漢太祖高皇帝,就被司馬遷老爺子省略位漢高祖了。

能少些三個字,總歸是要容易一點的,所以後來,大家就延續了這個稱呼。

而在廟號體系當中,也有一個高祖的廟號,所以就導致後世很多人誤以為,劉邦這個高祖,指的是他的廟號了。

但實際上,劉邦的高,指的是他的謚號。

不管劉邦這個事怎麼掰扯,總之,整個漢朝的皇帝,全都是用謚號稱呼的,這肯定沒錯。

因為漢朝有些皇帝,根本就沒有廟號,自然就不可能稱呼廟號了。

而接下來,到了漢武帝在位的時候,漢武帝又搞出了一個新玩意兒,這東西叫做年號。

當時漢武帝其實多半也是一時興起,在此之前,大家用來紀年的方法,基本上都是以皇帝的謚號加在位時間。

因為一個皇帝隻有一個謚號嘛!再加上他在位的時間,很容易就能確定準確的年份。

但是漢武帝覺得,自己應該創新一下。

所以接下來,漢武帝就把這個年份之前,加兩個字,用來紀念發生了什麼大事。

比如說漢武帝在位的時候,某一年大家在山西挖出來一個三足寶鼎,大家覺得這事是個好兆頭,所以漢武帝就因此改年號為元鼎。

老實說,年號這個東西,剛出來的時候,真有點鬧著玩的感覺。

但有趣的時候,後來大家發現,用年號來確定時間,研究歷史很方便,所以年號這個系統,後來也被後世皇帝繼承了下去。

就這樣,從漢武帝時代開始,廟號、謚號、年號,這三個東西都出現了。

不過從漢朝開始,一直到隋朝,大家稱呼一個皇帝,其實都是稱呼他的謚號。

因為按照規則,廟號這玩意兒,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的。

而年號這東西,鬧著玩的成分太大,一個皇帝可能有好幾個。

唯有謚號,每個皇帝都隻有一個。

如此一來,用謚號來稱呼皇帝,自然是最合適了。

所以,從漢朝到隋朝,大家都喜歡稱呼一個皇帝的謚號,也就是漢武帝、魏武帝、隋文帝之類的稱呼。

但是,到了唐朝之後,情況開始再次出現變化了。

因為唐朝皇帝,直接把謚號給玩壞了。

準確來說,是同時把謚號和年號都玩壞了。

這個玩壞了謚號和年號的人,叫武則天。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武則天的政治功績,肯定是非常強勢的,這點沒有爭議。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女性和男性,因為生理構造不一樣,所以考慮問題的時候,很多地方就是存在很大差別。

在武則天之前,很少有哪個男人皇帝,會琢磨謚號或者年號這種東西。

男人的思維往往比較直,哪怕當了皇帝也是如此,想的更多的可能是政治軍事或者吃喝玩樂這種比較實際的事情。

但是女性就不一樣了,女性可能會更在意看起來好看,或者聽起來好聽。

所以,在武則天掌權之前,唐朝的前兩位皇帝,李淵和李世民,謚號和年號其實沒啥可說的。

李淵最初的謚號是‘唐太武帝’,年號是武德;李世民最初的謚號是‘唐文帝’,年號是貞觀。

但是,等到李世民去世之後,隨著他兒子李治登基,武則天成了李治的皇後,然後又以皇後的身份開始掌權,這些之前已經被確定的東西,就開始逐漸被玩壞了。

比如說在年號這件事上,武則天和李治這對夫妻,特別喜歡換年號。

李治在位33年,換了14個年號。

武則天在位十五年,換了10個年號!

不得不說,這對夫妻,真的很會玩。

非但如此,除了對年號下手之外,這對夫妻還對之前兩位唐朝皇帝的謚號開始下手。

以往所有朝代的皇帝,謚號基本上都是一個字或者兩個字。

但是這兩口子覺得,一兩個字,已經無法形容自己老爹和爺爺了,得給他們不斷加字!

所以,後來經過多次加字之後,李淵的謚號,就成了‘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的謚號,就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這樣一來,如果還按照之前的稱呼來說的話,那就漢武帝、魏武帝、晉武帝、唐大聖大廣孝皇帝!

太繞嘴了。

除非唐朝老百姓,人人都去學說相聲,人人都去練繞口令。

要不然的話,所有人都會覺得繞嘴。

最關鍵的是,後來的唐朝皇帝,乃至唐朝之後其他朝代的皇帝,還覺得這套謚號標準很不錯,把這個改革延續了下去。

所以唐朝之後的皇帝,謚號一般都很長。

這就很麻煩了。

恰好從隋朝開始,所有皇帝都有廟號了。

如此一來,就變成了每一個皇帝,都有一個簡單的廟號,一個很長的謚號,以及可能存在的一大堆年號。

這樣算下來,大家覺得,還是稱呼廟號比較方便。

所以,唐朝之後,為了圖方便,大家就都改稱皇帝的廟號了。

而接下來,到了明朝的時候,則又出現新的變化了。

明朝開國之後,因為程朱理學成了主流學說。

再加上之前元朝的時候,元朝皇帝每次出天災了就喜歡換年號。

所以明朝的皇帝,習慣性認為隻有出了天災,或者國家出了大難的時候,才會改年號。

所以,明朝開國之後,絕大多數的明朝皇帝,都不喜歡改年號。

比如朱元璋在位期間,一直用‘洪武’這個年號。

而朱棣在位期間,則是一直用‘永樂’這個年號。

而在明朝這個朝代,唯一一個例外,是明英宗朱祁鎮。

朱祁鎮情況比較特殊,他本來是皇帝,然後被北方的瓦剌人抓走了。

然後被放回來之後,又做了皇帝。

這樣一來,朱祁鎮如果一直用一個年號的話,就沒法解釋他不在的那段時間裡,他弟弟做皇帝的那段時間了。

所以,朱祁鎮用了兩個年號。

被抓走之前用‘正統’這個年號。

後來又做了皇帝之後,用的是‘天順’。

而從朱祁鎮之後,接下來所有明朝皇帝,都沒有再改過年號了。

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大家忽然發現,用年號稱呼皇帝,好像比用廟號稱呼皇帝更簡單。

用廟號的話,基本上就是漢武帝、隋文帝這種稱呼,是三個字,有時候還有可能是四個字。

而用年號的話,兩個字就可以了。

比如明朝後面的嘉靖、萬歷、天啟、崇禎。

而且,相對來說,年號的普及性,其實要遠高於廟號。

因為年號最大的意義,就是用來紀年,所以老百姓是能用得上的。

而廟號這玩意兒,基本上隻有史書上才會出現,老百姓基本用不著。

這樣一來,用年號指代皇帝,可就比用廟號更有優勢了。

不但字更少,而且大家印象也更深。

所以從明朝中期開始,大家就喜歡用年號來稱呼皇帝了。

後來清朝入關之後,也延續了這個傳統。

所以,清朝入關之後,所有皇帝都沒換過年號。

隻有入關之前的皇太極,用過兩個年號。

但皇太極那個時代,還是明朝。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來我們稱呼清朝皇帝,基本上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了。

但實際上,這還真不是清朝皇帝進行的改革,而是他們抄了明朝的傳統。

真正讓年號成為皇帝代號的,其實是明朝的皇帝。

要是沒有明英宗這個去過瓦剌的留學生,明朝所有的皇帝,也都是隻用了一個年號。

要是沒有那場土木堡事變,估計後世稱呼明朝皇帝的時候,也會一律用年號來指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