圌山怎麼讀?它可是一個與秦始皇有關的地名。《網路歷史》

全文共3350字 | 閱讀需7分鐘

圌山的名字與寢室換巡京口有關。

鎮江市位於長江邊上,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江邊城市,境內有不少名山,比如說金山、焦山、北固山等等,並稱為鎮江三山。

鎮江當地還有一座歷史文化名山——圌山,風景優美、文化底蘊深厚,山形似一條騰飛的巨龍,橫亙於長江南岸,雄峙江滸,扼鎖大江,備受當地人的鐘愛。

相傳,圌山這個山的名字還和秦始皇南巡京口有關。

秦代開鑿大運河,目的是為戰爭服務,為了鞏固政權;為了大秦帝國的安全,它需要快速運兵、運輸補給。

鎮江大運河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它是所有運河中地勢最高的,一些水利專家稱鎮江是大運河的屋脊。

水進不去怎麼辦?

古人有智慧,把附近高山大川的水引入運河。

圌山、京峴山、寶蓋山、雲臺山、陽彭山、金雞嶺存放著許多湖泊,這些『堰塞湖』數千年存放了大量的水,這些水通過漕渠讓運河得到補給,這就是在屋脊上開出一條運河的秘密。

下面就說一說『圌山』它為什麼讀『chui』。

圌山它是歷史文化的名山,是鎮江著名的老地名。

山上的歷史傳說非常吸引人,有好幾個歷史悠久的寺廟庵堂,其中紹隆寺最有規模;山頂有明代建的磚塔,古代的碑刻,還有一些明清時代的軍事設施。

這座山洞窟眾多,人稱『圌山七十二洞』,每個洞窟都有一個讓你產生聯想的名字,有活靈活現的傳說、有民俗社火歌謠說唱。

黃明節是圌山最為盛大的登山民俗活動之一,民諺唱到:『黃明登圌山 喘氣保平安』、『黃明登圌山,腿腳不發酸』、『黃明家家吃馓子 噼裡啪啦好日子』。

圌山它是一座山脈,地處大路、大港二個行政區中間,呈西北向,向東南延伸,山勢陡峻、頂部為峭壁,由五峰山、龜山等構成。

上世紀八十年代相關單位提供的資料為海拔285米,長約6公裡山北臨長江。

『圌山七十二洞』之箭洞

圌山的地名來歷含義一直都和丹徒、京峴山聯系在一起,說圌山有王氣,王氣就是祥瑞之氣,當時的祥瑞之氣對秦始皇就是晦氣,得把瑞這個字的王去掉,並且把它框起來造就了一個『圌』。

又說秦始皇還發現京峴山也有王氣,所以派了三千囚徒鑿斷京峴山,這就是丹徒的地名來歷,這個傳說出現在許多書中。

最近幾年,許多學者指出這個『來歷含義』荒唐而缺乏考證,因為秦代沒有『囚徒』這個詞,三千囚徒,這對秦王朝來說是個很大的人口數字,秦代是不是對犯罪的人都統一了服裝?

秦代好像沒有這樣的財力。

有人認為,所謂三千人鑿斷京峴山,是漕運,也有人說移民。

秦始皇是歷史上雄才大略一代偉大皇帝,不可能為鑿斷京峴山而發三千人,這需要探討研究!

關於圌山的來歷含義,筆者認為圌這個字讀『chui』,它是邊陲的意思。

二千多年前,鎮江這個地方還是長江入海口,鎮江古稱『海門』,一塊很大的石額『海不揚波』就說的是古代鎮江的地形地貌。

可能不少人不知道鎮江曾經駐紮著一支部隊,叫『鎮海軍』,這個名稱到唐代才改成『鎮江軍』!

秦人以守護周朝的『西陲』為榮,這在史記上有記載的,《史記·秦本紀》記載,『在西戎,保西垂』戎王申侯曾諫孝王曰:『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生中潏,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史記明確指出,秦人最早的宮殿就叫:西垂宮。

宜地谷陽,在大秦帝國的版圖裡有『東垂』的地理概念,這個地方可以看見大江奔流進入大海,入海口的這座雄偉的大山就叫東垂之山。

圌山的『chui』讀音由此而來。

秦始皇統一中國,李斯為丞相,進行了統一全國文字的工作,變大篆為小篆。

漢字發展到秦始皇時代,已經逐步走向繁榮,許多新造字不斷出現。

古人把漢字的造字方法歸納為六種,總稱『六書』,也就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

另外補充一下這六種方法不是在造字之前就有的,而是後代的學者歸納和概括出來的。

許多新造的字用於地名的命名更名。

圌山最早叫什麼古籍中沒有詳細記載,圌的方框中這個字念duan,和端是一個意思,它是一個古老漢字,在這裡表達的是頂端的意思,也包含『東部邊陲』的意思。

加上邊框就是指群山,也有表達此山特點,洞窟較多之意。

如此解讀圌山,應該認識到秦人於其特定時代的思想、觀念;秦人對當時地理的認知和想法,從而讓我們認識一個真實偉大的秦始皇,重新評估圌山真實的來歷含義。

自古以來,圌山就是扼守長江之險的重要天然關隘,兵家必爭之地。

《辭海》對圌山的險峻和地位的重要均有描述:『圌山,在江蘇省丹徒縣東,北瀕長江,層峰峭壁,形勢險要,為江防要地,南宋在此置寨』。

唐代以前,圌山為海口,設鎮海軍。

宋代在此建寨,稱『圌山寨』。

宋建炎三年《1129》九月,名將韓世忠駐守圌山抗擊金兵,以防金兵由海路進攻江浙,並把金兀術的軍隊圍困在黃天蕩。

山下的『韓橋』、『韓闕』、『營裡』、『寨下』等地名,山上的韓營、烽火臺遺址,都是韓世忠當年率軍駐紮、操練兵卒和軍事設施的蹤跡。

明嘉靖年間,在圌山設『遊兵廳』,派遣『把總』率軍鎮守。

清代改稱為『圌山關』。

清道光二十年《1840》,英國為了傾銷毒品鴉片,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戰爭。

期間,清政府為了加強長江下遊的防務,決定在鎮江修建圌山關古炮臺,與焦山炮臺、象山炮臺形成犄角之勢。

而圌山關炮臺則由圌山炮臺、順江洲的大沙炮臺和江都的三江營炮臺組成。

三足鼎立的炮臺設置,是扼守長江咽喉地帶的第二關《第一關是由江陰要塞和南通狼山炮臺構成》。

清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爆發,清廷負責江南抗英的是『威武將軍』奕經和兩江總督牛鑒。

鎮江城官紳捐銀數萬兩,加固城池;民眾自動捐獻銅、鐵十八萬斤,鑄造大炮,於圌山龜山頭增設炮臺;圌山、五峰山周圍的大港、大路鎮鄉民,自動組織『鄉勇』,用糧船若幹艘,滿載葦草,澆上桐油,做成『火筏』,對來犯敵艦施以火攻,配合炮臺將士作戰,抵禦外寇。

1842年7月,英侵略者攻陷了中國的防禦吳淞炮臺之後,發動了揚子江戰爭,由英政府全權代表璞鼎查率領,組成艦隊沿長江西進,溯流而上,意圖占領鎮江,切斷中國內陸交通大動脈,占領南京,以扼住清政府的咽喉。

7月13日,2000多名英海軍官兵,駕駛艦船25艘,運輸補給船47艘,到達三江營水面。

次日,派偵察艦伯魯多號和復仇神號駛至圌山進行測量偵察。

早已嚴陣以待的圌山炮臺紛紛開炮,大沙炮臺也協同作戰,激戰一個多小時,命中敵艦後艙,多名英軍當場斃命,許多英軍掉落江中。

敵艦嚇得退回三江營錨地。

  

圌山炮臺首戰告捷,圌山附近人民歡欣鼓舞。

7月15日,英軍調集9艘艦船前來報復。

面對來犯的英軍艦船,守軍和協助作戰的鄉勇毫不畏怯,集中所有彈藥向敵前鋒還擊,打得敵艦在圌山關江面上亂轉,始終不能上行一步。

敵我雙方對峙許久,終因孤軍苦守,彈盡臺毀,炮臺守軍將士才忍痛撤離。

由於圌山關防線的失守,焦山炮臺相繼被攻破,鎮江城軍民雖浴血奮戰,也終被英軍攻占。

恩格斯曾經極其熱情地高度贊揚了鎮江守軍英雄們的『勇敢和銳氣』。

1857年4月,他在《英人對華的新遠征》一文中寫道:『如果這些侵略者到處遭到同樣《鎮江》的抵抗,他們絕對到不了南京』這既是對鎮江保衛戰,也是對圌山關炮戰的高度評價!

史料圖片

1949年4月20日夜,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解救江南人民於水火之中。

英國四艘軍艦竟粗暴幹涉中國內政,與國民黨海軍軍艦狼狽為奸,一起炮擊正在渡江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打死打傷我軍250人。

我軍先頭部隊強渡長江抵達南岸後,立即利用圌山炮臺有利地形,發揮強大炮火威力,與北岸我軍炮兵配合作戰,狠狠懲罰了英艦和國民黨軍艦。

激戰中,三艘英艦倉皇逃竄,紫石英號艦被打得遍體鱗傷,掛旗投降。

圌山炮臺再次為捍衛中華民族尊嚴立下了功勞。

  

圌山古炮臺是中國抗英反帝鬥爭的重要遺跡,是鎮江人民浴血禦敵,狠狠打擊外國侵略者的鐵證,同時亦是鐫刻在圌山人民心中的豐碑,也與中華民族的歷史永存!1982年3月25日,圌山古炮臺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獲授鎮江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