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神白起的最後0.01%人性。《網路歷史》

長平,今天山西高平市永錄村,公元前260年,秦趙為爭奪上黨,在此展開了戰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長平之戰。

趙軍戰敗,數十萬降卒遭坑殺。

【原文: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

趙卒反覆。

非盡殺之,恐為亂。

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

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

趙人大震。

出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兩千多年後的1995年,永錄村村民在修整田地時發現屍骨坑。

1號屍骨坑發現130多具骸骨,這些骸骨擺放得雜亂無章,縱橫相疊,有明顯的刀傷、箭傷等創傷,甚至有的隻剩軀幹沒有頭骨。

而這些,僅是潛在屍骨數量的冰山一角。

兩千年來,人們對於這場發生在長平之戰尾聲的血腥屠殺,眾說紛紜。

是白起生性殘暴,有意為之?

還是局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

歷史最復雜的地方,恐怕就在於它沒有定論,有很多值得探究之處。

歷史如果非黑即白,就像一個人非善即惡,失去了深度和蘊意。

戰俘:數字還是人?

在漫長的人類戰爭史上,君王和將領是被人反復提及的主角。

作為失敗一方的戰俘,往往隻是史冊上,戰勝國拿來標榜戰績的數字。

他們無名無姓,隻是悄無聲息地參與了某次戰鬥,甚至有可能獻祭自己的生命,正如長平之戰中的數十萬趙軍降卒。

直到永錄村屍骨坑的發現,世人才切實地感受到,那些深埋地下的累累白骨,曾經也是有血有肉的人類。

唐人李華在《吊古戰場文》中曾有一句質問,『生也何恩,殺之何咎』,就是感傷那些被棄屍荒野的普通士兵,他們活著的時候享受過什麼恩惠嗎,又是犯了什麼大錯要這樣被殺掉呢?

在歷史上,一直有”殺降不祥”的說法。

在戰國時代,戰俘大概有兩種命運。

第一種,就是被釋放回國。

第二種,就是成為戰勝國的奴隸。

第三種則是被編入戰勝國的軍隊,為戰勝國效力。

這大概是當時趙軍降卒能想到的所有可以活命的結局。

實際上,在中國歷史上,將戰俘收編整頓還是比較常見的做法。

比如秦滅六國之後,便將大量六國戰俘投入到進攻百越的戰爭中,讓這些士兵一邊征討一邊拓荒,即消耗了大量戰俘,同時也使得秦朝疆域得到了極大開拓。

不過歷史上的很多事也不能一概而論。

長平之戰不是一場普通的戰役,而是一場關乎秦趙兩國賭上國運的生死較量。

如果將趙軍降卒安插到秦國一線部隊,趙人不但無法心服口服地做秦國臣民,還很可能引起軍中內亂。

可若是將這些訓練有素的士兵放歸趙國,重新休整武裝,等於是又給了趙國抵抗秦國的機會,那這場勝利又有什麼意義呢?

長平之戰打到最後,趙軍的軍糧早已告急,數十萬趙軍降卒饑腸轆轆,隻能以秦軍的糧食養活他們。

這麼多人的夥食供應,讓秦軍大營的糧草非常緊張。

如果白起再不做出決定,秦軍就會被拖垮,無法進行下一步的戰略部署。

長平之戰的戰俘規模是空前的,在白起之前的名將從未遇到過類似情況。

之於白起這樣戰場經驗豐富的武將來說,一切軍事行動都是為了完成戰略目標,最終打贏戰爭。

他能做的就是從秦國的國家利益出發,去做最合理的決定。

哪怕是用一種最直接、最殘酷的手段,殺降。

除240名未成年者被放歸趙國,其他數十萬趙軍降卒悉數陣亡。

趙國舉國大震,短時間內都無力與秦國抗衡。

其他國家看到這樣的結果,也對殘暴的秦國避之不及。

長平之戰成了白起軍事生涯的巔峰,也使他坐實了『人屠』的惡名。

數十萬趙軍降卒的性命,是白起的成名作,亦成了他的招魂幡。

秦昭襄王:雄主還是無賴?

司馬遷對白起,略有同情之心。

史記中一些詞匯的使用,給了後世很多想象空間。

比如白起死前說『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這個『詐』承認自己背棄了對趙卒降者的承諾,又能感受到混雜其間微妙的陰謀感。

【原文:秦昭王與應侯群臣議曰:『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

武安君引劍將自剄,曰:『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

』良久,曰:『我固當死。

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

』遂自殺。

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

死而非其罪,秦人憐之,鄉邑皆祭祀焉

出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一種懷疑也逐漸成型,那就是秦昭襄王比白起更堅持殺降這件事。

白起並非真心要殺這數十萬降卒,他更願意在戰場上殺敵,不願意背棄趙軍已經歸降的承諾。

然而秦昭襄王為了消滅趙國的有生力量,以他的方法給白起施加壓力,讓其背下殺降的鍋。

因為他是王,誰又敢說出王的本意呢?

《史記》中的一個『詐』字,或許表達了白起對殺降事件的不甘,這也成為後來白起拒絕再為秦昭襄王出戰的伏筆。

秦昭襄王何許人也?

在位五十餘年的一代雄主,可以說他是秦始皇一統天下霸業的奠基者。

翦伯贊先生說:昭王末年,秦對六國的鬥爭已取得決定性勝利。

作為宣太後之子,他經常被說成『傀儡』,『半輩子沒能親政』,那可是太小看他了。

事實上,他集野心、能力、腹黑、無賴於一身,是最適合做王的人。

從魏冉到范雎到白起,秦昭襄王擅用野心勃勃的大才,卻又拿捏得住那份貪婪,無一讓他們有好結果。

這不正是同時代的思想家們,韓非子、荀子等人所尋求的理想君主,一位不專權卻能決斷的君主,一位可放權卻又必須時刻控制臣下私欲使之不足以形成對國家危害的君主。

【原文:夫為人主而身察百官,則日不足,力不給。

且上用目,則下飾觀;上用耳,則下飾聲;上用慮,則下繁辭。

先王以三者為不足,故舍己能而因法數,審賞罰。

先王之所守要,故法省而不侵。

獨制四海之內,聰智不得用其詐,險躁不得關其佞,奸邪無所依。

遠在千裡外,不敢易其辭;勢在郎中,不敢蔽善飾非;朝廷群下,直湊單微,不敢相逾越。

故治不足而日有馀,上之任勢使然之。

出自《韓非子·用度》】

這樣的一個人,必然是心狠手辣、能屈能伸的。

秦昭襄王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邀楚懷王在武關會面結盟,途中突然劫持楚懷王到咸陽,強迫楚懷王割巫郡、黔中郡給秦國。

楚懷王憤然拒絕,秦昭襄王便囚禁了楚懷王。

這個故事,《風雲戰國之列國》的楚國篇有提及。

這些都是秦昭襄王無賴的一面,也是他政客的一面。

從他的人物個性上來看,他堅持要白起殺降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殺降之後,他又擔心白起功高蓋主,聽取范雎的意見開始議和,這就是權力的制衡。

反正趙國的有生力量已經幹掉了,我派誰來打邯鄲不都一樣嗎?

事實證明,他還是小看了剛烈的趙人。

白起:戰神還是人屠?

白起不是沒有殺降的紀錄。

華陽之戰白起大敗趙軍,將趙軍俘虜兩萬人沉入黃河。

他的暴烈與殘酷,聞名於戰國,是秦國虎狼之師的代言人。

但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史冊中的字裡行間,再去看看前因後果,把白起當做一個『人』,而不是一個『神』來理解,或許可以看到他那0.01%的動搖。

長平之戰後,秦軍經過近一年的休整,便重新計劃攻打邯鄲。

秦國上下都對這場戰役充滿信心,可是隻有白起,不僅拒絕掛帥出征,還成為了這場戰爭的反對者。

他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放棄攻打趙國,讓人民養精蓄銳。

同時,要安撫那些因長平殺降之事而恐懼秦國的諸侯,分化六國合縱聯盟,伺機攻打驕傲輕敵之國,伐滅無道之國。

【原文:武安君頓首曰:『臣知行雖無功,得免於罪。

雖不行無罪,不免於誅。

然惟願大王賢臣愚計,釋趙養民。

以諸侯之變,撫其恐懼,伐其驕慢,誅滅無道,以令諸侯,天下可定,何必以趙為先乎?

此所謂為一臣屈而勝天下也。

大王若不察臣愚計,必欲快心於趙,以致臣罪,此亦所謂勝一臣而為天下屈者也。

夫勝一臣之嚴焉,孰若勝天下之威大耶?

臣聞明主愛其國,忠臣愛其名。

破國不可復完,死卒不可復生。

臣寧伏受重誅而死,不忍為辱軍之將。

願大王察之』王不答而去。

——出自《戰國策·中山策》】

當初謀劃和執行殺降的白起,成為秦國反思殺降的第一人。

對此,朱紹侯先生指出:『白起是秦兼並戰爭中殺人最多的將領,但他最終看到了大屠殺給秦國帶來的危害,因此想要改弦更張』

白起的憂慮不是毫無道理。

殺降一世震驚六國,也加深了六國對秦國的仇恨。

趙國全國上下同仇敵愾,並且聯合了魏、楚、齊多國準備對抗秦軍。

可是白起的勸諫,不僅沒能成功勸住秦昭襄王,甚至給自己埋下了殺身之禍。

白起有功,他將自己大半生的聰明才智,獻給了秦國的統一大業。

白起有罪,無數趙國人因為他,失去了自己的父親、兒子和丈夫。

世人尊敬他,也永遠不會原諒他。

《風雲戰國之梟雄》白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