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魯迅,讀者們都不陌生。
他是中國近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
他的著作非常廣泛,有雜文、小說、散文等文學創作,還有很多文學評論、文史研究、思想研究等理論。
魯迅的作品,尤其是文學創作,很多文章曾入選中小學課本。
如《三味書屋》、《孔乙己》、《祥林嫂》等。
魯迅對文學成就的貢獻,可以說在近百年來,絕對是『泰山北鬥』的存在。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實魯迅的專業根本不是文學,而是醫學。
魯迅從小成績斐然,曾留學日本仙臺醫科專門學校攻讀醫學。
這在他的《藤野先生》一文,可見一斑。
魯迅學醫歸來,為何要放棄本專業,而選擇走上文學這條路呢?
在讀書的時候,老師曾經講過:魯迅也是一位胸懷大志,愛國愛民的大學者。
當他學醫歸來之後,本想做一名醫生懸壺濟世,救民水火;但是他看到清末民國時期,大多國民的麻木不仁,他非常失望。
他認為,隻有改變國民的劣根性,才能救中國。
於是『棄醫從文』。
魯迅先生不負初心,從文之後寫出了很多批判性文章,令人深思、發人深省,在當時社會影響很廣,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以至於百年後,他的不朽之作,還在熠熠生輝。
由此可知,魯迅先生棄醫從文,完全是為了思想上救中國,為了剔除長久以來潛藏在國民心中的『劣根性』。
那麼,清末時期,國民的麻木不仁到底有多厲害呢?
這裡有幾個小故事,可見一斑:
一、鴉片戰爭中的『國民』
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軍被英軍擊敗。
當英軍登陸中國大陸之際,清朝百姓那時候的反應不是起來反抗,而是夾道歡迎。
此後,清朝百姓還像對待遠方到來的貴客一樣,主動向他們出售蔬菜,糧食等生活用品。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仍然不利。
當時數以百萬計的百姓圍觀在珠江兩岸,冷漠的看著江中清軍與英軍作戰。
當清軍輸了以後,百姓們發出了像看馬戲時的唏噓聲。
臉上,全然沒有一絲擔憂。
待英軍再次登陸以後,百姓和洋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仿若認識已久的老友般親密。
二、八國聯軍入侵時的『國民』
到了199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那時的國民麻木更是令人痛惜。
火燒圓明園的時候,當地很多民眾也加入了哄搶行列,與八國聯軍一起,爭先恐後地搶奪著圓明園的財物。
接著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城的時候,聯軍一時攻不進去。
這時候有民眾給聯軍出謀劃策說:廣渠門的下水道未曾設防。
於是聯軍從廣渠門下水道魚貫而入。
尤其是攻入皇宮的時候,很多民眾還幫著扶梯子,有的民眾坐在墻頭上幫著聯軍了望,更可甚者八國聯軍殺人放火的時候,還要求中國人自己綁中國人,中國人砍中國人自己的鬧袋。
這一幕幕觸目驚心,是每個國人不忍回憶的地方。
我們常說帝國主義掠奪成性、侵略成性,卻很少有人能靜心審視自己。
『落後就要挨打』,可又有多少民眾能意識的到?
曾經有一位英國記者,在他的回憶錄中如是記載:
在離戰場很近的村落裡,清朝村民麻木的端著飯碗,看著他們的軍隊和我們作戰,臉上是波瀾不驚,眼神裡藏著事不關已的看戲心理。
也許是大清滅亡勢不可擋,老百姓一步步被清政府所拋棄,心生怨恨;也許是大清入關兩百年來對民眾實施的『奴性』統治,使民眾麻木成了這般。
無論如何,清末時期百姓的劣根性卻是非常之深,甚至超出了我們現在每個人的認知。
所以魯迅先生『棄醫從文』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同時,我們對其有如此之覺悟,如此之恒心,如此之逆行,如此之壯舉,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