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華夏封建王朝史中的清王朝,幾乎都難以有好感,原因也簡單,在清朝的統治下,讓我們經歷了長達百年的低谷期。
曾經,東亞地區的『天朝上國』、令人向往的神秘富裕的東方,現在成了一個只要在海上架起幾門大炮就會屈服的國家。
此外,華夏接連丟失了大片土地,至今每每想起都氣憤填膺。
不過,在我們感到憤慨的時候,也不應忘記,若沒有清朝的存在,這些丟失的地方可能跟我們關系不大了。
要知道,早在遠古時期,隨著我們轉型成農耕之後,降水量便成為了華夏民族發展的天花板。
一旦到了不適宜農耕的地區,即使,能夠占領該地區,也難以在當地通過耕種,穩固統治。
若一個地區的年降水量低於了400毫米,對於我們來說,就難以前往定居耕種,而這一降水線也成為了歷代封建王朝能夠固守的邊疆。
不管是強漢巨唐,還是天子守國門的明朝,到了後期,其疆域范圍基本都收縮到了400毫米降水線內。
這一情況到了清朝則有了很大的改觀,在清朝入主中原前,為了應對面臨的外部壓力,當時的清朝統治者確立了『滿蒙聯姻』的措施。
這一措施直接讓雙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為了彼此親密無間的盟友。
有了這一舉措,在盟友的堅定支持下,清朝完全掌控了曾經的漠南漠北地區。
之後,又經歷了數次大戰、耗費上億兩白銀,到了乾隆後期,清朝已經徹底掌控了曾經的西域和吐蕃故地。
不要小看這個成就,要知道,即使是唐朝這個封建王朝最巔峰的時代,我們也未能徹底掌控這些地區。
原因就在於華夏無法拿出龐大的人力物力,支持在這些地區的連番大戰,並建立穩固的統治機構。
之後,雖然清朝開始走向衰敗,但從乾隆末期到西方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有近半年世紀的時間間隔,這便給了清朝穩固在當地統治的機會。
不至於,出現剛進入該地區,很快又因西方勢力的深入而失敗的情況。
到了十九世紀末期,雖然清朝在北方被沙俄侵占了上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沿海也有眾多城市被列強霸占,但清朝依然統治著華夏主體區域、漠南漠北、西域和吐蕃故地的全部或大部分地區。
這一情況一直持續到了清王朝的覆滅,之後,便是民國通過清帝退位詔書,全面繼承了清朝的疆域,從法理上確立了我們的國土面積與范圍這也是後來,與他國討論邊疆線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