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曹髦、李世民、日本中大兄皇子看,光緒有除掉慈禧可能。《網路歷史》

有人問,光緒皇帝變法失敗就在於沒有實權。

在當時他是否有自己動手從慈禧手中奪權的可能呢?

光緒當然可以殺掉慈禧,大概率情況殺也就殺了。

但問題是,光緒不會這麼做,甚至根本就不會這麼想。

從人性考慮,怕到骨髓裡的情感

一個人從小到大都被強勢長輩欺負,他一生隻會選擇忍耐。

光緒4周歲就被抱入宮中,雖然受東太後喜愛,但畢竟西太後因為時期姨母且繼承的是西太後香火。

所以,管教中以西太後為主。

慈禧在管教中多以體罰管教為主,光緒最小對其懼怕。

我們常說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應該也適合於他。

再加上清朝政治的儒家化問題,光緒更不可能有大逆不道的想法。

清朝雖是少數民族政權,但經過二百多年發展,其民族本身先是儒家化後是漢化,漢人的『孝觀念』對其自然有很強的影響。

慈禧和光緒的矛盾,既是長輩與晚輩的沖突,又是君臣沖突,忠孝觀念讓人們很難取舍。

這也是我說光緒難以有這樣的想法的原因。

即使在康梁等人建議下利用袁世凱搞軍事政變的情況下,也僅僅是要回政權,而沒有痛下決心的意志。

當然,慈禧知道這件事情後的想法兒就不一定了:保住性命是第一意識。

慈禧對光緒的痛恨,甚至不惜為了廢黜光緒,對義和團采取各種支持、逼迫西方同意自己廢帝的意圖,從而導致日後『八國聯軍侵華』事件。

光緒被毒殺的各種疑案也可以說明,即使不是慈禧直接下手,也是慈禧默認所為。

對光緒如此痛恨,也是傳統中國女性對於『非親生子女』的一種『心理報復』。

在這點上,光緒的猶猶豫豫實屬幹大事兒的大忌。

在中國歷史上,我們三國時期的曹髦、唐朝的李世民、日本的中大兄皇子為例,講述一下光緒的處境其實並非毫無還手可能。

慈禧權力雖大但並非無懈可擊,只要魄力足夠大完全可以一擊即中。

政治許多情況和我們一樣人在忠心在,人亡忠心亡

三國時的曹髦、唐太宗玄武門之變、日本乙巳政變中的中大兄皇子等都是自己親自操刀,卻有著不同的境遇。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曹髦因為實在沒有支持者最終被殺外,包括中大兄皇子在內的國外情況,都是自己動手獲得了成功。

自己動手就在於身份特殊,大部分人都攝於皇帝或皇子身份不敢動手。

如果司馬氏在宮中被殺後,其結果反倒會可能不同。

但曹髦過於年輕,忍耐力不夠。

曹髦的失敗就在於輕舉妄動,自己率領人馬去攻擊,雖然勇氣可嘉但確實莽撞。

在以上三個案例中,李世民成功幾率最大,他親自射殺了太子建成。

他如果不動手,別人恐怕不敢殺。

尉遲敬德比較楞,但殺皇子與殺太子可不一樣。

光緒的情況和中大兄皇子《在接受『三韓』朝見時,手下殺手都懼怕權臣的情況下,自己親自上前刺殺之》類似,有一定實力就看敢不敢動手了。

慈禧雖然權力龐大,但光緒已經親政數年,通過禦史言官等已經奪取了部分實權,再加上皇帝的身份,以及愛新覺羅家族大部分成員的支持,更有地方實力派《特別是湘軍方面和張之洞等人的支持,在地方上,不會有多大的反對聲音。

光緒只要解決了京城方面的反對者,也就是慈禧的親信問題,就能夠獲得成功》支持,光緒是可以以非常之舉成功的。

即使殺了慈禧自保尚可,慈禧的親信很難有理由反抗反擊

清朝雖然是少數民族政權,但因為在北京為帝已經多年,其統治者和大部分普通百姓的『儒家化』已經成功。

請注意『儒家化』隻是一種統治思想、被統治思維,也就是『等級制度下親親我我』思維。

漢化則包括民族風俗、習慣等,漢化與儒家化是不同的概念,先有儒家化後才能漢化。

因為清朝的『儒家化』比較成功,儒家的登記秩序觀念、統治思維等都深入滿族頭腦中。

光緒作為皇帝的『至高無上』,使得包括宗人府在內的滿精英較多的衙門、部門『尊帝』思維比較明顯。

從光緒死後,宗人府被排斥出喪事事宜就可以看出,慈禧對他們是不放心的。

這可是在1908年而不是1894年,當時光緒還是皇帝的時候,其愛新覺羅家族的整體向心力向誰不言而喻。

光緒之所以沒有控制實權,主要是慈禧的身份、慈禧還活著,許多人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家族利益支持慈禧。

但是,人死了會怎樣?

許多事情都是『人死如燈滅』。

其一:慈禧背後的家族勢力比較小,肯定沒有愛新覺羅家族強大。

其二:所謂的慈禧親信也是為了榮華富貴,在慈禧被殺、光緒是合法天子下,敢於為死人復仇的人,絕大部分人辦不到。

那是有滅族風險的。

其三:封建社會的政治就是利益交換,慈禧和光緒都是主子兒,除非你侮辱過光緒,光緒搭理你幹啥。

你又何苦躺渾水。

女天皇躲了,中大兄皇子砍向權臣

因為人性原因導致光緒很難有魄力,一者是我們的文化原因;一者是慈禧在宮中的權力太大;一者他說接觸的西方書籍也沒有類似案例。

臣子更不敢說這樣的話,全靠自己去悟、去下決心。

可惜,光緒根本沒有這種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