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一戰朱元璋徹底打垮陳友諒,靠的不是實力,而是智慧。《網路歷史》

中國古代史上,有兩位皇帝歷來讓人們感慨命運的千變萬化,一位是漢高祖劉邦,另一位則是明太祖朱元璋,劉邦由一介平民登上皇帝之位,朱元璋則是從乞丐成為天子,二人的階層跨度之大實屬罕見,讓人不得不為之稱奇。

縱觀朱元璋打天下的整個過程,我們可以發現:朱元璋奪天下的過程其實就是擊倒一個個對手的過程。

正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亂世之中要想登上天子之巔,其競爭的殘酷和慘烈程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在朱元璋走向天子之巔的路途中,有一個對手一直是他的心頭大患,他便是一代梟雄陳友諒。

陳友諒出身低微,在亂世之中選擇了投靠已經建立政權的徐壽輝,徐壽輝見陳友諒孔武有力,而且為人也比較老實,於是便好心收留並重用了他。

要說這個徐壽輝也是一位野心十足的人,他所建立的政權名字叫做『天完』,聽著感覺很奇怪,大家都知道由蒙古人建立的朝代的名字叫做『大元』,徐壽輝為了壓過『大元』一頭,就把自己所建立的政權稱為『天完』,先從氣勢上壓倒對方,不過徐壽輝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天完』政權卻是在陳友諒的手中徹底完蛋的。

陳友諒一開始並沒有讓徐壽輝失望,他殺了叛將倪文俊,幫徐壽輝出了口惡氣,自此陳友諒深得他的信任。

可惜生逢亂世,人心易變,隨著實力的不斷增強,陳友諒內心的權力欲望一步步膨脹,為了權力,他最終選擇了反叛自己的恩人,1360年,陳友諒在鳩州殺徐壽輝並登基稱帝,立國號為漢。

穿上皇袍之後的陳友諒自然要掃除群雄,平定四海,以期實現君臨天下的目標。

陳友諒稱帝以後的第一個目標便是處在應天的朱元璋。

經龍灣、江州戰役之後,陳友諒距離自己的目標應天越來越近,最終他迎來了與朱元璋正面對抗的戰役——鄱陽湖之戰。

鄱陽湖之戰前,陳友諒信心滿滿,這份信心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強大的實力作為基礎的。

在鄱陽湖中進行兩軍對壘自然是以水戰為主,水戰最看重的就是船隻。

朱元璋應戰時間較短,隻能倉促準備,並沒有來得及修造大的船隻,有些戰船甚至是從附近百姓那裡臨時征調來的漁船。

而陳友諒的水軍則在戰前作了充分的準備,他們用於作戰的船隻幾乎是清一色的大帆船,兩軍在水中對陣時,陳友諒軍隊的船隻比朱元璋軍隊的船隻高出了一截,不管是放火炮,還是射箭,陳友諒的士兵都處在居高臨下的位置,優勢明顯。

鄱陽湖戰役前期,朱元璋的軍隊因為戰船上的劣勢多次吃虧,苦不堪言。

在危急的形勢面前,朱元璋沒有被困難打倒,也沒有被陳友諒高大的戰船嚇跨。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陳友諒戰船雖大,可是機動性差,在水上遇到危險難以很快做出反應。

朱元璋戰船雖小,但卻十分靈活,於是朱元璋的部下充分發揮了戰船靈活的優勢,發明了一種叫做『沒奈何』的戰鬥武器,通過葦席做桶,裡面填滿火藥,當雙方靠近時,直接點燃火藥並推向敵方船隻。

陳友諒的戰船即便發現對方來者不善也不能迅速掉頭逃跑,隻能眼睜睜看著戰船被炸。

就這樣,彌補了武器上缺點之後的朱元璋軍隊與準備充分的陳友諒軍隊開始進入了漫長的死磕狀態。

在死磕前期,朱元璋險些被陳友諒的部下擒獲,幸好擅長擊射的常遇春一箭幹掉了敵方的進攻頭領,朱元璋才化險為夷。

在死磕前期,二人還不相上下,可是到了死磕後期,陳友諒似乎是打急眼了。

在漫長的死磕狀態之下,陳友諒漸漸失去了耐心,他知道擒賊先擒王的道理,於是他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如何直接幹掉朱元璋上面。

他派往朱軍大營的臥底打聽得知朱元璋所在的戰船是白色的,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的陳友諒簡直欣喜若狂。

第二天,陳友諒便在湖上集結自己的戰船向朱元璋陣地氣勢洶洶地開去,可當靠近之後,陳友諒慌神了,朱元璋軍隊所有的戰船都被刷成了白色。

等待陳友諒的將會是朱元璋預先設下的埋伏,沒待陳友諒回過神,無數的飛箭、火藥便朝著他飛奔而去,士兵們死的死,傷的傷,戰船翻的翻,沉的沉,陳友諒軍隊遭受重創,隻得全面退守鄱陽湖西岸,經此一戰,陳友諒殺朱元璋的計劃全部破滅,同時也損失了很多戰船和士兵,真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全面退守之後,陳友諒軍隊的士氣低落到了極點,本來陳友諒軍隊中就有一部分是徐壽輝的舊部,陳友諒當初如何忘恩負義殺死自己恩人徐壽輝的事情可謂歷歷在目,諸將心中早有不滿,沒過幾天,陳友諒手下的左右金吾將軍便帶領軍隊投降了朱元璋。

陳友諒聽聞之後惱羞成怒,下令一旦發現有投降朱元璋者一律就地處決,絕不姑息,而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的朱元璋則下了一道相反的命運:善待投降的士兵,能放走的放走,兩邊一對比,陳友諒的部下漸漸意識到自己賣命的主子竟然不如敵方的首領,陳友諒在關鍵時刻失去了人心,很多士兵已無心再戰。

陳友諒的軍隊退守鄱陽湖西岸時,朱元璋的軍隊也沒有閑著,迅速圍上來形成了一個包圍圈。

但朱元璋並沒有直接追趕到底,而是采取了圍而不打的策略,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給自己的軍隊贏得休整的時間,另一方面也是通過包圍的方式將陳友諒活活耗死拖垮,讓他在彈盡糧絕時主動投降,從而減少軍隊的傷亡,畢竟朱元璋對付完陳友諒之後,還要對付另外一個競爭對手張士誠,不儲備點資本是不行的。

陳友諒深知自己已經耗不起了,於是他很快選擇了突圍,事實證明人在危急時刻的潛能是驚人的,即便六十萬大軍隻剩下殘兵敗將,陳友諒依然在朱元璋的包圍圈上撕開了一個口子。

眼看陳友諒就要逃跑,朱元璋深知自己絕對不能放棄徹底鏟除陳友諒的大好機會,於是便親率十萬大軍追趕,有了主帥親臨前線,士兵們自然戰勁十足,紛紛對陳友諒的戰船窮追不舍,本來損失慘重進行突圍的陳友諒便早已是驚弓之鳥,再加上此刻的朱元璋在背後緊緊地追趕,陳友諒更是自顧不暇,自己的殘兵死的死,降的降。

此刻的陳友諒已經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或許陳友諒在思考,亂世之中,自己的手段已經夠黑了,為什麼還落得個如此結局,難道在亂世之中還需要再談道德嗎?

正當陳友諒思考時,不知是哪個無名小卒射來的一支箭穿透了他的心臟,陳友諒的生命就此了卻,鄱陽湖也成為了他的終點。

陳友諒陣亡之後,他的部下將其埋在了蛇山之麓,處在今天的湖北境內,其墳墓早已荒涼無比,一代梟雄落得如此下場,其結局讓人嘆息,不過同情終歸是同情,對於陳友諒的結果我們還是要以客觀的態度進行分析:其實在亂世之中奪天下,如果過於相信狠厲的手段,則容易失去人心;過於相信道德仁義,則容易上當受騙,總而言之,過分倚重於其中任何一方都難以有好的結局,最好的方法便是找到二者之間的平衡點,做到恩威並施。

而這一點,恐怕陳友諒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沒有想明白。

經鄱陽湖之役打敗了陳友諒之後,朱元璋又平定了張士誠,在掃除元朝殘餘勢力的過程中建立了延續二百七十多年之久的大明王朝。

朱元璋的經歷告訴了我們:亂世是武力的博弈,更是智慧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