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如果沒有弒父奪權,安祿山反唐成功的幾率大麼?《網路歷史》

作為一場差點要了唐王朝命的叛亂,哪怕沒有安祿山父子反目等一系列劇情,這場席卷北方的動亂,從爆發的第一天起,覆滅就是時間問題。

幾乎沒有任何成功的幾率。

首先一個事實是,安史叛軍的整體實力,無論經濟還是戰爭潛力,對比唐王朝都是差距太大。

安祿山的叛軍,以河朔邊鎮的邊防軍組成,擁有強大的作戰素質和兇悍風格。

在盛唐文恬武嬉的情況下,突然爆發的叛亂,確實打了唐朝一個措手不及。

但是等著唐王朝緩過神來,局面就立刻反轉:叛軍在755年爆發叛亂,一度席卷中原,但是當唐朝郭子儀李光弼的精銳部隊反擊河北,大唐王朝戰爭機器隆隆啟動後,安史叛軍就立刻不支,連河北老窩都眼看要被端掉。

如果不是唐玄宗自己不作不死,貿然命令鎮守潼關的安祿山出擊,唐朝非但不會落到長安淪陷皇帝跑路的慘況,甚至很可能在756年這一年就滅掉安祿山。

哪怕唐朝接下來敗退西北,唐玄宗躲了貓貓,唐肅宗在靈武即位做接盤俠,身邊當時就剩下了幾千殘兵。

唐肅宗的心腹謀士李泌,卻也是信心爆棚:不出兩年,無寇矣。

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唐王朝想要翻盤,兩年就足夠。

為什麼這樣說?

以李泌的分析說,安祿山史思明之流,不單是戰爭潛力有限,其本身的格局也無比狹隘。

他們最大的目標,就是能搶一天算一天,所過之處都是隻知道燒殺搶掠而不知建設。

相反大唐雖然中原盡失,但只要集結河西安西的精銳部隊,從河北關中幾個戰場進行壓制,唐王朝扭轉戰局,依然也隻是時間問題。

當然,要實現這個戰略,李泌當時也說的很明白:陛下無欲速,夫王者之師,當務萬全,圖久安,使無後害。

也就是說,唐朝皇帝自己心裡要有數,千萬不能著急求快,要務必除惡務盡。

可與長安淪陷一樣,唐王朝再出問題的,依然還是這條:在唐朝的戰略已經奏效的情況下,猴急的唐肅宗擅自更改作戰計劃,導致唐朝在局面大優的情況下攻擊長安失敗。

結果,原本一鼓作氣的戰局,就這樣打成了僵持,拖了八年才算平定。

只要看看唐朝犯了這麼多錯,卻還能平定安史之亂的歷史真相,就知道安祿山發動這場叛亂,無論實力還是戰略眼光,他都沒有任何贏的可能。

安史叛軍能拖八年,已經是走運了。

但這個『走運』,更多的卻是嘆息:本來唐朝只要穩打穩紮,完全可以在短時間裡平定叛亂,但由於連續兩任無腦皇帝的瞎指揮,活活變成了八年大亂。

然後唐朝雖然平叛成功,卻已經元氣大傷,再也不復黃金時代。

有權任性的後果,任何年代,任何行業,都像唐朝皇帝平定安史之亂一樣可怕!大家覺得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