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片主角面對圍攻時,通常會和好朋友背靠背站著,互相照應。
還真巧,甲骨文裡的『北』,看起來也像兩個人背靠背,隻不過是坐著。
這難道不是兩個人在鬧別扭?
沒錯,『北』字的本意就是背離、違背。
可是,北和敗有什麼關系?
為什麼說失敗的時候,我們要說『敗北』,不說『敗南』呢?
這是因為古文中的『北』大多和軍事有關。
在冷兵器時代,兩軍交戰,誰失敗了,轉頭逃跑,肯定會把後背留給對方。
所以,這裡的『北』,其實是通假字,通『背』。
既然是『背』,為什麼不直接說『背』?
因為先秦時期,還沒有『背』字,想表達『背』意,都是用『北』字。
如《孫子兵法》裡的『佯北勿從』,說的是如果敵人假裝逃跑,不要追;賈誼《過秦論》裡有『追亡逐北』,是追逐逃跑敵人的意思。
雖然『敗』和『北』表述的意思相近,但這時,『敗』和『北』的聯系還不緊密。
『敗』強調結果,『北』則強調逃走的狀態。
如果敗後沒有逃走,就不能說是『北』;或者還沒打就逃走,也隻能說是『北』,不能說是『敗』。
『敗北』作為一個合成詞,最早出現在西漢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中:『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秦漢之前,語言發展不完善,形容事物多用單字;到了漢朝,這種情況改善了很多,所以《史記》中『敗北』才發展成一個常用的雙音節詞,表示失敗。
再後來,『敗北』不僅能指軍事失敗,還能指其他方面的失敗,如柳宗元在《上大理崔大卿應制舉不敏啟》中,就提到了『敗北而歸』。
如今,『敗北』還被用來泛指在各種競爭、競賽中失敗。
來源:《敗北為何不敗『南』?
》閱讀時代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