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化的方方面面,其實任何一種文化,它最終都會形成一種精神,而這種精神呢往往貫穿在這個地方人的骨子裡,我們說到山西文化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其實嚴格意義上講就是山西人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因為歷史呢是由人創造的,那麼山西人對中國歷史有哪些精神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呢?
我們得說到忠義二字,中國古代叫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耕田讀書,就是對這種忠義自古及今,我們都認為是非常美好的一種品質。
當然我們一說忠義,很多人會說忠義和山西人聯系,關二爺 關公 武聖人,也是武財神,我們看這個警匪片就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這警察門口供關公,就是關公代表的忠義,關公是山西蒲州解涼縣人,說這是忠義的最高化身,其實關公還不能完全涵蓋山西人忠義的特點,其實早在關公之前山西人裡邊就出了不少這樣的好漢而且這些忠義故事,我們今天聽起來,依然會覺得熱血沸騰擊節贊嘆說的上忠義千秋四個字。
晉文公時代的晉國忠臣故事
晉文公時代當初重耳執政之前是重耳爸爸 執掌晉國,當時晉國和少數民族通婚當時和戎狄通婚就是西北一代的少數民族,通婚娶回來兩位少數民族女子,和晉文公爸爸成親後 大老婆生了重耳,小老婆生了夷吾,後來這兩個少數民族的女子失寵,晉文公的爸爸又寵幸一名女子驪姬,驪姬生一子名叫申生,驪姬拼命想讓自己兒子繼承王位。
排擠重耳和夷吾,因此晉國國內打亂套了,重耳成了受害者,無奈選擇出逃,出逃路上帶了五位重要的臣子,頭一位叫狐偃,第二位叫趙衰很有謀略 擅於計算,第三位叫魏武子,第四位叫司空季子,最後一位叫介子推。
重耳周遊列國,沿路食不果腹,忽見,幾個農民在田地鋤地,重耳叫胡偃上前,想借食物果腹,狐偃就向農民說,我家主公餓的不行了,能給口飯吃嗎?
農民一看樂了,你們這些穿著漂亮衣服當官的有錢人怎麼還向我們要飯了呀,來來來我給你,拿起個碗來裡邊裝上一堆黃土,拿給重耳,把重耳氣的不輕人在餓的時候脾氣也大,拿起鞭子就要打這些農民,狐偃趕緊攔下,且慢主公,我們如此顛沛流離,你不想著有朝一日回到晉國執掌天下嗎,執掌天下就是開疆拓土啊,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啊,老百姓現在把土給你送上來了,國土給你了,你怎麼能不接呢?
多好的兆頭啊,這重耳才明白趕緊把這土接過來然後放到地上,這臣子六七個人下跪磕頭,就是那個時候重耳懷著一種夢想要回歸晉國。
可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吃都吃不上了眼看有性命之憂把重耳餓的頭昏眼花,正這個時候他迷迷糊糊,他的大臣介子推給他端來一碗湯,來主公你嘗嘗這個,這是野菜燉的肉湯,重耳一喝鮮美無比,說這哪來的都沒糧食何來肉湯,介之推遂言,我煮的這碗肉湯,是介某的大腿肉。
當時把重耳感動壞了,這個時候這些人跟他可能連命都沒了,還有這樣的忠心耿耿之士,所以重耳就說,我今後要是得到天下我非報答你不可。
後來重耳執掌晉國朝政,春秋五霸有名的晉文公時代誕生了,這個時代晉國非常強盛,開始分封下邊的大臣。
這時介子推想,第一,我作為這個臣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主辱臣死,我割一塊肉有什麼呢,他沒拿這個事當功勞認為自己應該做的。
第二,天下太平了過去不少阿諛奉承的小人冒出來了,沒給重耳出什麼力氣的也都到重耳這討賞來了,重耳也把他們安排了,介子推來氣,我恥於與這些阿諛奉承的小人為伍,所以介子推一生氣就帶著自己的老母親回到老家綿山這個地方隱居了。
他回去隱居了呢,他有個鄰居不幹了,說這重耳不是忘恩負義嗎,介子推當年把腿上的肉割下來給你吃,你現在太平了介子推回去了哪有這樣事的,就寫了一封書信掛到城門上了,那時候沒有紙呢,就是竹簡擱在城門上挺顯眼。
然後有臣子拿下來給重耳一看,重耳,哎呀,想起來了,我怎麼能把介子推忘了呢,這個人當年對我巨好,我吃過他腿上的肉,我這忘恩負義了呀,趕緊找再一打聽,介子推回老家去了隻知道隱居在綿山中,不知道在哪,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沒地方找去了,那大山哪搜的過來啊,旁邊有人出主意說主公啊這個介子推最孝順老母,他自己死都不願意出來,要是他母親生命受到威脅他肯定出來。
我給你出個主意把綿山圍上,從三面燒山就留一面,介子推愛惜老母親的命,一定從這面跑出來,咱就這堵著他就行,一出來就回到你身邊了,重耳一想也是啊,給我燒山,大火連燒了三天三夜都沒人往出跑,飛禽走獸逃出來不少,就是沒見人影,重耳這心裡頭巨慌,火一停趕緊進山裡搜,發現在一棵大樹洞裡看到兩具骸骨,已經面目全非了,娘倆抱頭燒死在裡頭,就是介子推和他老母親,哎呦 給重耳心疼的不行,這介子推寧死都不願意出來輔佐我啊,說明我這忘恩負義我對不起人家啊,這時重耳就把這棵燒焦了的樹拿回一段木頭回來做成木屐穿在腳上,天天看著這雙鞋,悲哉足下,就是我太想念你了,我太對不起你了。
所以後來互相尊稱足下,就是這麼來的。
大火三天,介子推和老母葬身火海,重耳不忍遂在陰歷三月初五定下來,家家戶戶不能動火要出涼的東西,這個節日定為寒食節,在寒食節的基礎上有了清明節。
戰國豫讓
在戰國時期又有一位了不起的人叫豫讓,史記裡《刺客列傳》裡第一位就是豫讓,豫讓也是山西人,為晉國大夫范氏當過家臣,後來又伺候過中行氏,後控制朝綱的智伯滅了范氏和中行氏,遂成智伯家臣,智伯後期管理荒淫無道,犯眾怒,弱勢大夫 韓 趙 魏聯合,歷史上三家分晉,趙襄子誅殺智伯,把智伯頭蓋骨做成漆器盛酒,豫讓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豫讓逃到山裡,思念智伯的好處,怨恨趙襄子把智伯的頭顱做成漆器,盛了酒漿,發誓要為智伯報仇,行刺趙襄子。
於是,他更名改姓,偽裝成受過刑的人,進入趙襄子宮中修整廁所。
他懷揣匕首,伺機行刺趙襄子。
趙襄子到廁所去,心一悸動,拘問修整廁所的人,才知道是豫讓,衣服裡面還藏著利刀,被趙襄子逮捕。
被審問時,他直言不諱地說:”欲為智伯報仇!”侍衛要殺掉他。
襄子說:”他是義士,我謹慎小心地回避就是了。
況且智伯死後沒有繼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報仇,這是天下的賢士啊。
“最後還是把他放走了。
漆身吞炭
過了不久,豫讓為便於行事,順利實現報仇的意圖,不惜把漆塗在身上,使皮膚爛得像癩瘡,吞下滾燙炭火使自己的聲音變成嘶啞,他喬裝打扮使自己的相貌不可辨認,沿街討飯。
就連他的妻子也不認識他了。
路上遇見他的朋友,辨認出來,說:”你不是豫讓嗎?
”回答說:”是我。
“朋友流著眼淚說:”憑著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趙襄子,襄子一定會親近寵愛您。
親近寵愛您,您再幹您所想幹的事,難道不是很容易嗎!”豫讓說:”托身侍奉人家以後,又要殺掉他,這是懷著異心侍奉他的君主啊。
我知道選擇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困難的,可是我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後世的那些懷著異心侍奉國君的臣子感到慚愧。
“他認為那樣做有悖君臣大義。
豫讓摸準了趙襄子要出來的時間和路線。
在趙襄子要外出的一天,提前埋伏於一座橋(即豫讓橋,據傳有兩處,其一在河北邢臺市邢臺縣內;其二在晉祠北一裡處.因鄰赤橋村,村以橋得名,豫讓橋又被稱為赤橋)下。
趙襄子過橋的時候,馬突然受驚,猜到是有人行刺,很可能又是豫讓。
手下人去打探,果然不差。
趙襄子責問豫讓:”您不是曾經侍奉過范氏、中行氏嗎?
智伯把他們都消滅了,而您不替他們報仇,反而托身為智伯的家臣。
智伯已經死了,您為什麼單單如此急切地為他報仇呢?
”豫讓說:”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
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
(意思是: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們都把我當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樣報答他們。
至於智伯,他把我當作國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國士那樣報答他。
)”趙襄子很受感動,但又覺得不能再把豫讓放掉,就下令讓兵士把他圍住。
死為知己
豫讓知道生還無望,無法完成刺殺趙襄子的誓願了,就請求趙襄子把衣服脫下一件,讓他象征性地刺殺。
趙襄子滿足了他這個要求,派人拿著自己的衣裳給豫讓,豫讓拔出寶劍多次跳起來擊刺它,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報智伯矣!”遂伏劍自殺。
古往今來有不少人說豫讓是愚忠,智伯死了那麼多年了為什麼不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呢。
中華民族幾千年下來,脊梁裡骨子裡的就是這些東西,就是這些忠義,說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聞一多先生怎麼拍案而起,其實秉承的就是介子推豫讓流傳下來的忠義精神,這種精神到最後山西人把他推到了一個高潮,除了介子推、豫讓到了東漢末年出來一個關公,關羽的忠義不用多說,那是人盡皆知的,其實我們說的忠義現代人怎麼解讀的呢,就是古代生產力不發達的時候一種誠信的最高表現形式,後來我們的晉商,晉商做買賣供關公,都做生意的說無奸不商,晉商卻認為誠信是第一位的。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