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真的弱嗎?《網路歷史》

提到宋朝的時候,許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弱,很弱。

這個印象從哪來的呢?

記得小時候上學,課本裡一提到宋朝,老師講的就是寇準、包拯、文天祥。

寇準和包拯還好,生活在北宋,雖然北宋也向北方遊牧民族頻繁納貢,名將楊業部遭受全軍覆滅的慘敗,但忠臣良將還是有的,中原的國土勉強還算完整。

到了南宋抗金時期,國土日益淪喪,名將嶽飛被殺,幾乎天天喪權辱國,年年茍且偷安。

這是小時候對宋朝的整體印象。

確實,從疆域的角度、從對北方遊牧民族的軍事對抗上看,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實在是弱了些。

但是!

換個角度,從政權穩定性的角度看,從經濟、文化等社會層面看,結論卻恰恰相反。

宋朝很強!甚至窩囊的南宋依然很強!

咱們來簡單對比分析一下各個朝代的優劣,看看宋朝這個『強』的結論是不是站得住腳:

從秦到宋,一千多年,秦朝短命,隻有幾十年,絕不僅僅是嬴政突然亡故導致政權崩塌那麼簡單,而是一個制度框架的問題、民族融合問題、思想文化問題,這個有點扯遠了,總之,論政權穩定性,秦朝差遠了,不及宋朝遠甚。

沒有穩定的政權,經濟和文化也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了。

接下來的漢朝,印象中很強大。

我們現在最大的民族漢,就源於此。

『但是』又來了,漢朝,準確的說到了東漢的時候,宦官逐步做大,皇帝的權力名存實亡,最終釀成了十常侍之亂,再後來董卓專權,再後來三國鼎立,前後亂了好幾百年,一直到晉朝也是戰亂時期多、和平時代短,十室九空的幾百年,經濟可想而知。

文化就更別提了,自從東漢清談、藥石之風興起,一直刮到隋唐才逐漸被傳入的佛教所取代,漸漸淡出歷史舞臺。

這股清談、藥石之風,可以說禍害中國大地數百年,弊遠遠大於利,務虛之風經久不散。

如果非說清談、藥石有點利的話,就是出了些所謂散文大家、詩詞名篇,麻痹了世人的上進心,沉醉在了虛幻的美好當中。

一句話,東漢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穩定性等各方面不及宋朝遠甚。

再看隋唐,隋朝短命,人所共知,隋煬帝的一些大工程雖然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同時也嚴重破壞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百姓疲於服勞役,哪還有時間、精力搞生產。

經濟一完,政權幾年的時間便崩塌了,哪還有文化什麼事。

隋煬帝的腦子,那真的是被驢踢壞了。

即,在政權穩定性上,隋朝也弱爆了,不及宋朝遠甚。

唐,最負盛名的朝代,初期確實可以,漸漸的萬國來朝,繁榮昌盛。

可以說政治、經濟、文化、外交各方面,都遠勝於前代。

『但是』還得來,到了唐明皇李隆基後期,發生了可以說臭名遠播的安史之亂,自此藩政割據,哪裡還有中央集權這回事,政權穩定性早已不復存在。

中後期的唐朝也不及宋朝遠甚。

唐之後的五代十國時期,政權穩定性、經濟、文化 各個方面可以說都是一塌糊塗,短命的朝廷十來年,命長的也不過幾十年。

跟宋朝的穩定性想比,真不在一個層次上。

五代十國後期的後周,便催生出了宋朝的締造者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取代後周而建立北宋。

宋朝前面的比完了,說說宋朝本身吧。

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因為以文制武的國策得到了一以貫之的堅決執行,但凡有個冒尖的武將,輕則貶官降職,重則殺頭抄家,整個有宋一代武將是抬不起頭的。

北宋澶淵之盟的最大功臣,寇準,也是因為平時不帶兵,並不屬於武將,才有了臨時掛帥保衛邊疆、得意善終的結局。

要是寇準平時帶兵,屬於武將行列,嘿嘿,甭管你多大功勞,指定跟南宋抗金的嶽飛一樣,活不長。

這便是宋朝政治穩定性始終遠超前代的根本原因所在。

帝王最終關心的,不是臣下功勞的大小,也不是到底忠不忠心,因為人心隔肚皮,大忠似奸、大奸似忠,這事哪能說清楚。

宋朝帝王最關心的,是不被武將功高震主、兵變奪權,出發點和歷代帝王一樣,可幹法和歷代帝王都不一樣。

要說哪朝哪代的帝王都關心自己的寶座,可像宋朝這種,只要稍微有點功勞的武將就摁住,功勞大點的就防住,名頭確實大的基本都幹掉的做法,歷三百年而堅持到底的,真不多。

沒了武將威脅,哪怕再多的割地求和,也撼動不了宋朝帝王那把龍椅,這也正是宋朝三百年,基本隻有喪權辱國,卻絕少武將造反、政權穩定性空前的好的原因所在。

宋朝之後的元朝,疆域雖然廣大,百姓活得卻如同豬狗,沒有多少尊嚴。

至於明清,確實吸收了前代歷史經驗教訓,各方面都好了許多,政權穩定性、經濟、文化都不差,可唯獨差了一樣,就是想比宋朝治理社會的儒家框架初步形成,明清的儒家框架是太成熟、以至於太固化了,連帶的各方面都有有些固化,正好趕上歐洲工業革命的劇變,試想,以固化對劇變,哪裡還有勝算?

說遠了,回到今天的正題,論政權穩定性、經濟和文化的繁榮,宋朝比它的前代,強太多了,比它後面的元明清,也不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