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金國時,為何暢通無阻?一位牧羊人貢獻了一物。《網路歷史》

攻打金國,對成吉思汗來講,還是有很大難度的,不僅僅是金國是一個龐然大物,還擁有30萬大軍。

最大的原因,是成吉思汗以及他的蒙古兵團,對金國的地理環境比較陌生。

成吉思汗從小生活在草原上,在他的認識中,金國也應該像他們的草原一樣,遼闊而平坦。

金國作為定居國家,不僅有堅固的城池保護老百姓的安全,更有各種關隘,時刻防備外敵入侵。

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善於大兵團的野戰,到了金國後,面對復雜的地理環境,根本無法開展。

也正是如此,成吉思汗於公元1211年、1212年連續兩次對金國發動攻擊,雖然一路攻城略地,攻到了金國都城中都《今北京》城下,但付出的代價也比較大,因此,兩次都無功而返。

那麼,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金國時,為何暢通無阻,變得如此順利?

全因一位牧羊人貢獻了一物。

此位牧羊人後來成為成吉思汗的功臣,負責管理驛站事務。

此人名叫阿剌淺,是一名回回人。

阿剌淺不是一個普通的牧羊人。

阿剌淺本是一個販賣牲畜的商人,懂多國語言,在成吉思汗攻打金國前,他的生意不僅遍佈草原、金國,甚至延伸到了西夏、西遼。

成吉思汗攻打金國後,阿剌淺被困在居庸關附近,放牧他還未來得及出手的羊群。

公元1213年七月,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金國,在攻入中都途中,被居庸關這座關隘阻攔。

無法攻下居庸關,成吉思汗自然就無法攻到中都。

就在成吉思汗一籌莫展的時候,阿剌淺前去求見,並貢獻一物:地圖。

成吉思汗對阿剌淺貢獻的地圖如獲至寶,通過居庸關一條秘密的羊腸小道,順利攻入關內,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居庸關奪取在手中。

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金國的時候,就靠阿剌淺提供的地圖,在金國境內暢通無阻,讓金國毫無還手之力。

阿剌淺為何有地圖?

這是他親手繪制的。

在走南闖北做生意的過程中,阿剌淺養成了繪制地圖的習慣,對他來說,有兩大好處:

一是為了走捷徑。

古代的交通很不發達,路途比較遙遠,因此,捷徑就顯得非常重要。

阿剌淺為了節約時間,特別喜歡走捷徑,為了讓自己不迷路,他通過繪制地圖的方式,確保了自己的安全。

二是為了逃避金國的稅收。

金國的稅收非常繁重,商人每過一個關卡,都要交稅,這種重復被訛詐的行為,讓很多商人苦不堪言。

阿剌淺的地圖,清楚地標明了金國各個關卡的地點。

而這些地點,也是金國的兵力駐紮地。

阿剌淺的幫助下,成吉思汗很快就攻到了中都城下,並任命阿剌淺為外界大臣,負責和金國談判。

阿剌淺的斡旋下,金國采取議和的方式,與成吉思汗達成和解。

成吉思汗在訛詐了大量財物,並索要了金國的一位公主後,才退兵回到草原。

可惜的是,金國並沒有利用與成吉思汗議和的機會,養精蓄銳,而是采取一個非常軟弱的方式,以遷都的方式與成吉思汗劃清界限。

金國的舉動,徹底把成吉思汗激怒,在第四次發動的戰爭中,他再次通過阿剌淺的地圖,非常輕松就攻打了中都城下,並攻打了這座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成吉思汗從中都城裡獲得巨額財富以及大量工匠,實力得以增強,最終在和花剌子模的較量中,將花剌子模消滅。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成吉思汗在用人上,不拘一格,哪怕是一個牧羊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長,也能得到重用。

更多內容,請訂閱《成吉思汗:要馭天下,必先馭人》,在近30萬字的講解中,將成吉思汗馭將、馭敵的方法講解得十分清晰。

本專欄歷史資料翔實,語言通俗易懂,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參考資料:《蒙古秘史》、《金史》、《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