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裡西疇熟稻香,
槿花籬落竹絲長,
垂垂山果掛青黃』
天氣已漸涼,秋收正熱鬧。
一年一度的『中國農民豐收節』,
也在9月23日秋分這天來臨。
今年豐收節的主場活動在成都舉行,
四川素有『天府之國』美稱,
溫潤宜人的氣候,
廣袤肥沃的土壤,
勤勞智慧的人民,
共同孕育出這片天地的富饒膏腴。
從4500年前古蜀先民留下的寶墩遺址水稻田遺跡,
到秦漢時期蜀糧助力帝國疆土版圖急劇擴張,
再到唐高祖攻陷長安時的『天下饑亂,唯蜀中豐靜』,
直到近代四川作為大後方為抗日戰爭作出巨大貢獻,
川蜀福地,乃天下糧倉。
《華陽國志》中曾寫,
司馬錯向秦惠王上書提議伐蜀:
『其國富饒,得其佈帛金銀,足給軍用』
『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
而後秦滅巴蜀,
依靠蜀地物資『浮江而下』伐楚,
糧草充足,軍隊得以縱橫千裡。
最終在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建立了世界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楚漢之爭中,
《史記·蕭相國世家》載:
『漢王引兵定三秦,
何以及相留收巴蜀,鎮撫諭告,使給軍糧』
蕭何坐鎮巴蜀,籌兵備糧,
後方源源不斷把蜀地糧食運往前線,
為前方軍隊『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兩漢時期,
成都平原的萬安倉成為一處著名的『常平倉』。
西漢初年關中大饑荒,
劉邦下令饑民『就食蜀漢』;
漢武帝、元鼎年間遭遇水潦河災,
巴蜀地區開倉賑災,
救助無數苦難同胞。
因此唐代詩人陳子昂曾說:
『蜀為西南都會,國之室庫,天下珍貨,聚出其中。
又人富糧多,浮江而下,可濟中國』
《華陽國志》記曰,
自從李冰父子都江堰水利修建,
『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
成都開啟了從蠻夷之地到天府之國的傳奇。
後都江堰工程與管理不斷完善,
至西漢文翁任蜀郡守時,
『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頃』。
到222年,諸葛亮在成都主持修建九裡堤,
進一步阻擋水患、暢通水運。
東漢建寧元年李冰石像 都江堰市文物局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中國古代發展小農經濟,
精耕細作模式之下,
離不開工具的發明與技術的運用。
巴蜀農業全國領先,
播種有機械耬車、灌溉有龍骨水車,
農產品加工有腳踏舂米與竹制『大紡車』。
杜甫曾寫下: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
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
接縷垂芳耳,連筒灌小園。
已添無數鳥,爭浴故相喧』
描繪出成都美好田園耕作生活。
早在東漢三國時期,
成都平原就開始利用稻田養魚。
《華陽國志》中有蜀地驚人的畝產記錄,
『綿與雒《今綿竹、廣漢、德陽一帶》各出莊稼,
畝收三十斛,有至五十斛』
如此高產,堪稱全國之冠。
木耜 金沙遺址博物館
據史料記載,
四川歷史上曾經歷八次移民大潮。
從秦滅巴蜀後的大規模移民,
漢代劉備、諸葛亮領兵楚民入蜀,
到安史之亂唐玄宗和唐僖宗兩代皇帝先後入蜀避難,
再到宋末元初、明末清初兩次『湖廣填四川』,
移民中先進技術不斷交流,
農耕勞動力也得到了補充。
清代康熙盛世,蜀地豐收,
據《四川省志·糧食志》載:
『1681年,全省外運糧食達數百萬石』
此外,蜀地商業繁榮,
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就誕生在成都。
巴蜀聞名天下的釀酒、造紙、織錦之興盛,
也都仰賴於農業的發達。
古蜀文明鑄就千年農耕底蘊,
直到近代,四川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
成為抗日戰爭大後方,
出糧、出人、出力。
抗戰期間,
全省征收、征購、征借及捐獻糧食達8228萬石,
出兵300餘萬。
1945年10月8日,
新華社發表《感謝四川人民》社論,
充分肯定了四川人民作出的巨大貢獻。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王嘉 盧星宇 責任編輯 何齊鐵 實習編輯 盧婭芮 圖片 視覺中國 成都博物館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圖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都江堰市文物局 視頻 成都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