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敬、善任賢才,是評價領導者是否賢明的一個重要標準。《網路歷史》

『賢君』篇是孔子與諸侯、弟子們談論賢君、賢臣的標準,因篇中有『當今之君,孰為最賢』,以『賢君』作為篇名。

【『哀公問於孔子曰:‘當今之君,孰為最賢?

’孔子對曰:‘丘未之見也。

抑有衛靈公乎?

’公曰:‘吾聞其閨門之內無別,而子次之賢,何也?

’孔子對曰:‘臣語其朝廷行事,不論其私家之際也。

’公曰:‘其事如何?

’孔子曰:‘靈公之弟曰公子渠牟,其智足以治千乘,其信足以守之,靈公愛而任之。

又有士曰王林國者,見賢必進之,而退與分其祿,是以衛國無遊放之士,靈公知而尊之。

又有士曰慶足者,國有大事,則必起而治之;國無事,則退而容賢,靈公悅而敬之。

又有大夫史鰌,以道去衛,而靈公郊舍三日,琴瑟不禦,必待史鰌之入而後敢入。

臣以此取之,雖次之賢,不亦可乎?

’』】

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孔子家語》。

哀公問孔子:『請問當今的君主,誰最賢明?

』 『孔子對曰:‘丘未之見也。

抑有衛靈公乎?

’』衛靈公是春秋時代衛國的第二十八任君主,衛襄公的兒子,他擅長識人,知人善任。

孔子回答說:『我還沒有發現賢明的君主。

如果真要說有,或許衛靈公算是一個』

『公曰:‘吾聞其閨門之內無別,而子次之賢,何也?

’』 『閨門』,內室的門,也借指家庭之內。

哀公說:『我聽說他的家裡男女長幼之間沒有區別,可是您卻把他列為賢明的君主,這是為什麼呢?

孔子時代,魯國的南邊是衛國,也就是現在的山東、河南一帶。

魯、衛兩國來往便利,孔子的很多弟子也都在衛國做官。

衛靈公有兩個兒子,一位叫蒯聵,另一位叫郢,衛靈公的夫人是南子。

《左傳》記載,蒯聵在魯定公十四年,因為羞恥她的母親南子淫亂,涉嫌謀殺南子,後來就出逃奔往宋國。

到了魯哀公二年春天,衛靈公病重,想立公子郢為太子,但是郢拒不接受,因為家裡還有長子,當時的蒯聵雖然出外,但是還活著,郢就不願意被立為太子。

在這年夏天,衛靈公過世,南子再次命公子郢繼位,郢又一次堅決推辭。

因為當時還有蒯聵的兒子輒,於是輒被立為衛君。

同年六月,蒯聵在晉國趙鞅的幫助下返回衛國的戚邑。

從此以後,蒯聵一直居住在戚邑。

到了魯哀公十五年冬,蒯聵與渾良夫等人潛入衛家,挾持孔悝強迫與他結盟,這樣蒯聵就取得了君位,被立為莊公。

魯哀公十六年春,蒯聵的兒子輒出奔,因此被稱為出公輒。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是在魯哀公六年從楚國返回到衛國,正好是衛君輒治理的時期,就是出公輒四年。

當時孔子的弟子高柴、子路等都在衛國做官。

當孔子返回衛國的第二年,『衛君欲得孔子為政』,這時,子路問孔子:『衛君要讓您去輔佐治理國家,您如果去衛國為政,現在的衛國政治混亂,人民也不服。

您要去辦理政治,先辦什麼事呢?

』孔子回答說:『必也正名乎?

』孔子去或不去,還不一定,他是有條件才去。

『正名』,就是『正百事之名』。

根據馬融的註解,就是萬物都要名實相符。

孔子說,先要把衛國的名分定住,要從在上的領袖開頭,究竟誰應該是國君,一定要梳理清楚。

於是孔子就為子路解釋『正名』的道理,這也在《論語》中有記載。

由此可見,衛靈公家裡,男女長幼之間的關系比較混亂,所以魯哀公問孔子說:『為什麼你還把他列為賢君呢?

『孔子對曰:‘臣語其朝廷行事,不論其私家之際也。

’』孔子說:『臣所說的是他在朝廷上的作為,不評論他在家裡的事情』 『公曰:‘其事如何?

’』哀公問:『那麼他在朝廷上怎麼樣呢?

『孔子曰:‘靈公之弟曰公子渠牟,其智足以治千乘,其信足以守之,靈公愛而任之』 『千乘』,根據周制,國家有事,諸侯出兵千乘,所以以千乘作為諸侯的代稱。

孔子說:『靈公的弟弟叫公子渠牟,他的智慧可以治理一個諸侯國,他的誠信足以守衛這個國家,靈公賞識並任用他』

『又有士曰王林國者,見賢必進之,而退與分其祿,是以衛國無遊放之士,靈公知而尊之』 又有一位賢士王林國,發現賢能的人就進諫為官,若朝廷不用這個人了,王林國就與他分享自己的俸祿。

因此衛國沒有遊蕩無事的讀書人,衛靈公知道他賢德,因而尊敬他。

『又有士曰慶足者,國有大事,則必起而治之;國無事,則退而容賢,靈公悅而敬之』還有一位叫慶足的賢士,國家有重大的事情,他必定出來治理;如果國家太平無事,他就主動辭官,讓出職位,使賢士得以重用,靈公喜歡並且敬重他。

『又有大夫史鰌,以道去衛,而靈公郊舍三日,琴瑟不禦,必待史鰌之入而後敢入』 『史鰌』,字史魚,也是衛國的大夫,他為官忠誠正直,立志為國家推薦賢才、斥退奸臣,所以開了『屍諫』的先河。

『郊舍』,指宿於城郊,表示誠敬。

還有一位大夫叫史鰌,因信守道義離開衛國,衛靈公就在郊外住了三天,不奏琴瑟,一心要恭候史鰌回國之後才回朝。

『臣以此取之,雖次之賢,不亦可乎?

’』 『臣就是根據這些事情認可衛靈公,即使把他列為賢君,不也可以嗎?

孔子在這裡列舉幾個故事,都說明衛靈公是位賢德的君主。

之所以被稱為賢德的君主,就在於他能夠禮賢下士,真正尊敬那些德才兼備的人。

因為他有知人善任和禮敬賢者的態度,這些人也願意為他效力,幫助他把國家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