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頊之父威脅崔敬嫁女,其幼女代姐姐出嫁,後成為宰相夫人。《網路歷史》

自魏晉南北朝時開始門閥政治大行其道,南北朝北方有崔盧李鄭,南方有王謝袁蕭、顧陸朱張一直延續到唐朝的韋裴柳薛。

其影響不容小覷。

唐高宗時期的宰相薛元超就曾說過平生有三恨:『始不以進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國史』這其中就涉及到了五姓女,何為『五姓女』呢?

其實說的就是南北朝時期以來的山東郡望之族,著名的高門世家,即『崔、盧、李、鄭、王』五姓七望,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正和高貴,這五姓之家的女兒通常是不外嫁的,他們都是互相通婚。

唐人柳芳說過:『山東之人質,故尚婚婭』唐文宗李昂想把女兒嫁給當時的宰相鄭覃,希望鄭覃能把孫女嫁給皇太子,遭到拒絕。

但鄭覃寧可把孫女嫁給時為九品官的崔某。

文宗為此怒日:『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尚閥閱。

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

所以能娶到五姓女也成為社會上很大一部分人的願望,有時候這五姓女連皇室都不願意嫁,就更不用說沒什麼名望的家族了,即便是五姓七望的旁支別系中的女兒,那也是香餑餑。

唐高宗時期的冀州長史吉哲也看上了五姓女,不過他不是為自己看上了,而是想讓自己的兒子也娶個旁支別系的五姓女。

吉哲的目標是南宮縣丞崔敬,崔敬雖然姓崔,但並非出自五姓七望的直系,而隻是關系很遠的旁支,但這足以讓很多小家族趨之若鶩了,所以吉哲就想讓崔敬的長女嫁給自己的兒子吉頊。

吉哲先是跑到崔敬家好商好量地為兒子求親,不過崔敬看不上吉家,自然不願意將自己的女兒嫁到吉家。

吉頊

吉哲看軟的不行,直接來硬的,他抓住了崔敬的把柄,以婚姻相要挾,崔敬迫不得已答應了下來,原本是想著爭取時間從長計議的,所以崔敬並沒有將這樁婚事告訴妻子和女兒,而隨著婚期的臨近,崔敬還是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隻能不情願地決定將女兒嫁給吉頊。

到了結婚的那一天,眼看著花轎到了崔家門口,崔敬的妻子和女兒才知道有這麼一樁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崔妻哭著說:『我家門戶低,不曾有吉郎』這自然是推脫之語,明明就是崔家看不上吉家的家世,覺得吉家門戶低,但到了這個時候,也隻能這樣推脫了。

不過既然吉家的花轎已經到了,豈有空著回去的道理?

就在崔妻和大女兒的哭泣聲中,小女兒朗聲說道:『父有急難,殺身救解。

設令為婢,尚不合辭;姓望之門,何足為恥。

姊若不可,兒自當之』

意思很簡單,父親既然是被威脅著才答應這門婚事的,那為了救父親就應該赴湯蹈火,即便是成為對方的奴婢,那也沒什麼好說的,更何況隻是一門婚事呢?

既然姐姐不願意嫁,那她這個小女兒願意代替姐姐嫁給吉頊。

就這樣,崔家小女兒裝扮一番,從容上了花轎,然後成了吉頊的妻子。

吉頊雖然出身不高,但是後來也進士及第,然後進入官場。

七世紀的最後幾年,吉頊的經歷開始出現在史籍中。

我們知道武則天登基前後的幾年,曾實行酷吏政治,不少酷吏得到重用,弄得朝廷人心惶惶。

來俊臣

神功元年《697年》,劉思禮和綦連耀有不安之心,吉頊向酷吏來俊臣告發了這兩個人,來俊臣據此除掉了朝廷中的不少人,《舊唐書》認為吉頊參與陷害官員之事,而《新唐書》和《資治通鑒》則記載吉頊隻是向來俊臣告發了劉、綦二人,並未參與後面的大肆牽連之事。

來俊臣處理完了這件事,又將矛頭轉向了吉頊,好在吉頊夠聰明,直接將這件事捅到了武則天那裡,得到了武則天的召見,才將危機解除,但從此吉頊和來俊臣就成了仇敵。

後來來俊臣被下獄,武則天猶豫不決,已經做了禦史中丞的吉頊在武則天面前力陳誅殺來俊臣,才讓來俊臣的死沒有出現變動。

到了聖歷二年《699年》,吉頊進入控鶴監做內供奉,而之所以被如此任命,是因為吉頊和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倆交往過密。

雖然這兩人實在沒有什麼可取之處,但是在迎回廬陵王李顯做太子這件事上,兩人還曾在武則天那裡出過力,而兄弟倆有這樣的覺悟正是吉頊在出主意。

武曌

吉頊向來主張武則天能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他和大多數朝中官員一樣都是心向李唐王室的,而也在這一年的冬天,吉頊正式成為宰相。

吉頊能當上宰相估計是崔敬所沒有想到的,誰知道當初那個長史的兒子能成為大唐的宰相呢?

說起這件事來,人們倒是高看崔敬的小女兒一眼,『賢妻達節,談者榮之』

崔家小女兒當初也隻是為了不讓父親為難,所以選擇嫁給家世比不上崔家的吉家為媳,但到底這選擇沒有錯,好苦盡甘來,能成為了宰相夫人,不過吉頊這個宰相也沒有做很久,他心向李氏,自然就得罪了武氏。

武氏將吉頊弟弟冒官的事情揭露了出來,吉頊被牽連外放,說起來吉頊做宰相的時間還不到一年,不過這樣的事情在武則天一朝倒也不算新鮮。

武則天一朝實行的也是群相制,並且調任特別頻繁,很少有宰相能做夠兩年,能在宰相任上做夠一年並且毫發無傷的都很少,所以吉頊並不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