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團隊-雙尾貓
字數:3274,閱讀時間:約9分鐘
編者按:作為一個開國時地位不高,但是在春秋時期稱霸南方,並且在戰國七雄中一度方圓五千裡帶甲百萬的大國,不少兩湖的網友為楚國感到可惜,覺得楚國這麼強卻沒有統一七國。
為何楚國最終沒有完整統一中國的任務,其中一個原因是認為楚國國力聚集性差,封君太多導致楚國無法完成統一。
《韓非子·和氏》對此評價是:『大臣太重,封君太眾,若此則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貧國弱民之道也』那麼,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本文就來說一說楚國的封君對楚國的影響。
▲楚國春秋後期疆域《圖片來源《史圖館》,制作者無骨者伊瓦爾》
封君這個概念,在戰國時代很常見,像楚國春申君還有齊國孟嘗君,這些都屬於封君。
▲楚國青銅戈
根據學者何浩考證,楚國的封君出現在楚惠王時期,楚惠王十二年《公元前477年》的析君公孫寧,《左傳》哀公十八年載:『巴人伐楚,圍鄾。
…… 三月,楚公孫寧、吳由於、薳固敗巴師於鄾,故封子國於析』除了公孫寧,還有公孫寬被封為魯陽君。
這兩位是堂兄弟關系,也是楚平王的孫子。
根據考古出土的鄂君啟節所記錄的鄂君啟,也是楚王之孫。
▲楚國青銅矛
除了楚國,北方各個諸侯也開始出現封君,比如魏國《說苑·奉使篇》記載,公元前406年魏文侯攻滅中山,後三年,封少子摯於中山。
趙國最早的封君是代成君趙周,《史記·趙世家》載,趙襄子封其兄伯魯子周。
秦國最早的封君是藍田君公子向。
《水經註·渭水篇》引《竹書紀年》載,公元前367年秦獻公封其子向為藍田君。
可以說在進入戰國時期,封君開始出現。
其實楚國封君的出現,一開始是為了強化君權,畢竟楚國出現過若敖氏威脅君權的事件。
所以學者們分析認為,封君制的出現和楚昭王、惠王時期力求『改紀其政』、控制縣大夫權力過重的歷史背景密切相關。
相比較於原來的卿大夫,楚國的封君雖然有富貴,但是很難像之前卿大夫那樣,有正規武裝和對領地的絕對控制。
從墨家為楚國封君守城和楚國貴族自己拿兵器殺吳起,已經說明了一定問題。
雖然從竹簡來看,在封地內,有封君派遣一定官員,但是和楚王派遣官員是並行的,並有錯開。
同時因為宗室成員在楚國差點亡國時的貢獻和宗室爭鬥帶來的負面影響,所以楚國開始搞封君來團結宗室貴族。
既然大家都有封君,那為何楚國的封君被認為是削弱楚國的原因呢?
首先關鍵一點是太多了。
楚國封君有多少呢?
何浩統計楚國封君共62個。
其中見於文獻者僅17個,通過考古發現確認的有45個。
楊寬《戰國史》統計楚國的封君為50個,鄭威《楚國封君研究》統計為64個。
根據何浩先生的考證,已知的楚國封君在楚惠王時有13名,在楚悼王時1名,肅王時2名,宣王時5名,威王時3名,懷王時23名,頃襄王時9名,考烈王時2名,幽王時1名,還有3名時代不明。
而且這隻是考證出來的封君數量。
所以吳起才說楚國封君太多。
楚國比較有名的封君家族,除了春申君以外,還有被稱為東南葉氏先祖的葉公家族,
▲資料來源:《吳起變法後楚國封君領地構成的變化》
封君多了,那自然就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
因為封君經濟特權很大,從考古來看,楚國封君可以自行經營手工業。
從楚墓出土的一些器物來看,封君有著自己的冶鑄、竹、木作坊,用以制作車輛、兵器、禮器和其他生活用具。
據《鄂君啟節》銘文的說法,楚國的鄂君啟擁有經濟特權。
『屯三舟為一舸,五十舸』『車五十乘』,擁有150艘商船,50輛貨車。
並且他的商隊在經過楚國的關卡販運物資時,除了『毋載金、革、箭』《 禁運金屬、皮革、箭桿等軍用物資》和『女《如》載馬、牛、羊以出入關,則征於大府』《如運載馬牛羊,要由王室的大府征稅》以外,都是要免費的,稅官『見其金節則毋征』,因為鄂君商隊活動范圍包括楚國大部分疆域,又擁有如此龐大的商隊,外加他的免稅特權,讓他一次運輸經營就能獲得高額利潤。
而貴族的高額收入也代表著國家收入的減少。
這種經濟特權又和楚國封君帶來的第三個問題相關,那就是封君的封地,按通俗的話說,凈是好地方。
像鄂君啟的封地『鄂』為河南南陽的西鄂,這個地方即使在今天也是優秀農業區,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還是連接江漢與中原的南北交通的要地。
從這一塊封地中,每年獲得的租稅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這位封君雖然在權力上,可能無法影響楚國,但是在經濟待遇上絕對沒有虧待。
像鄂君啟這種,專門占著當時的好地方核心區的封君不少。
在對楚國眾多封郡中的封邑地望的考證中,大約有47處可考。
其中河南省18處,湖北省16處,安徽省6處,湖南省3處,江蘇省2處,江西省2處。
在南陽盆地和淮上汝穎地區的封地最多,這意味著這些封君的領地基本在楚國的核心區,在當時這些地方可都是非常重要的農業和手工業地區。
這就相當於一大塊蛋糕中最好的一部分,被楚王的各種親戚們分割。
雖然吳起把一部分貴族遷居到新征服的地區,但是從後來看,楚國依然有大量封君在核心區。
雖然楚惠王時期,封君有13個,數量不如後來楚懷王時期,但是在吳起改革前,封君的地盤非常大,包括州、邑、裡三種地區。
有的封君領地甚至跨縣,一些封君還可以世襲。
▲ 資料來源:《吳起變法前後楚國封君領地變化》
在吳起變法前,楚國出現過魯陽文君請求徙封,原因是怕後代子孫欺凌君主,還有吳起變法所提到的『不如使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祿』這句話來看,當時的楚國封君世襲超三代以上的不是罕見現象。
而且楚國貴族憑借財力優勢,人口會不斷增加,既增加財政負擔又會對君權造成威脅。
在楚聲王時期甚至發生了強盜殺死國君的事。
所以吳起改革之一就是向封君下手,一方面遷徙貴族,另一方面讓封君隻有三世傳承機會。
其實從北方諸侯來看,封君的領地和君號有世襲的可能性,但是君主隨時可以剝奪,就像趙國和魏國能確認世襲的封君寥寥無幾。
吳起的做法其實相對北方那種已經緩和不少。
吳起變法後,在一些資料上看到與前代同名共地的封君。
何浩先生對此認為這些封君是以往封君的後代,所以楚國封君多數時候擁有永久世襲權。
但也有人認為,隻是封君稱號相同但是家族已經換人了。
而在楚國變法後的楚懷王時代,封君雖然更多並且依舊在核心區,但封君的權力和領地大大縮小。
變法後的封君大多隻有數個城邑,對封地的權力也隻是收租稅。
▲楚屈子赤目簠
但相對於北方諸侯來說,楚國是個更加純粹的貴族社會。
在以公子為相的習慣在北方六國變得少見以後,楚國卻依然盛行。
楚惠王時重臣依舊是他的那些親戚。
就拿楚國詩人屈原來說,他就來自楚國屈氏,屬於楚王的遠親。
屈原曾經做到左徒,而他的族人屈蓋還是楚國重要將領。
而楚國的權臣家族景氏和昭氏,則是楚平王和楚昭王的後代。
所以楚國封君還往往在楚國中樞任職,『除了封君的封邑,還有出任職務的封邑』比如楚簡裡提到『耆州』、『新州』這種屬於食稅州。
因此,從各種資料來看,楚國的權力和財富牢牢地把握在本國貴族的手裡,雖然吳起被殺後有七十家貴族被滅,但是楚國依然是個較為純粹的貴族社會。
包括本地貴族或者遷入楚國紮根的貴族後代,依舊把持楚國的核心權力。
以至於西漢建立以後,西漢王朝要將楚國的三大家族又一次遷往關中,以保證東南地區的穩定。
雖然楚國的貴族分散了楚國的動員力,但是並不等於說封君隻有壞處。
從屈原的詩作來看,不少楚國貴族對楚國和楚王有著極強的認同感。
包括對秦作戰失敗的楚懷王,楚人依然懷念。
在秦國滅亡楚國的過程中,楚國貴族依然相繼組織抗爭,陳勝在起義時依然打出光復楚國的旗號,在出土的一些西漢不少文獻中,依然把陳勝視為王者。
而西漢也被一部分史學家認為是楚文化的延續。
而且楚國並沒有發生類似晉國的三家分晉和齊國的田氏代齊的現象,作為一個西周時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到戰國時期幾乎占據大半個中國南方《一度滲透到貴州福建》的廣域國家,並且讓這個國家的國民保持很強的認同感,可以說楚國的政策和體制還是相對成功的。
▲鄂君啟節
參考文獻:
《楚國封君封邑地望續考》何浩 – 《江漢考古》
《吳起變法後楚國封君領地構成的變化》鄭威 – 《歷史研究》
《楚國宗法封君的特點》辛明 – 《卷宗》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雙尾貓,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