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賜姓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十分恩寵的象征。
古代帝王對於王朝建立、穩定作岀卓越貢獻的大臣、將士會賜予皇族姓氏,被賜皇族姓氏後就是『國姓爺』有著崇高的地位。
如唐代的李績、李思恭《西夏皇帝先祖》、李國昌《李克用父親》、明朝的鄭成功等等,這些都是一時豪傑,軍功卓著,他們的後裔憑借父輩威名建立朝代或者割據一方,對中國歷史有著深刻影響。
今天,我們這篇文章的主角婁敬沒有上面那幾個出名,事跡也比較簡單,其後代更是沒有記載,但他對歷史特別是漢朝的影響十分深遠。
下面,讓我們去了解一下這位戍卒出身的『小人物』如何在地緣、外交、內政三個方面通過『三計』定下漢朝數百年基業。
計策一:定都關中,構建漢朝地緣戰略
劉邦打敗項羽之後登基稱帝,卻面臨著一個大問題就是:在哪建都?當時漢軍之中大部分將士都是關東《這裡的關東泛指函谷關以東的地區》人,大家都想建都在關東的重鎮洛陽,劉邦的傾向也是洛陽,而且當時劉邦就在洛陽。
此時,有個戍卒叫婁敬的剛好經過洛陽,他托一個在劉邦手下當將軍的老鄉求見劉邦。
婁敬衣衫襤褸去見劉邦,劉邦開始以為他要飯的,賜飯給他。
但婁敬語出驚人:『陛下都洛陽,豈欲與周室比隆哉?』劉邦當然作了肯定的回答。
但婁敬隨之分析漢朝和周朝的不同,他認為剛剛平定天下的漢朝政權還是很不穩定,暫時不能比肩當年施行德政、四方賓服的西周,建都應當首先考慮戰略需要,應該物產豐饒、易守難攻。
他建議定都關中並且作了分析:『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具也。
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
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婁敬直接將問題點破了,關中是天下咽喉,且四塞為屏障,即使以後有變故,關中足以自守,基業可保!
劉邦就這個意見咨詢張良,張良也認為定都關中是最佳選擇。
劉邦力排眾議,采納了婁敬的建議,定都關中,並派蕭何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修建宮殿,設置長安縣,定都該處,取名長安城,取意『長治久安』,開啟了漢朝的四百年的基業。
為了感謝這次婁敬的建議,劉邦賜婁敬改姓劉,授給他郎中官職,稱號叫『奉春君』。
從此,婁敬就是『劉敬』,他由一名戍卒搖身一變成為一名與皇族同姓的朝廷官員。
計策二:和親匈奴,建立漢初外交戰略
劉邦在平定中原後,面臨一個『國際』問題:匈奴侵擾。
剛開始,劉邦想憑借橫掃中原的餘威,通過軍事實力去解決。
公元前200年,劉邦親率大軍北伐匈奴,當時劉邦得知的情報是:匈奴目前隻有老弱殘兵,可以出擊!而隨後出使匈奴回來的婁敬卻認為這是匈奴誘敵深入之計,力勸劉邦不要輕敵冒進。
劉邦不聽,還將劉敬關押起來,率大軍前鋒孤軍深入,終於被匈奴圍困白登山,後來采納陳平建議才勉強脫險。
劉邦回去後主動向劉敬道歉,並賞賜劉敬食邑二千戶,封為關內侯,稱作建信侯。
但匈奴的邊患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韓王信、燕王盧綰等人還先後投靠匈奴,漢朝北部邊境壓力就更大了。
劉邦就這個問題咨詢劉敬的建議。
劉敬認為,現在天下剛剛穩定下來,將士疲憊,國力衰弱,單靠戰爭難以完全消滅匈奴,漢朝也耗不起。
現在,隻能通過爭取外交政策換來漢朝和平的局面。
隨後,劉敬拋出了『和親』這概念,通過和匈奴結成親緣關系,從而換來兩國和平相處。
劉邦贊同這一觀點,雖然後來因為呂後的反對,沒有派出自己親女兒魯元公主,還是從宗室裡面選取了一名女子嫁給了匈奴單於作妻子。
劉敬作為漢朝使者前往與匈奴制訂『和親』盟約。
後世對『和親』政策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屈辱,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應該是最優選擇了。
自此,漢匈兩國沒有再發生大規模戰事,漢朝得到了差不多六十年的相對和平時期,經過後來幾代人的休養生息,特別是『文景之治』的積累,國力得到了充分發展。
這個『和親』外交政策直到漢武帝時期才改變。
計策三:遷徙豪強,穩定了漢朝內政基礎
劉敬從匈奴出使回來後,又提出了一條對漢朝影響極大的建議:陵邑制度。
劉敬對劉邦說,匈奴和長安比較近,而且從匈奴控制的河套地區到長安,人煙稀少,基本沒有什麼屏障,建議將關東地區的豪強遷徙到關中周邊,這樣的話既可以發展關中,又可以拱衛漢朝京畿地區,還削弱了關東豪強、貴族的勢力,強幹弱枝,一舉多得!劉邦聽完之後,大喜過望,決定馬上采納劉敬『陵邑制』建議,將關東十萬多人口充實關中,漢朝內政壓力迅速釋放。
這個政策一直延續到了漢元帝時期,對漢朝鞏固中央統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史學大家司馬遷高度肯定劉敬對漢朝的作用:『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士之智也。
信哉!夫高祖起微細,定海內,謀計用兵,可謂盡之矣。
然而劉敬脫挽輅一說,建萬世之安,智豈可專邪!』
從劉敬的故事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發,小人物也可以改變歷史走勢。
但這樣的人必須具備胸懷天下的格局、洞悉世情的幹練、敢於直言的勇氣,也需要遇到像劉邦那樣善意納諫的伯樂,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成功離不開自身的努力,也離不開外部環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