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隋煬帝楊廣,人們第一反應定然是荒淫無道。
盡管他命人修建的京杭大運河給後世帶來福祉,但是這卻使當時的百萬壯丁無辜喪命。
此外由他引發的三次東征高句麗更使百姓苦不堪言。
對於這次東征,人們一直有個疑惑:隋朝作為當時中原地區的霸主,其兵力是高句麗的十倍,為何還會戰敗?
其實古今中外以少勝多的戰役並非難得,例如赤壁之戰、官渡之戰、巨鹿之戰等,所以隋朝東征失敗也不足為怪。
一場戰役的勝負是敵對雙方相互作用的結果。
簡單的說,隋朝三敗高句麗既因為隋朝沒有看起來那麼強大,又源自高句麗沒有看起來那麼弱小。
隋朝在攻打高句麗的時候實際上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危機。
對內它不但要鎮壓那些在暴政剝削下反抗的百姓,還要應對北周宇文一族與朝中軍閥勢力相互勾結、密謀動亂。
事實上,第二次征伐高句麗時隋軍原本已攻破遼陽,但由於國內以楊玄感為首的反叛勢力起事,隋軍被迫撤退。
但在歸途中竟被高句麗多次阻擊和伏擊,損失慘重。
而對外它除了要直面高句麗,還要解決周邊隱隱作亂的其他政權。
在東征高句麗期間,遊牧民族和靺鞨、夫餘等少數民族政權的經常會攔截隋軍的後勤。
甚至在隋軍敗退途中,這些政權也會趁火打劫。
而且隋煬帝在東征前接連開鑿大運河及下揚州『巡視』,國力耗費甚巨,而為了體現隋朝的富有強大,他又長期大力賞賜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國家財富早已消耗無幾。
其實隋軍戰敗最致命的是東征路途遙遠,以致戰線拉長、通訊不便;朝鮮半島的氣候寒冷,以致士兵疾病來襲。
眾所周知諸葛亮六出祁山,幾次皆因戰線太長,糧草供應不足而放棄。
隋軍同樣也面臨著後勤問題,一是隋軍壯大,物資需求甚多,運輸難度頗大;二是路途遙遠,所經之地常有洗劫,供給十分困難;三是隋朝的海運技術有限,單靠小船和臨時趕造的海船難以保障運輸百萬軍隊的補給。
為此,隋煬帝不得不改變戰術,他命士兵自行攜帶糧草。
這確實在一定程度緩解了後勤問題,但卻加重了前線士兵的負擔。
由於攜帶糧草,士兵們的行軍速度與作戰能力大打折扣。
再加上遼東地區惡劣的氣候,不少士兵出現發燒、腹瀉、頭疼等症狀,所以他們不得不將糧草丟棄。
而進入高句麗腹地後,隋軍的供給更加困難。
在糧草殆盡的情況下,數量驚人的軍隊自然沒有戰鬥能力。
另外隋軍原本采用海陸夾擊的策略,即陸軍進攻遼陽,海軍從高句麗側面登陸,直逼平壤,然後兩軍在平壤城下集結,形成合圍之勢。
這一戰鬥部署乍一看十分合理,但實際上兩軍間相隔甚遠,通訊極其不便,根本無法進行有效地聯合。
反觀當時的高句麗,盡管它領土不比隋朝,但是它的政權與經濟都十分穩固。
在南北朝時期,高句麗趁中原大亂,不斷兼並遼東地區,以致國力大增,實力不容小覷。
隋唐兩代花了幾十年時間,經歷多次失敗,才最終滅掉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