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姓,為中國第六大姓氏。
起源古老,記錄詳實,歷來以巨姓望族著稱,在全球都有廣泛的分佈。
楊氏之遠祖者,天下楊姓之共同先祖也。
此文實為楊氏尋根問祖、探究族史、正本清譜的重要資料。
古昔譜牒記之:商音弘農楊氏,系出姬姓。
周宣王子尚父,封於楊,晉滅之。
晉武公子伯僑,食采於羊舌,後爲羊舌氏。
至叔向《羊舌肸、楊肸》更封於楊,子孫爲楊氏。
戰國有楊朱;漢有楊熹,封赤泉侯,孫楊敞爲丞相。
後裔楊寶生震,震生秉,秉生賜,賜生彪,四世爲三公,隋文帝楊堅之遠祖也。
又有揚氏,從手(扌)不從木。
周有揚侯,失國後爲揚氏。
漢有揚雄,是也。
天下楊氏,多以中華民族人文初祖公孫軒轅黃帝為一世祖。
一世,黃帝:公元前2697-前2599年。
其父少典《又名大迥》,母附寶《有蟜氏》;祖赤哲《女,少典軒轅氏》,曾祖茴芒《女,方雷氏》,太祖槍術《女,天黿氏》。
生於軒轅之丘《今河南省新鄭西北》,因名軒轅;本姓公孫,長於姬水《今陜西省武功漆水河》,因改姓姬。
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與炎帝、蚩尤同為中華民族的祖先,居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之首,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
卒葬橋山《今陜西省黃陵縣》。
配嫘祖《西陵氏》、女節《方雷氏》、彤魚氏、嫫母等。
生有二十五子,其中正妃嫘祖生三子,玄囂、昌意、龍苗。
二世,玄囂:公元前2617-前2526年。
名摯,號青陽《少昊》,黃帝長子。
降居江水《今河南省安陽》,邑於窮商,以金德王天下,卒葬雲陽。
傳位於弟昌意之子高陽,是為顓頊。
生九子,蟜極、昧祖、句芒、蓐收、窮奇、般、倍伐、窮申、瞽目。
二世,昌意:黃帝次子。
降居若水《今四川省鹽邊縣雅礱江畔》。
配蜀山氏女昌仆,生四子,顓頊、安、轉流、悃。
詳情請點擊:《黃帝次子昌意世系》
三世,蟜極:蟜即喬,玄囂長子。
居河畔,務稼穡。
配握裒《陳鋒氏》,生二子,帝嚳、揮《職弓正,始制弓矢,因賜氏張,張氏始祖也》。
四世,帝嚳:公元前2437-前2345年。
號高辛,名夋,蟜極長子。
生於窮桑(今山東省曲阜北》,居帝丘(今河南省濮陽),嗣位於毫邑《今河南省偃師縣西南》。
卒後葬於頓丘《今濮陽市臺陰秋山》。
配薑嫄《有邰氏》、簡狄、慶都《陳鋒氏》、常儀《訾氏》。
元妃薑嫄生子,後稷。
五世,後稷:名棄,帝嚳子。
生於稷山《今山西省稷山縣》。
及長,好耕農,相地之宜,善種谷物稼穡,民皆效法。
舉為堯之農師,尊為農神,百谷之神。
後被舜封於邰《今陜西省武功縣西南》,賜復姬姓。
配姞氏,生子,楘璽。
六世,楘璽:後稷子。
襲父職,務稼穡。
生子,叔望。
七世,叔望:楘璽子。
襲父職,務稼穡。
生子,不窋。
八世,不窋:又稱敘望不,叔望子。
襲父職,務稼穡。
時夏孔甲《姒孔甲,夏朝第十四任君主》德衰失國,諸侯叛之,朝綱大亂。
遂失其官,奔逃西北戎狄間《北豳,今甘肅省寧縣》。
生子,鞠。
九世,姬鞠:不窋子。
因掌紋若『鞠』得名,又稱鞠陶。
夏朝末期周族部落首領。
棄祖《農》業,學畜牧。
生子,公劉。
十世,公劉:鞠子。
雖於戎狄,復修後稷之業,務耕種,行地宜。
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
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
咸清甲子,自土沮漆渡渭,遷國於豳《今陜西省旬邑縣》,周道始興。
生子,慶節。
十一世,慶節:公劉子。
繼承祖業,建國於豳《東到子午嶺,南到彬縣、旬邑,西到涇川、靈臺、鎮原,北到環縣、華池,成為當時西北勢力較強的部落》。
生子,皇仆。
十二世,皇仆:慶節子。
父慶節卒,子皇仆立,嗣位豳,成為夏朝時期周部落首領。
生子,差弗。
十三世,差弗:皇仆子。
父皇仆卒,子差弗立,嗣位於豳。
生子,毀陯。
十四世,毀陯:公元前1600-前1546年。
亦作偽榆,差弗子。
嗣位於豳。
生子,公非。
十五世,公非:又稱公非遞、公卯,毀陯子。
嗣位於豳。
生子,辟方。
十六世,辟方:公非子。
嗣位於豳。
生子,高圉。
十七世,高圉:辟方子。
祖乙十五年庚戌《公元前1511年),商朝第14任君主祖乙,封高圉於邠(今陜西省旬邑縣》,為邠侯,嗣位於豳。
生子,侯侔。
十八世,侯侔:高圉子。
嗣位於豳。
生二子,亞圉、夷俟。
十九世,亞圉:侯侔長子。
盤庚十九年戊午《公元前1383年》,王命邠侯亞圉,嗣位於豳。
《春秋經傳集解·昭公七年》記載:二圉,周之先也。
為殷諸侯,亦受殷王追命者。
生子,雲都。
二十世,雲都:亞圉子。
嗣位於豳。
生子,太公。
二十一世,太公:雲都子。
嗣位於豳。
生子,祖紺。
二十二世,祖紺:太公子。
嗣位於豳。
生子,諸盩。
二十三世,諸盩:祖紺子。
嗣位於豳。
生子,類。
二十四世,姬類:史稱公叔祖類,字叔類,諸盩子。
嗣位於豳。
生子,亶。
二十五世,姬亶:史稱古公亶父,類子。
周稱太王。
居岐之陽,復修後稷、公劉之業。
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
止狄擾於岐下,國於豳遷岐《陜西省岐山縣》。
幽人舉國復歸,旁國因公仁亦多歸之。
配太薑、太差,生三子,太伯、虞仲《後裔建吳國,吳氏始祖》、季歷。
二十六世,季歷:又為王季、公季,亶三子。
生子有聖瑞,兄泰伯、虞仲知父欲立弟以傳昌,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發,以讓季歷。
古公卒,季歷立。
商王太丁時,受封為『牧師《牧畜之官》』。
修古公遺道,篤仁義,諸侯順之。
葬鄂縣南山。
配太任《摯任氏部落首領次女》,生子,昌。
二十七世,姬昌:公元前1152-前1056年。
季歷子。
被商紂王封於西伯,又稱西伯昌,後稱周文王,是為西伯文王,遷都於豐邑。
生於岐周(今陜西省岐山縣),卒葬雍州萬年縣畢陌《今陜西省咸陽市西北周文王陵》。
遵後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
禮下賢者,士多歸之,被奉為古代著名賢王之一。
配太姒等,生十八子:伯邑考、姬發、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郕叔武、霍叔處、衛叔康、毛叔鄭、冉季載、郜叔、雝叔《雍》伯、曹叔振鐸、錯叔繡、畢公高、原伯、酆侯、郇伯。
二十八世,姬發:公元前1097-前1043年。
姬昌次子。
武王受命十一年《公元前1046年》,滅商建周,建都鎬京《今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北》,是為武王。
即位時,以太公望《薑尚》為師,周公旦《武王之弟》為輔,大興王師,會諸侯於孟津,以東伐紂。
牧野之戰,大敗商紂,遂建西周。
自稱太子發,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尊。
卒葬文王陵。
配邑薑(齊太公呂尚之女》,生五子,姬誦《周成王》、邘叔、叔虞、應侯《應國始封君主》、韓侯《韓國始封君主》。
二十九世,叔虞:公元前1052-前1011年。
太叔,姬姓,名虞,字子於,周武王姬發三子,周成王《姬誦》之弟。
武王卒,成王幼立,由周公旦《武王之弟》攝政。
周成王八年《公元前1035年》,唐人作亂。
十月,周公旦滅唐(治今山西省翼城西),周成王十年《公元前1033年》,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史稱『桐葉封弟』。
唐處夏人故墟,遍佈戎狄,局勢動蕩。
叔虞因地制宜,以『啟以夏政,疆以戎索』之策,政績斐然。
並以唐為氏,故又為唐叔虞,被尊為周代晉國始祖。
生三子,燮父、姬杼、公明《賈共公,賈國始封君主》。
三十世,姬杼:晉侯燮父之弟,叔虞次子。
生於周成王二十年(公元前1085年)七月十一子時,卒於周穆王二十三年(公元前999年)四月初八醜時,葬弘農西門外金龜形乾山巽向。
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50年)封於楊,為楊侯,以食采於楊邑為氏,為『楊氏開派』始祖,此楊氏祖源說一也。
楊杼其人史無文載,源出梅州譜系之《海南楊氏宗譜》,存疑。
詳情請點擊:《楊氏開派始祖楊杼世系》。
配姒氏,生二子,伯沃、仲沃。
三十世,燮父:公元前1026-前982年。
姬姓,晉氏,名燮,叔虞長子。
承襲候位,遷都晉水之旁,改國號唐為晉,是為西周晉元侯。
生子,寧族。
三十一世,寧族:姬姓,銘文作曼期、曼旗,燮父子。
父卒立,為晉武侯。
卒葬今山西曲沃縣北趙村南的晉侯墓地。
生子,服人。
三十二世,服人:寧族子。
為晉成侯。
生子,福。
三十三世:姬福,公元前?
-前858年。
又作輻,服人子。
為晉厲侯。
卒葬於唐地《今山西省曲沃縣曲村鎮北趙村西南》。
生子,宜臼。
三十四世,宜臼:公元前?
-前841年。
字喜父,福子。
為晉靖侯。
晉靖侯十七年《公元前842年》,周厲王殘暴不仁,周人將其逐出鎬京,奔於彘《今山西省霍縣》,周公、召公二相共同當國,史稱『共和』。
生子,司徒。
三十五世,司徒:公元前?
-前823年。
宜臼子。
為晉釐侯,亦稱晉僖侯。
僖侯十三年《公元前828年》,周厲王卒於彘,太子靜立為王,是為周宣王。
周公、召公輔之,發先王遺風,諸侯復宗周,史稱『宣王中興』。
周宣王四十二年《公元前786年》,宣王封其少子尚父於楊,為楊侯,古楊國始,此楊氏祖源說二也。
生子,籍。
三十六世,姬籍:公元前?
-前812年。
又名蘇,司徒子。
為晉獻侯。
周王三十三年,受王命征戰夙夷(今山東境》,晉軍大勝,王賜蘇鐘。
生子,費王、殤叔。
三十七世,費王:公元前?
-前785年。
又名費壬、晞王、弗生,籍長子。
為晉穆侯。
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伐條。
十年《公元前802年》,伐千畝,有功。
穆侯卒,其弟晉殤叔自立,太子仇出奔。
又四年,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仇以武奪位,是為晉文侯。
配齊女薑氏,生二子,仇、成師。
三十八世,成師:公元前802-前731年。
又稱桓叔,費王次子。
晉文侯十年《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宮涅》寵幸褒姒致宮亂,申侯聯合繒、西夷犬戎,舉兵攻周,幽王被誅於驪山《今陜西省臨潼》,諸侯乃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
遷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陽》,東周始。
尚父楊國,或毀於此亂。
犬戎之亂既平,平王復封宣王曾孫於楊,續楊侯。
晉昭侯《姬伯》元年《公元前745年》,昭侯封其叔成師於曲沃《今山西省曲沃縣》,號稱曲沃桓叔,因好德而得民心。
生子,鱓、韓萬《韓武子,戰國七雄之一韓國先祖》。
三十九世,姬鱓:公元前?
-前716年。
又作鱔,謚號莊,排行為伯,成師長子。
春秋時期晉國曲沃的君主,是為曲沃莊伯。
晉孝侯十五年《公元前724年》,莊伯弒晉孝侯於翼《今山西省翼城》,晉人怒逐莊伯回曲沃,立孝侯之子郄為君,是為晉鄂侯。
鄂侯六年《公元前718年》,鄂侯卒,莊伯聞之,復兵侵晉,周桓王發兵幹預,莊伯退回曲沃自保。
晉人立鄂侯之子光主為君,是為晉哀侯。
生子,稱。
四十世,姬稱:公元前754-前677年。
鱓長子。
晉哀侯二年《公元前716年》,鱓卒稱立,是為曲沃武公。
晉侯緡二十八年《公元前679年》,武公滅晉,盡獻晉寶於周釐王《姬胡齊》,王敕封武公為晉君,位列諸侯,盡並晉地,是為晉武公。
生二子,詭諸、伯僑。
四十一世,詭諸:公元前726-前651年。
姬稱長子。
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領『詭諸』而得名。
為晉獻公,春秋時代的晉國君主。
即位後用士蒍之計,盡滅曲沃桓公、莊伯子孫,鞏固君位,在位26年。
奉行尊王政策,提高聲望。
攻滅驪戎、耿、霍、魏等國,擊敗狄戎,復采納荀息假道伐虢之計,消滅強敵虞、虢,史稱其『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
始建都維《今山西省絳縣》,卒葬今絳縣南樊鎮槐泉村東嶺。
配賈女、齊薑《齊桓公之女》、狐季姬《晉國大夫狐突之女》、小戎子《狐季姬之妹》、驪姬、少姬《驪姬之妹》,生五子,申生、重耳、夷吾、奚齊、卓子。
詭諸次子重耳之玄孫揚幹,本名姬樂。
因受封於楊《地名,今山西省洪洞縣》,以邑為氏,又名楊幹。
因山西古稱河東,是為『河東楊氏』始祖。
此楊氏祖源說三也。
詳情請點擊:《河東楊氏世系》
四十一世,伯僑:公元前724-前?
年。
僑亦作橋、喬,又名文實。
晉獻公詭諸之弟,姬稱次子。
時獻公晉國,大興武力,滅國《周邊諸侯小國》無數,周宣王少子尚父所建楊國(治今山西省洪洞縣東南)之滅,當在此時。
周襄王《姬鄭》五年《公元前647年》,獻公以楊國故地,請賜伯僑,晉國勢強,王念其先人功勛,遂應之,敕封伯僑於楊,為楊侯。
後其玄孫羊舌肸食采於楊氏,以邑為氏,又名楊肸,而六世孫楊道為避難始以祖地『楊』為姓,被後世尊為『楊氏授姓』始祖,史稱楊氏正宗,是為天下『楊氏』肇姓始祖楊伯橋。
卒謚賢敬。
配於氏,生三子,遜、近《字子恭,為邑宰駐守洪洞楊國》、述《字子憲,晉國令尹》。
四十二世,姬遜:公元前704-前?
年。
又名文,字子謙,伯橋長子。
世襲候爵,晉獻公太子舍人,敕封左衛將軍。
配衛氏,生子,突。
四十三世,羊舌突:姬姓,遜子。
時晉成公《黑殿》立,復置公族《同祖裔孫》,突為武公曾孫,官拜羊舌大夫《公族》,以食邑羊舌為氏,號曰羊舌突。
羊舌,凡三縣,銅鞮、楊氏、平陽,轄今山西沁水縣、洪洞縣、臨汾市一帶。
生子,職。
四十四世,羊舌職:公元前?
-前570年。
突長子。
性聰敏,素有賢名。
襲羊舌大夫,任晉悼公中軍尉。
羊舌氏極盛,時人譽為『羊舌四族』。
配叔姬,生四子,赤《字伯華,襲中軍尉、銅鞮大夫。
子一,容》、肸《xī》、鮒《字叔魚,食采平陽》、虎《字叔羆,早年被誅》。
四十五世,楊肸:公元前590-前525年。
字叔向,職次子。
晉太傅。
公元前557年輔佐晉平公《姬彪》起一直到晉頃公病逝,輔佐了晉國三朝諸侯,因戴晉有功,襲封於祖地『楊』。
食采於楊,其地平陽楊氏縣是也。
氏名由『羊舌』而為『楊』,時稱楊肸。
為人質樸,虛懷若谷,德才兼備,有古遺風,是早期楊氏先祖中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
配巫氏,生四子,石、雍、?
、夙《季夙》。
詳情請點擊:《究竟誰是楊姓第一人》
四十六世,楊石:公元前538-前514年。
名伯石,字食我,肸長子。
繼承父爵,承襲楊邑,任晉上卿。
以邑為氏,號曰楊石。
生子,道。
四十七世,楊道:公元前514-前?
年。
字子容,石子。
晉頃公《棄疾》十二年《公元前514年》夏六月,晉以『相惡於君』之罪滅強宗祁氏、羊舌氏,在其采邑設縣,六卿掌權。
其父伯石因黨於祁盈被誅。
為避滅族,伯石之妻與族眾,舉族東渡黃河,逃居於魏獻子之領地—華山牡羊峰《今陜西省華陰》的山洞《羊公石室》。
從此開荒辟土,務農耕作,無有仕者。
並隱姓埋名,始以祖宗封地『楊』改氏為姓,是為『華陰楊氏』始祖。
配於氏,生子,忠。
四十八世,楊忠:道子。
隱居華山。
配嫻氏,生二子,業、華。
四十八世,楊朱:約公元前479-前381年間人。
別名楊子,字子居,肸次子雍之孫。
戰國時期魏國人,道家楊朱學說派創始人,先秦哲學家。
《潛陽楊氏宗譜》載其世系曰:
|—楊簡→楊仁→楊垍
楊肸→楊雍《次子》→楊因→|—楊朱→|—楊邑→楊欸→楊明→|—楊穆
|—楊佈 |—楊奭→楊伯係 |—楊檬
……
楊雄:公元前53年-18年。
也作揚雄,字子雲,肸後裔。
蜀郡成都人《今四川省郫縣友愛鎮子雲村-司馬九一註》。
時晉六卿爭權之亂,雄之先祖為避禍而『逃於楚巫山《今重慶市巫山縣東巫峽》,因家焉。
楚漢之興也,揚氏溯江上,處巴江州《治今重慶市江北區》。
而揚季官至廬江(治今安徽省廬江西南)太守。
漢元鼎間避仇復溯江上,處岷山之陽曰郫,有田一廛,有宅一區,世以農桑為業。
自季至雄,五世而傳一子,故雄亡(無)它揚於蜀』常作辭賦,名聲遠播。
西漢哲學家、文學家、語言學家。
卒葬三元場《今成都市郫都區友愛鎮》。
南宋畫家揚無咎,字補之,號逃禪老人、清夷長者,為漢揚雄後裔,故其書姓從手(扌)不從『木』。
世系曰: 伯僑→羊舌肸→…→揚季→…→揚雄→揚烏、揚信。
四十九世,楊業:字元芳,忠長子。
居華山。
配伍氏,生子,贊。
五十世,楊贊:字汝父,業子。
隱居華山。
配祝氏,生二子,祺、禕。
五十一世,楊祺:贊長子。
時戰國始,韓趙魏三分晉地,公始出華山仙峪,建屋曰紫微宮《今山西省華陰市太華街道東宮村》而居,俗稱『晉公子宮』。
後出仕為周元王《姬仁》司馬。
配艾氏,生子,羨。
五十二世,楊羨:字恩存,祺子。
為周考王《姬嵬》左將軍。
配於氏,生子,惠。
五十三世,楊惠:字正仁,羨子。
仕秦為潼關尉,食邑潼關。
配莊氏,生子,元、潼。
五十四世,楊元:惠長子。
為秦將。
配宋氏,生子,溫。
五十五世,楊溫:元子。
為秦雍州《治今山西省孝義縣西》牧。
配范氏,生三子,志、雍、述。
五十六世,楊志:字汝篤,溫長子。
仕秦為將。
配左氏,生子,章。
五十七世,楊章:字道斐,志子。
東周末年人,居於華陰。
在戰國時任周靚王《姬定》右將軍,後為秦朝左庶長,被賜征東大將軍。
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擊楚於丹陽,虜其將屈丐,斬首八萬。
又攻楚漢中,取地六百裡,置漢中郡,封華陰侯,居陜西華陰。
配尹氏,生三子,苞《韓國襄王大將軍,守脩武,子孫因居河內》、朗《秦大將、臨晉君,子孫因居馮翊》、款。
五十八世,楊款:公元前267-前194年。
字洪哲,章三子。
隨次兄仕秦,官屬上卿。
配曾氏,生三子,碩、顯、圖。
五十九世,楊碩:字太初,號佳青,款長子。
生於戰國末期,秦王政三年《公元前244年》隨父定居陜西華陰,隱居《華山羊公石室》不仕,洞習天文。
秦始皇登帝位《公元前221年》後,五次征詔不赴。
漢高祖《劉邦》攻下咸陽駐軍灞上,聘其從軍征戰,西漢立國後封為太史。
配胡氏,生八子,鷃《渡遼將軍》、奮《虎威將軍》、甝《虎牙將軍》、儵《積弩將軍》、熊《虎賁將軍》、喜、鸇《破虜將軍》、魋《騎都將軍》。
六十世,楊喜:公元前171-前90年。
字幼羅,號德嘉,碩六子。
官居漢高祖郎中騎都尉、宮中更值宿衛。
後因擊殺項羽有功而封赤泉《今河南省南陽》嚴侯。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漢設弘農郡,轄華陰,治弘農縣(今河南省靈寶市東北)。
卒謚嚴威。
配陳氏,生二子,敷、致《子嗣徒居江南》。
六十一世,楊敷:公元前129-前74年。
《史記》載為楊殷,《漢表》作楊甫。
字伯宗,喜長子。
襲赤泉定侯,卒謚忠定。
配陳氏、蔡氏,生三子,哲《字嗣祖》、胤、衡《字嗣德》。
六十二世,楊胤:公元前89-前25年。
字嗣宗、無害,敷次子。
世襲赤泉侯,卒謚忠賢。
配李氏,生四子,敞、昌《字子朝》、偉《字子朔》、泰《字子聯》。
六十三世,楊敞:公元前?
-前7年。
號君平,字子明,胤長子。
漢昭帝元鳳五年(公元前76年)為丞相,封安平敬侯。
居關西華陰,為弘農族中的第一個宰相。
自此弘農為『全國望郡,楊氏望族』。
食邑於河南汝南,後楊氏又有『汝南堂』之稱,是為『弘農楊氏』始祖。
卒謚敬。
配司馬氏《司馬遷之女》,生二子,忠、惲。
六十四世,楊忠:字孟蘭,敞長子。
承襲父爵,為安平頃侯。
嗣子,譚;生二子,見錫、見利。
六十四世,楊惲:字子幼,號孟盡,敞次子。
以兄忠任三署郎,補常侍騎。
深得其外公司馬遷厚愛。
自幼習《太史公書》,好史學,漢宣帝時任左曹。
因憤世嫉俗,言語過激而屢遭貶抑,終腰斬。
在收藏和保管司馬遷《史記》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
配藺氏,生五子,譚、論《字獻義》、訥、徽《字獻羔》、奇《字獻熙》。
據張惠言《茗柯文集》,惲還有一子曰貞道,避難改以父名『惲』為氏,曰惲子冬,為惲氏始祖。
後為漢梁國相。
六十五世,楊譚:公元前22-52年。
字獻美,忠繼子,惲長子。
襲封安平侯,官漢鴻臚卿。
後由於其生父楊惲的株連,被奪去了爵位,削官為民。
配石氏,生二子,寶、並《字惟羨,子一,賡》。
六十六世,楊寶:字惟善,亦字惟淵、稚淵,譚長子。
居弘農華陰太平莊杜門。
自幼習《歐陽尚書》,隱居華山牛心峪設館授徒。
經學鴻儒,不仕朝廷,漢明帝三召不赴,謚靖節先生。
壽79歲,葬陜西華陰朱家山。
配王氏,生二子,震、衡。
六十七世,楊震:公元59-124年。
字伯起,寶長子。
東漢弘農華陰人。
窮究典籍、詩禮傳家,人稱『關西孔子』。
五十歲時,由湖城《今河南省靈寶縣閿鄉》三魚學館被薦入仕,任襄城令、荊州刺史、東萊太守。
當之郡,道經昌邑,故人王密為昌邑令,夜懷金十斤以遺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無知者』。
震曰:『天知,地知,爾知,我知,何謂無知?
』密愧而出。
譽澤『關西堂』、『四知堂』、『清白堂』。
『清白傳家』永流傳。
後歷官太仆、太常、司徒。
漢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升為太尉,掌朝延軍事大權。
次年,為宦官誣陷,飲鳩,卒葬潼亭《今陜西省潼關縣高橋鄉四知村》。
配王、邴氏,生五子,牧、裡《子一,昕》、秉、讓《子一,著》、奉。
六十八世,楊牧:字孟信,震長子。
東漢順帝至靈帝時期人。
曾官居荊州刺史,封富波《治今安徽省阜陽縣南》侯。
父震遭陷害後,受株連被貶為郵吏。
生二子,統、馥。
六十九世,楊統:牧長子。
以德行稱於世,有器度。
因忠臣後人,詔拜郎中,任長山郡《治今山東省鄒平》長史,遷鯛陽《今河南省新蔡》侯,任金城郡《治今甘肅省皋蘭》太守,政績卓著,民眾懷德,功成退隱。
生一子,奇。
楊統第十世孫楊士雄,被隋王朝封為『觀王』,又因卒後隋帝賜號曰『德』,故被稱為觀德王,其子孫便以『觀王房楊氏』自稱。
觀王房中共有三位李唐宰相,分別是楊士雄長子楊恭仁、七子楊師道和曾孫楊執柔。
詳情請點擊:《觀王房始祖楊士雄世系》
楊統第十一世孫楊堅,又名那羅延《鮮卑族名》。
北朝末年,以北周靜帝《宇文闡》輔政大丞相,廢帝自立,定都長安《今大興城》,從而統一了嚴重分裂的中國,稱隋文帝。
隋朝開皇年間,疆域遼闊,是人類歷史上農耕文明的顛峰時期。
被西方視為最偉大的中國皇帝,尊為『聖人可汗』。
詳情請點擊:《隋朝帝王與楊家將先祖世系》
楊堅第五世孫榮王楊白因隋失統緒,遭難,攜韓妃逃難隱居於彩煙瀝江三渡《今浙江省新昌雙彩鄉白王廟》,是為新昌彩煙楊氏始祖也。
詳情請點擊:《浙江天臺始祖楊白世系》
六十八世,楊秉:公元92-165年。
字叔節,震三子。
東漢桓帝《劉志》宰相,著名政治家、教育家。
少傳父業,兼明《京氏易》,博通書傳,隱居教授。
四十歲入仕,官至太尉。
楊震與其子楊秉及曾孫楊彪《公元142-225年》,均為漢朝太尉,後世稱為『四世三公』。
生一子,賜。
楊賜之孫楊修,以學識淵博而著稱。
建安年間被舉為孝廉,任郎中,為漢相曹操主簿。
後被曹操殺害,時年方44歲。
詳情請點擊:《漢相曹操之主簿楊修世系》
楊修第二十世孫楊行密,字化源,原名行愍,廬州長豐人。
唐末江淮地區割據勢力,五代十國『南吳』的實際開國者,稱帝為吳王,是為『吳王房楊氏』始祖。
詳情請點擊:《吳王房始祖楊行密世系》
楊修第三十六世孫楊榮,幼名子榮,字勉仁。
明代建安(今福建省建甌)人。
歷官四朝,勤政正直,安定社稷,成代名相。
詳情請點擊:《福建建甌東楊楊氏楊榮世系》
……
未完待續,本文為卷一,緊轉下篇:《楊氏遠祖世系②》
——————————————————————————–
*附:尋找楊景聰
《中華姓氏源流》
《楊氏源流》
《臺灣高雄遠祖楊汝柏世系》
《湖南零陵梅溪始祖楊智通世系》
《湖廣填四川與安嶽姓氏源流》
《楊氏族譜《目錄》》
如需查找您的完整字輩,請點擊參閱:《全國楊氏家譜字輩字派排行《最新整理》》
如需與您相同或者相近字輩同宗聯系的,請點擊查找聯系方式,詳見:《全國楊氏尋根聯系方式大全》
·司馬九一《simajiuyi》-本文為楊氏春秋整理修編,轉載、引用務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