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周、秦、漢三代所站的位置是不言而喻的。
尤其是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政策上,三朝的策略不同,收到的結果也不同。
但是在王莽的大將嚴尤口中,這三朝的政策都有問題,隻能算作『中策、下策、無策』。
那麼按照嚴尤的意思,到底什麼才是上策?
中原王朝和匈奴之間的交往,歷來都是紅色、粉色和綠色交織的。
紅色即血與火的征戰,粉色即和親外交,綠色即經濟上的收買和補助。
實際上,也曾有一個機會,可以用『黃色』來解決問題。
可讓人遺憾的是,最終當時的統治者沒有用出『黃色』來,不但沒把匈奴搞定,還把自己搞死了。
這個機會,就是新莽時期,統治者大家都熟悉,就是篡位之君王莽了。
王莽篡位稱帝後,如何解決和匈奴的關系,就成了一個必須要面對的事情。
西漢之時,由於漢武帝、漢宣帝的持續打擊,匈奴的勢力大不如前,但是仍然是北方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然而此時的匈奴,早就已經臣服於漢王朝。
漢王朝給他們的那些重要的單於都進行了冊封,並且頒給敕書和印信。
在西域諸國中,漢朝的冊封還是比較重要的。
所以如何收服西域的人心,就成了王莽篡位之後,一個本應該非常重視的事情。
然而王莽作為一個理想主義的漢朝外戚,很不幸地沾染上了士大夫那種目空一切的作風。
對於西域各國的關系,他處理得非常潦草。
他先是通告各國,自己的新朝已經取代了漢朝,然後要將他們手中漢朝的敕書和印信收回,換成新朝的敕書和印信。
西域各國對於中原誰當皇帝,並沒有太大的意見,只要保持他們自己的地位就行。
可是誰知道敕書和印信換回來之後,他們卻發現自己的職務被降低了!原來他們都是『王』,而如今都成了『侯』。
尤其是匈奴的單於,他們的印章也從『璽』變成了『章』。
這一字之差,可真是謬以千裡!匈奴單於認為自己受到了侮辱,於是不再臣服於王莽。
而王莽則莽撞地處死了匈奴留在自己這裡的質子,導致雙方關系徹底破裂!
新匈關系破裂後,王莽首先想到的是剿滅他們。
他從國內征調三十萬大軍,從十二路出擊,準備三百天的糧草,勢要一舉蕩平草原!然而稍微懂一些歷史常識的人就知道,這樣的軍事行動是不可能的。
這樣規模的部隊是可以征調齊全的,但是糧草卻是絕對征集不齊的。
三十萬大軍,即使沒有任何浪費和損失的話,糧草的供給也是一個天文數字,根本無法滿足的。
但是王莽作為皇帝,說出話來又有著無可置疑的權威性,別人很難質疑。
於是,大將嚴尤就說了一段話試圖來提醒王莽,此事不可行。
於是便有了『周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的說法。
嚴尤的話,大意是這樣的:自打有了匈奴這些人,周朝、秦朝和漢朝,都和匈奴打交道。
但是,這三個朝代沒有一個能夠使用上上之策的。
周朝人對匈奴,就是趕走了事,這是中策;漢武帝時期,用了三十年的時間,深入匈奴腹地打擊他們,雖然成功地征服了匈奴,但是自身耗損也大,所以這是下策;秦朝為了防備匈奴,傾全國之力修築長城,結果匈奴是擋住了,但是秦朝的國力也耗光了,所以這是『無策』,根本不能叫辦法。
如今新莽天下天災頻仍,西北尤其厲害。
在這種條件下,要征調那麼多士兵和糧食,是不可能的。
到時候即使把民力耗到枯竭,也一樣無法完成任務。
最好的辦法,就是誰先到了誰先出發。
而嚴尤我作為臣子,希望能夠深入匈奴追擊敵人的頭目!
仔細分析一下嚴尤的話,就能發現他的論調是極端矛盾的。
他推薦的誰先到了誰先出發、深入敵人腹地去打擊匈奴,不正是漢武帝所采用的策略嗎?這不是下策嗎?為何還要采用?其實,嚴尤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暗中諷刺王莽呢。
其實一些嚴尤沒有說到的話,才是這次談話的重點。
中原對匈奴,周朝是驅逐,漢武帝是打擊,秦朝是防禦,三者都不是好辦法。
但是,就真的是沒有上策嗎?實際上是有的,那就是西漢漢宣帝後期開始的那種和平相處的策略。
漢朝以一個王爵的虛名,再加上金銀財帛的賞賜,就成功穩住了匈奴,贏得了近百年的和平。
只要王莽照著做就行了,就如同抄作業一樣簡單。
但是偏偏王莽就是非得傲慢自大,非得挑起和匈奴的戰爭!這種做法,比秦朝的『無策』還要等而下之!但是,這個話他實在是不好說,畢竟漢家的天子,是王莽給毒死的。
他如果非得要王莽采用西漢中後期的策略,就相當於否定了王莽做天子的合法性。
到時候他,恐怕也難以逃脫一杯毒酒的命運。
所以,他隻能委婉地說話,希望王莽能夠醒悟。
然而,王莽最後也沒有聽懂嚴尤的弦外之音,最後仍然固執地發兵征討。
但是即使到了後來,王莽和新朝都一同覆滅了,這場仗到了最後都沒能打起來。
至於為何王莽要這樣折騰新朝和匈奴,這個原因真的不好說。
但是嚴尤的意見無疑是正確的,因為後來的歷史證明,中原王朝想要不再周邊異族身上花太多力氣,和平共處是唯一的選擇。
由此可見,王莽的水平真的是一般,政治頭腦甚至不如一個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