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中秋佳節賞月與古人崇拜自然以及各種祭祀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那古代人們是如何過中秋的呢?
宋朝時期,在中秋節前幾日的街市上,便有了濃厚的節日氣氛,店鋪門口販賣新酒,佈置門前的彩樓。
節日夜晚將至,戶戶家宴,子女團圓,飯後登樓飲酒賞月,絲竹管弦聲聲入耳,街頭巷尾孩童玩耍,夜市車馬喧囂,直至天明。
在南宋,還會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會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以此來歡度中秋。
元朝時期,雖為異族入住中原,但漢化甚深,中秋節習俗依舊沿襲。
八月十五中秋節前後,太史院官員會選擇吉日,奏請在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內》舉行撒馬奶酒的祭祀活動。
據史料記載:『上位每於中秋於此閣燕賞月,如環佩隱隱然在九霄之上,著意聽之,杳不可得,是為天下第一勝景』。
由此可見,元朝時期宮廷中,在中秋節前後都會舉行相應的祭祀或慶祝活動。
清朝,中秋節的很多節俗活動大都繼承了明朝,並在明朝的基礎之上更加強化了這個節日『團園』的家庭概念,以至於將月餅也都稱其為『團園餅』。
並且在清代歲時記《燕京歲時記》中還特意強調了『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
月為陰,多為女性的指代,所以在嚴格講究綱常的明清時期,也就變得有據可循了。
以上便是八月十五中秋節形成和發展的大致脈絡,從相關的風俗變遷來看,中秋節從宮廷祭月慢慢發展成了民間以團圓為主旋律的節日。